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家伙,007的场景被我们实现了

‍这里有件既能穿又能给手机充电的衣服,让你出门不用再带充电宝,想不想要?

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拍科幻片呢?

不开玩笑,说话算话,这样的衣服现实中真的存在。

早在2014年,这个概念早就被提起过并且付诸行动。

不过那个时候,“可充电衣服”并不单纯是一件衣服,是将太阳能板和衣服结合在一起,简单来说就是将太阳能电池缝在衣服上,它产生的能量可以给传感器或者手机充电。

比如Tommy Hilfiger 在 2014 年发行过的限量版的太阳能衣服,将太阳能板放在衣服后背上。荷兰的设计师 Pauline van Dongen 也曾设计过太阳能连衣裙。

不过这些产品并不能长期生产,原因是太阳能板过于笨重,实用性不强,既不像科技产品又不像时尚单品,可以说它更像个价格高昂的新奇物件。

在“缝电池”之后,又有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可以通过拉伸运动发电的纱线,大量纱线可以组成“螺旋管”状的弹性绳,在伸缩的过程中,通过摩擦产生电流。

设想中,可以把这种材料缝进t恤,利用穿 T 恤的人每次呼吸引起的胸部膨胀的拉伸力,让材料直接给智能衣物上的呼气传感器供电,再用来给手机等智能设备供电。

当然,到现在为止,这也仅仅是设想而已。

不过最近,可以给智能设备充电的衣服被中国复旦大学的一个团队研究出来了,不仅在科技界“火了”,还登上了《自然》杂志。

简单来说,和以上的“设想”不同,这件衣服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实用!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肉眼看起来就是一件普通的衣服,能够正常折叠、水洗,但是它却是在没有缝电池的基础上能够给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不加电池的情况下,普通纺织物如何给手机充电?

关键词是纤维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手机、电动车里见过的“块状锂电池”不同,它能够被装进柔软的纤维里,继而被编织成各种类型的纺织品,比如衣服。

官方说法:这一次上海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揭示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的变化规律,有效解决了聚合物复合活性材料和纤维电极界面稳定性难题,连续构建出兼具良好安全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简单来说,就是在彭教授之前,纤维锂电池的长度只有短短的几厘米,很难为电子设备供电,但是现在彭教授的团队已经可以制备出数米长的高性能长纤维锂离子电池,织成衣服后,能量足够为电子设备供电。

拿Nature审稿人的话来说:这项研究储能领域和可穿戴技术领域里程碑式的研究。是柔性电子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想知道这一设想如何实现的,可以看看彭教授团队的论文,太过专业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

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件“”神奇的衣服。根据具体演示来看,只需要把手机放在衣服上,就能开始充电(当然,需要是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

将纤维锂电池和普通纺织物一起做成衣服后,经过和普通衣服一样的折叠、水洗等步骤,都不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普通电池,这个纤维锂电池更稳定。即使在遭受外力破坏的情况下,也不会像普通电池一样报废,它即使被车撵、被刀戳,依然稳定。

哦忘了说了,这个神奇的“衣服”价格还非常的经济实惠,论文介绍说:每米成本略低于0.05美元(约合0.3元人民币)。

要知道,实验中纤维锂电池在长度1米的情况下,其能量密度能够达到85.69Wh/kg,可为心率监测仪和血氧仪等商用可穿戴设备提供使用超过2天的电量。

技术难关已经攻破,价格也不是问题,我们接下来可以期待一下:你的下一件衣服,也可以是一个充电宝。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以后上飞机是不是还要脱衣服检查一下毫安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门不带充电器、充电宝怎么办?复旦大学研究出可穿戴电池
《三体》科幻成现实!复旦教授发明“穿在身上的显示器”,还能给手机充电
走向直流供电(四):太阳能电池及蓄电装置实现低价位
FS5383A锂电池3.7V输入供电太阳能草坪灯驱动IC白天关灯晚上开灯
复旦彭慧胜团队又发《Nature》!有望实现为手机充电的衣服
IN设计:太阳能充电电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