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节目视频↓


84岁大学教授的悔恨:47岁儿子离家出走23载,至今不愿归家……

7月9日央视的《等着我》寻人节目,主角是一对颤巍巍的80多岁的老教授夫妇。

与其他寻人故事不同的是,他们要寻的人并非失踪人口,而是因为不满家庭教育而离家出走23年的儿子。

老教授姓黄,中国人民大学毕业高材生、南京大学教授。

他的儿子叫小海,1993年,在南京大学毕业后离家赴北京,离开3个月后写了两封信——“和父亲及其亲属断绝一切关系”

至今23年,再也没有回过家,父母的电话不接,短信不回。

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中,高级知识分子、教授这样的家长教育出的子女,也必定是素质很高,各方面很优秀的人。而且,父母与子女也都感情深厚。然而,这个家庭好像并非如此。

在黄老教授的阐述里,他对儿子深深愧疚,他写好了一封遗嘱,希望儿子接受这份遗嘱。在他们有生之年,儿子能接受他的道歉,承认他这个父亲。

后来,在央视工作人员努力下,还真的找到了黄老教授的儿子——已经47岁的小海,此时的他单身,无房,蜗居在北京郊区一个偏僻的地方。

小海说,他不愿见到父母,他厌恶他们,不愿知道他们的任何信息……

父子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84岁的老父亲讲述了两件事:

1、小海小时候,上房顶玩,踩破了房顶的瓦片,因为牵涉到邻居家的房顶,黄先生很恼火,让儿子跪在走道里反省。他自己大学同事、邻居都看得到。主持人倪萍:“这肯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2、小海读初中时,有次黄先生看到他的某个字写得不认真,不像。于是就问儿子:你写的这个字像吗?小海说:像啊!他有点恼火,于是又问了句,写成这样怎么还说像?小海回了一句:我看着就是像。黄先生甩手给他左右一个耳光。“我的手比较重,脸都打出手指印了。自从那次,他就再也不喊我爸爸了。”

小海的讲述,大致还原了这样几件事:

1、父亲骑走自己的自行车却说是他的。大学时,学校里给小海分了一辆自行车,因为校园大,小海可以骑着自行车在学校穿行。然而一天下课他发现自行车不见了。回到家,父亲告诉他:“我把我的自行车拿回去了”。“我认为那是我的自行车,他却说那是他的自行车。”

2、逼女同学还钱差点让人家退学。小海大学的一位女同学,也是他初中同学,应该小海对她的印象还不错,他曾借给这女生70元钱。可能是女生忘记了就一直没还。后来小海的父亲知道了,竟然告诉了这女生的辅导员,“差点让人家退学。”后来那女生见到小海都躲着走,他打招呼也装作没看见。

3、逼吃比平时饭量多一倍的饭。这件事实在让人想不通了。小海说,经常父亲会逼着他吃比他平时饭量大一倍的饭,这样硬吃下去的话也可以,但他要散步俩小时才能消化完。有一次他拒绝再吃,父亲于是向他吼叫“你反了,无法无天,在这个家我就是法我就是天。”,让小海感到绝望。


小海说:父亲时刻想控制他,不仅包括他的一举一动,而且还要对他的思想进行控制。父亲对他的管教甚至到了逼迫他去追自己不喜欢的女生这样的事情上。

“开始他们想管教我,后来发现管不了我的时候,就有一种怨毒的心理,一种报复的心理。”

从父子俩的阐述里,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充斥着对立,时刻剑拔弩张。看不到一般家庭的那种温馨和睦。

不过我感到疑惑的是,当这位父亲以这种严苛方式管教儿子,父子俩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时候,做母亲的在哪里?

俗话说严父慈母,如果母亲能够适当承担劝说父亲安抚儿子的工作,可能也会在父子俩起一种润滑剂的作用。然而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母亲发挥过这一作用。

不过可以看得出,这位母亲是非常爱孩子的父亲也就是她老伴的,甚至可以说有点崇拜,所以她可能自然而然地认为是老子做的对,是儿子太过叛逆不听话。这进一步导致了他们的儿子对这个家庭的彻底绝望。

47岁的小海回忆了他与他妈妈的一次对话:

妈妈让他听父亲的话,然后小海问了她一句:要是有人每天扇你耳光你怎么办?“当时我妈直接不假思索地反问我一句:‘每天扇你耳光需要花你多少时间?’经过和她这样一个对话之后,‘我对她也没什么想法了’。”

母亲也回忆了一件事:

在儿子小海离家之前的一两年时间,她发现儿子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但我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我也没有好好地去想,能够帮他做什么,所以这样就让他感觉在这个家没有温暖没有爱……”

于是,父亲、儿子、母亲三个人的讲述,共同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父亲的风刀霜剑,母亲的漠然,在这个家庭感觉不到爱与尊严

故事到此真相大白。现场所有人唏嘘不已。

嘉宾郁钧剑:开始看到两位老人出来讲述时他还有些同情……

言下之意,儿子出来讲述之后,他的同情心已经荡然无存。

尽管最后有嘉宾对此评价说:希望此事中的小海最终能够实现与生命的和解,原谅他的父亲。听起来让人充满了希望。但是,在黄老教授夫妇有生之年,还有没有和解的可能?我是不太乐观。

对一个人人格的蔑视、自尊心的伤害是最大的伤害,而且是不可逆的伤害。换句话说,这甚至比拿刀来砍你,让你更痛不欲生。

相信身为教授的黄先生,尽管现在十分后悔,但在当初,他肯定确切无疑地认为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是非常正确的,他肯定也花费了很多的心力。

然而,最终他失败了,而且一败涂地。

在可怜两位老人风烛残年之时还要遭受内心悔恨的煎熬与折磨之余,不禁让人思考:

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太多太多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

不要试图掌控规划孩子的人生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努力维护他的独立人格与尊严,和他平等地做朋友吧!

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找到失联23年的学霸孩子 却被拒见面
旅行是父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去年的今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
一场父子之间持续12年的“网瘾战争”,如今终于有了结果
【中州散文】伊晨:怀念我的父亲(下)——父亲之说
父子间的巨大鸿沟,往往来自于父亲曾经的缺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