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最难进的民办小学是如何做到的?校长告诉你!

编者按:在深圳罗湖,有一所办学近20年,低调神秘但又炙手可热的国有民办小学,她的名字叫百仕达小学。

这所学校有多别具一格?看看他们的校训就知道了:“沐浴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没有进步?”

扎扎实实开展素质教育多年,百仕达小学不仅吸引了大量家长、教师“粉丝”,就连市、区教育局长也慕名而来。

去年4月份,出任深圳市教育局局长还不到8个月的张基宏,专程到这里调研,并鼓励百仕达小学推广其办学经验。

那么,到底这所学校有什么独特之处?最近,名师说(ID:mingshishuo)获授权发表百仕达小学校长熊佑平文章——《学校变革的路径》。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领略这所名校的风骨,及其背后成功的制度、文化、特色以及课程、课堂等诸多要素。

不管你是否愿意,

学校总是在变革中前行的。

至少有两个因素我们无法主导,

一个来自社会,

一个来自政府。

社会是由人与人形成的关系总和,必然地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在思想、观念、文化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学校变革。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和法律手段来强制学校按照它的意图变革,朝着它预想的方向前进。

除了这些客观因素,教育人还有变革的主动诉求,我们希望教育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培养的人能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所以也会主动求变。有变革才会有发展,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调试的历史。 

百仕达小学是一所非营利的国有民办学校,创办于1999年,今年是办学的第20个年头。对于依靠市场生存的民办学校来说,我们既要坚守教育的信念和理想,又要紧扣时代的脉搏,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回顾20年的办学历程,我们的探索与实践主要集中在组织改造和教育革新这两个路径。

关于组织改造

先来说说组织改造,具体涉及到三个点:制度建设、文化再造和开门办学。

第一个点:制度建设

这是学校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的一个基本保障,也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力量。一般来说,学校的变革往往是从组织架构和制度改革着手,通过制度的建设与变革来引导校园文化的更新和整体改革。从这个角度讲,制度是学校文化和教育革新的一个抓手。 

百仕达小学的民办性质,决定了学校的组织架构与制度更灵活。学校管理架构是扁平化、低重心的,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没有大多学校常有的中间层,校长室直接面对教研组、年级组以及行政后勤组,指导和督促各组老师开展工作。

这种扁平化的管理体系中,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这些职责都在学校制度里有明确阐述,学校将其汇编成《教职员工手册》,每个入职的老师都会领到一本,通过学习,每个老师都能明确自己的责权利。因为制度是公开透明的,执行也更公正规范。

第二个点:文化再造

校园文化是什么?我认为是全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创造并达成共识的,由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风学风教风、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一个价值观体系。当然,这是从狭义的层面上来理解的。

学校文化再造,不能以与时俱进的名义标新立异,一定要立足于学校已有的文化成果,再根据时代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拓展,提升。

如百仕达小学是这样定义办学目标——“家校携手共筑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开放包容,求实创新,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儿童成长世界;以人为本坚持小而美的精致教育,立德养智,健体怡心,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现代绅士淑女。”

办学目标继承了之前的方向——“培养现代绅士淑女”,但在内涵、路径等方面做了一些拓展和延伸。我们借鉴了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现代绅士淑女”,育人目标的内涵与时代更加融合,同时在培养路径上把“家校携手”“精致化教育”等作为抓手。

学校文化再造,应该经历一个自下而上,然后自上而下的历程。办学理念要从老师、学生中来,从办学实践中来,经过提炼论证后再到教师、学生中间去,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去。比如百仕达小学的教风,变革前是“求真务实,注重细节,追寻完美”。但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已经初步形成了教师互帮互助的校园文化,所以在文化再造的过程中,就在原有的基础上提炼出“求真务实,注重细节,共营互惠,追求卓越“这16个字,然后再推广到教师中,让文化在校园生根。

人是学校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我们努力善待老师,从工资待遇、工作氛围、专业成长等方面,打造一个让教师自信、从容、有尊严的工作与学习空间。我们不在教师间搞竞争性评价,也不用繁琐的表格等量化工具去考评老师,尽量不让老师参与有关部门的检查评比等活动,努力让老师安静下来,沉浸在教育生活中。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本着“人人有才,有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理念,打造多元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个点:开门办学

向家长开放,向同行开放,向社会开放

身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跟这个世界的联系在不断加强,已经没有办法“躲进小楼成一统”,开门办学是大势所趋,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百仕达小学的经验来看,开门办学,不仅丰富了学校办学资源,而且也促进了学校品牌形象的提升。

1

向家长开放

我们向家长开放,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监督学校的运营。学校硬件改造、装修,从原材料采购到工程验收,都会邀请家委全程监督。学校的厨房,家委也不定期检查。我们感觉到,对家长开放度越高,学校运营的安全性也越好,家校沟通也越顺畅。

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中来。比如高年级的职业教育课程,主讲老师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以及家长邀请的专业人士;每周五的“故事爸妈进教室”,主讲都是家长。学校的图书馆课程,也是一批专业素养极高的家长义工在开发和实施。学校开展项目式学习,每个小组聘请一名有指导能力的家长做导师,家长还会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供学生研究使用。

家长还参与学校的活动策划与组织。比如深受学生欢迎的“图书馆嘉年华”,就是由家长参与策划、组织和实施的。每年一度的图书馆嘉年华,是以阅读为主题,以游戏、美食、艺术表演等形式呈现的狂欢,最受学生喜爱的美食,都是由各班家长亲自制作、售卖的。

我们还向家长开放课堂,每学期都邀请家长走进教室,跟孩子一起学习。

2

向同行开放

向学校同行开放,不是单方面分享我们的资源和经验,我们也会在这种交流中学习和进步。

我们开放校园,让美国、香港等地学生走进来跟我们的学生一起学习,无论是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的锻炼,还是不同文化的理解、国际视野的拓宽,我们的学生都是受益者。我们的教师也在交流中听到更多的声音,既有增强老师自信的鼓励,也有促进老师思考的建议。

我们向教育同行开放校园,通常采用最简单的方式,即把学校课表、时间表以及当周工作安排交给教育同行,让他们自由选择观摩课堂、参加活动,把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来访者面前。校园里、课堂上,经常出现的同行,成了一股无形的激励力量,促使老师在行动上更加注重细节,在心态上更加包容开放,而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校园文化吗?

3

向社会开放

向社会开放,既有跟社区的合作,也有跟公益机构的交往。我们跟社区合作,让社区资源进入学校,在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发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跟公益机构合作,让学校的教育跟广阔的社会连接,让学生和老师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如语文组老师集体参与乡村阅读计划的阅读教学设计编撰工作,给乡村老师上示范课……向社会开放,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格局,培养勇于承担责任,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关注人类文明进步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责任感。而这一切,都会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精神力量!

关于教育革新

再来谈谈教育革新,这也是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学校的教育革新也有三个点:特色创建,课程重构和课堂革命。

特色创建

我认为特色创建有两个阶段,一个是特色项目打造,一个是学校办学风格形成。前者可在一定阶段发力,后者则需要时间的沉淀。百仕达小学在创办初期,需要鲜明的品牌形象以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就把小班教学、绅士淑女教育和双语教学作为品牌项目来精心打造。

小班制在形式上很容易做到。从1999年创办一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坚持24个班、每班人数不超过32人的办学规模。如今,很多学校也实施小班制,人数甚至更少。但无论如何,在深圳 “小学生年年倍增、公办学校班级人数普遍在50人左右”的环境里,我们的小班制,还是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如今,我们的小班制也进入到了小班教学的深层次探索,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

我们的双语教学在师资配置、课程内容与组织形式上,与国内传统学校差异很大,如每个年级配备4名英语老师(中外教各2名);英语教学采取走班制,每个英语教学班不超过16人;增加英文课时;选用英文原著作为教学材料……高投入之下,效果也很明显,大多数学生小学毕业的时候,英语听读写能力与普通中学高二的学生相当了,而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英语沟通与表达能力甚至更好。

当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就更注重教育的本质,根据办学理念和时代需求,追求自己的办学风格。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别人认为的“办学特色”,比如阅读,从阅读环境打造、阅读课程建设到阅读活动开展,百仕达小学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机制,效果也很好,不但很多学校来与我们交流,很多公益组织也在与我们合作,推广我们的阅读教育经验。

再比如运动项目,我们的帆船、篮球、足球、击剑等八个项目,个个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些项目甚至已经走向了全球。但是这些运动项目,都是在全员参与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的,不是单纯的竞技。这些“特色”是学校发展过程中自然沉淀的结果,是我们心中教育本来的样子。

课程重构

课程重构,是这些年所有的学校都比较重视的问题。大家对课程有一个共识——学校课程的重构,要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多元发展、自主发展的长远化。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如何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项目课程的关系处理好?

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整合”与“融入”。少就是多,在小学阶段,课程越简化越好!我们尽量把相关课程整合,把校本课程融入到国家课程框架之内,实际上,我们走的是一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之路。

比如说语文。我们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整合了我们的阅读课程研发成果。比如我们借鉴PISA和PIRLS,分年段制定阅读目标;教学内容不局限在一本教科书,整本书(包括绘本)以及其他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新闻、非连续性文本,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评价,使评价成为课程实施的激励性力量。 

英语学科也是这样。我们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细化了各年段课程目标,选用原本英文著作和分级读物实施教学,从目标到内容,从组织形式到评价,都做了大胆的拓展。

再如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学科,我们进行了更为大胆的整合,提炼出三大主线三大焦点,再变成一个个小的课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老师通过这些小课题将学生引向社会,经由同伴合作与互动,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进行实实在在的联系,把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课堂革命

课堂革命,是近两年教改热点中的热点。正如王水发博士所说,“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课堂,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空间在课堂。”

2017年,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到,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学校对教育革新的焦点从课程开始转向课堂。

我校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几乎与课程建设同步。我们的课堂秉持这样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所有的课堂,无论是什么学科,基本上呈现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是丰富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习形式丰富,而且都是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开展的。

第二是充分的学习时间。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经历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学习历程。

第三是积极的生生对话。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同伴的对话取代老师问学生答,逐渐成为课堂交流的主要形式。

第四个是适切的学习支架。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导学案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学习支架,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为了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我们从最简单的学生座位排列变革开始,改秧田式为四人小组式,方便学生讨论交流。我们还实施分层走班教学,英语课从一年级就是走班制,三年级变为走班与分层相结合。数学学科,从四年级开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一个班的学生根据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分成ABC三个层次,每个组人数比原班级人数更少,由不同的老师来教学。兴趣选修课更是全校大走班,学生打破年级界限根据兴趣选择课程,走班上课。

我们还积极探索“学为中心”的学科教学范式,逐渐形成了“问题导读,自主建构”的“问·思”阅读教学范式,“先学后教”的数学习本范式,语言与学科知识、思维认知及社会文化相整合的“浸入式”英语教学范式。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新的课堂生态,使课堂成为学习真正发生的地方。

我们还努力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新课堂范式的建构中。一方面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如所有教室安装全新的纳米智慧黑板、无线AP,每个学生配置用于学习的iPad;另一方面开发与课程相匹配的网络平台,如与我们功能性写作相匹配的“知明读写学习平台”,灵活运用于各学科的“全景课堂”,让信息化教学为课程助力,成为推动课堂教学的利器,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

我们还把开展了七年的项目式学习从课程层面推广到课堂层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有监督、评价和反馈。

何教育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努力。改革要取得成功,一两年的时间是不够的,即使改变了现状也不能维持。

——佐藤学先生

课堂革命如此,学校变革更是如此!百仕达小学办学二十年,始终在变革中前行,即使在取得了一些办学成绩的今天,我们仍在路上。而且,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变革路径,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处在不同的阶段,变革侧重点也不一样。作为校长,我们要有勇气有智慧引领学校变革,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文章最后,名师说为你再推荐熊校长的一篇文章 《熊佑平:不要迷信“名校”,最美好的成长环境在家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阅览。

作者:熊佑平

图片来源:深圳市百仕达小学

编辑:王子薇

回复更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访身边的好学校(好校长)142012年,履新合肥六中校长之后,王勇开始了开放办学的探索与实践———开放办学,让一所高中校生机勃发
学校创建乡村温馨校园工作典型案例
洋思变奏
教育现场会解说词 -石婷
梁恕俭: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
做有智慧的校长办有品位的学校(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