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忆五连人的绰号|作者:杜鸿林 朗读:一男

乐桦之声

音频

趣忆五连人的绰号

作者:杜鸿林

朗读&合成:一男

主编:耿德华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号不旺。绰号俗称外号。人得了外号,起码说明人家眼里有你,如果人的一生连一个外号都没有得过,这辈子的人生不免太淡然了。

作为一种民间普遍的世俗文化,起外号在五连源远流长。我们知青来五连不久,就熟悉了五连已有的外号。

       例如,老资格的王永华被誉为“老黄牛”,这位“老黄牛”是我们知青敬慕学习的模范。(新注:我1993、1995、1996年回访五连,都见到了王老,国安在群里讲了王老在1997年秋的遭遇,这位抗日老战士如此终了,我们后人除了叹息,只有叹息!2022年8月28日)。五连老人的外号多因长相而生。这里仅举几例。

作者(左一)张清春连长(左二)

      张清春连长(注:在新建的五连、八五四群里,我又一次仔细看了佟颖华她们姐四个到迎春陵园祭奠张连长夫妇的场景,我注意到,韩大姐叫韩傑,张连长的名是“清春”,而不是“青春”。我这里必须庄重地更正过来。),他的长相是标准的“李向阳”。在电影《李向阳》中饰演李向阳的郭振清是天津人,到了五连,见到张连长,就如同见到了郭振清。大凡英俊硬朗的男子汉,都长着一只高挺的鼻子,郭振清是这样,张连长同样如此。在我们各地知青到来之前,“大鼻子”的绰号已叫了多年。

      以我在五连八个年头的观察,五连女家属们叫张连长外号时的神情和眼神是别样的,这些泼辣的女将们对张连长并不惧怕,我们男女知青曾几次目睹了五连家属们“围攻”张连长的场景。张连长伸曲有度,和女家属们公私分明,开玩笑是开玩笑,派任务是派任务,有的时候,开着玩笑就把任务分派完毕。自1993年起,我每次回访五连,都前去拜访张连长并合影留念。写道此处,我再次端视我们在迎春的合影,望着他那依然高耸的鼻子,回想起他在五连英姿勃发的音容笑貌,怀念起他和他的老伴韩大姐对知青们的恩惠。

以上视频由张清春老连长的儿女提供

      五连机务排开热特的王学林,身材高大,脖颈硕长,五连老人叫他“王长脖”。老王为人谦和,听人当面叫此外号,坦然相对,并不恼怒。热特是我们知青去团部迎春的主要交通工具,我们坐在车斗里,从后面望着驾驶楼,只见老王那硕长的脖子缩缩着,脑袋紧贴着驾驶楼顶,只能左右摇晃,不能上下起伏,那幅画面颇具喜感。老王开热特,常年长距离在道路上颠簸,减肥效果世界一流,同时还练就了他那硕长脖颈异乎寻常的柔韧度。老王的性情温和,善解人意,开车期间,如果坐在车斗里的人内急忍不住,他听到喊声就会停下车,容内急的人们下车方便。有一次,老王应招呼停下车,坐在车斗里包括男女知青在内的人们跳下车,分别走下公路两侧,在路基坡下方便,不想,就在这当儿,老王的车溜坡了,正在方便的男女们在能见度极佳的太阳光下面面相觑。这件事,我只是听说,没有亲临其境,转述此事的老兄坦言,因事发突然,他只见对面路基闪动几道“白光”,大家伙重新上车,好半天无语。此事难以证实,但有一条我敢肯定,车溜坡绝不是正派的老王有意为之,他不是搞恶作剧的老实人。2015年7月底,我们沪京津知青回访八五四,老王出席了五连人在迎春鑫东方宾馆的大聚会。老王已仙逝数年,感谢他为我们知青们付出的驾车之苦。

作者(左二)回农场时与杨洪跃(左一)等合影

       来到五连的知青很快就听到关于“马桶”的传说,那是一位全五连力气最大的男人——杨洪跃。我至今不太明白,“马桶”这个物件上海人最熟悉不过,在上海知青到来之前,五连人怎么就给人起了这么一个颇具上海风味的绰号。见到老杨本人,我方知,这个绰号一指他的饭量大,二指他那上下一般粗的健壮异常的身材。论搬重物,年轻气盛的男知青们在老杨面前变得胆怯,论饭量当然不敢贸然和他比拼。我和老杨、王秀英大姐他们两口子交往至今,我对老杨这个绰号的寓意有了新的体味:有容乃大。世上聪明人可分若干类,宽厚即聪明是其中的一类,老杨和老杨一家子就属于这一类。老杨与人相处,很吃话,不计较一时之长短,好坏心里分,真可谓心宽者常在。在五连老人中,老杨一家和知青们一直保持着亲密联系,知青们远程奔他家,就如同走亲戚。每次回访五连,见到老杨一家,看着老杨和姚连长划拳行令,耍酒赖酒的场面,我乐不可支。老年的他,力量已不再来源于他那“马桶”般的身躯,而是源自他的宽厚睿智,知足常乐。

作者(中)回农场时与刘春志(左一)等合影

      首先到五连的知青是鸡西知青,他们是文革前到的。其中刘春志得了个绰号——“刘迷糊”,在他之前,五连有个本地产的“姜迷糊”,据说“姜迷糊”这个外号和新婚之夜的嗜睡有关。当年的老姜憨态可掬,与世无争地过活,春志一副标准的男子汉摸样,活脱脱一个东北俊小伙儿。他不怎么善言谈,男人们在一起胡扯八扯,他在一边拾乐,从不掺言。春志大事不迷糊,最有力的见证就是他娶到了五连的连花——朱乃怡(这个“怡”字可能有误,还请明白人正之)

作者(左二)和刘春志和他妻子﹌五队队花_朱乃怡、孙女的合影

      在那批鸡西知青中,有一位姓王的大姐,长得高挑身材,说话带有股子高傲的辣味儿。这位王大姐在连队小卖部工作,我们天津知青刚到五连,到小卖部买肥皂。天津人把肥皂叫做“胰子”,王大姐听到我们几个男生张嘴要买小块“胰子”,立即面呈怒气:我这没有“小姨子”!据此,有位同学背地里给王大姐起了个绰号——“王大姨子”,这位王姐丝毫没有吃亏,她长了我们一辈儿。

       1968年以后,大批量城市知青的到来,极大地扩容了五连人的外号。各城市知青有的外号起于来五连之前,诸如北京知青刘忠和的绰号是“小多子”,佟颖华的绰号是“佟猫”,程玉京的绰号是“勺儿”,马文茹的绰号是“马蹄儿”,还有“花脸”、“窝头”等等。哈市知青中有一位叫张东立,在高中时,他荣获绰号“大鼻子”,这样,五连就同时存在两个“大鼻子”。这两个“大鼻子”各有千秋,我后文会说到。

作者手扶肩的就是张东立

      知青有的绰号是来五连后起的。在第二批到五连的鸡西知青中有一位叫刘新远,人奉绰号“猴子”,这个绰号挺贴切。新远脑子活络,胆大心细,主意多,敢作敢为。他打起篮球动作敏捷,虽不甚规范,但在打野球的行列中算得上是上乘。和新远同来的鸡西知青中还有一个人物,叫孙吉振,绰号“牛魔王”。吉振牛一般的身体,上下一般粗,强壮异常,他在五连晒场上干活的雄姿我记忆犹新,特别是他摔跤,五连没有几人敢和他较量。

      上海知青全菊英大姐,人长得端庄大气,眉宇间一颗祥痣透着神韵,由此落得“老佛爷”绰号。我猜想,起这个绰号者想必读过佛经。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全大姐有佛像,更有佛心与佛行,返沪以后,经一番新的磨炼,全大姐脱颖而出,曾任上海第四医院党委书记,劳作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继续实践着“老佛爷”这个绰号的价值归旨。

    作者(左一)今年在上海和全菊英大姐  合影

      1969年,五连来了一批小上海,其中四位姑娘的穿着、姿态、言语颇为打眼,正当妙龄的她们令五连人大开眼界,目睹领略了什么是大上海的时尚美女。不知是谁给这四位上海姑娘送上“四大浪”的绰号。在东北,“浪”是褒义词,意味着俊美、开朗、活力,现如今荧屏上时常播放一首东北风味的歌,歌中唱道,“大姑娘美啊,大姑娘浪……”我和这四位姑娘接触极少,总的感觉,她们少不更事,她们与较为老成一些的其他女知青相比,能够更直率地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我曾和她们在同一块麦地割麦子,起初,她们动作笨拙,很快就基本掌握了要领,可见,她们是心灵手巧的。一次我到上海,大龙带我到许伟明开的美发美容店,伟明和我同宿舍,回沪后,他娶了四位美女中的一位,遗憾的是,那次没有见到她。我在大龙那里讨来这四位美女的姓名:袁兰娣、方晓云、姚佩倩、孙志君。祝四位资深美女芳心永驻,娇容长存。

      1969年来的“小上海”吴惠明,大概是初三毕业生,身材伟岸,身长超过1.85米,且比例适宜,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穿那身机务工作服,戴副防尘镜,极像坦克兵,煞是威风。惠明人长得帅气,就是皮肤黑了点儿,同屋伙伴送他个外号——“吴大驴”。我对性知识开化很晚,长时间不明白这个外号何来。据知情人揭秘,惠明这个绰号不光是得自于他的黑皮肤,主要是与他身体的某个关键构件有关。五连没有公共浴室,男知青们都是在各自的屋里擦身,对,是擦身,不是洗澡,因条件不具备。惠明在机务上工作,从地里干活回来,从头到脚,一身尘土,澡洗不成,身还是要擦的。就是在这擦身的当儿,有眼尖的伙伴见到足以验证惠明是名副其实威男的物理存在,这也就成了惠明得那个绰号的出处。(因我们的国情民情和日本不同,话到此处,点到而已,意会即可)惠明是个有爱好,有情趣的小伙子,五连唯一一台手风琴是他从上海买来的,我也是平生第一次接触这件乐器,学会了一点儿基本的技法。他的手风琴成了五连文艺宣传队小乐队中的主力乐器。他和顾本祥一样,会谱曲,我至今还记得他俩联袂创作的歌曲:“东方升起红太阳,光芒万丈照心房,我当个兵团战士多荣耀,屯垦戍边在乌苏里江旁……”惠明领知青恋爱之先风,他和外连的女朋友通信也不背着同屋伙伴,他写给女朋友的情书被同屋坏小子翻出来,当众宣读,令情窦方开的我大饱耳福。我至今依稀记得情书中写道:“这个世界啊,没有男人不行,没有女人更不行……”惠明给五连人带来多多快乐,每次五连知青聚会总是念叨起他,遗憾的是,至今无法联系上他。在上海公安系统工作的郑传强曾下功夫查询惠明的信息,至今未果。

      关于五连人绰号的趣闻还有很多很多,每位五连人都会讲上几段,还是那句告诫,讲绰号可不带伤人的。绰号文化不仅发达于五连,整个三十三团、整个八五四,都是如此,这是基于农耕文明传统和千年演化赓续下来的民俗习惯,也是北大荒人达观乐生的体现。人们也许忘了某个人的姓名,却仍然记住那个人的绰号,这就是绰号生命之久长,这就是绰号情趣之盎然。

      其实,我到五连之前,同学们给我的绰号是“逗哏老板”,因为在自小习练曲艺,在小学、初中经常登台演节目。到了五连,“猴子”(即刘新远老弟)曾给我起了个外号,他可能忘了这件事,但此事关系到我,故我还记得。“猴子”给我起这个外号的路数与“吴大驴”的路数相同,说出来着实不雅。那个外号称不上合格的外号,毫无想象力,无法令人玩味。想起此事,也是一乐。

2020年1月26日,于天津家中。

作者简介

杜鸿林:1951年3月生,1968年10月7日赴黑龙江生产建设三十三团五连(现虎林县迎春农场),历任饲养员、养蜂员、农工班长。1975年9月被推荐入天津师范学院政史系学习。1985年9月考取全日制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处副处长、理论研究室主任、副局级巡视员兼理论处处长、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助教、讲师、副研究员、研究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科学社会主义专业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理论方向博士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科学社会主义专业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理论方向博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海军后勤学院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主播简介

      一男,本名:祝玉强。乐桦之声主播,职业:交通警察(退休),秦皇岛市朗诵协会副秘书长,业余爱好:朗诵、唱歌、钓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给别人起外号
看到这里才知道,原来古人就有给人起外号的习惯了!
你还记得小时候你的绰号么?网友:因为胸大一直被叫奶妈
职场绰号 如何取之事宜
开国将军们各种稀奇古怪的外号
《争吵》问题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