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名校vol.16 | 三年都是第一!宝安中学,打造深圳名师“梦之队”!

IGNITE

又是一年中招季。

去年“名师说”的“走名校”专题,以深入、客观、专业的文字报道,辅以精致、丰富又极具表现力的图片和版式,全面而生动地展示深圳高中名校群体,传播深圳教育正能量,取得极佳效果,家长后台留言与咨询络绎不绝。

一年后,深圳基础教育又有了哪些新变化?深圳的高中学校又有哪些改革创新,又取得哪些新成绩?不同学校都有哪些特色与亮点,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今年师说君继续“走名校”,为深圳高中名校“解码”!

往期回顾:

走名校 vol.15 |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的五个瞬间

走名校 vol.14 | 西乡中学:50年,我们专注做一件事

走名校 vol.13 | 罗湖外语学校的十个真相!

走名校 vol.12 | 在坪高,创造属于你的人生奇迹!

走名校 vol.11 | 她是深圳罕有的百年老校,开教育先河,续辉煌传奇

NO°/16

Saturday,May  18,2019

致   教书育人的你

“超豪华教师名单刷屏!”

“清华北大哈佛硕士博士亮瞎眼!”

……

前几天,在深圳乃至广东教育者的朋友圈里,深圳一所名校今年的新招师资可谓实力抢镜,在坊间引起热议,其豪华阵容让人钦羡,也引人深思: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教师,应如何被对待?

打造优秀教师队伍,引进很重要,培育更加重要。大凡名校皆深谙此理。而近十几年来快速跨越式发展的另一所深圳名校——宝安中学,就凭强悍的教师实力,连续三年获得深圳教师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在多项国家省市比赛中夺冠。

宝中名师,已成为深圳乃至广东省基础教育界当之无愧的“梦之队”!

眼见为实,先看一份长长的宝中近三年部分教师技能大赛市级以上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

▷ ▷ ▷

2016年

⊙ 2016年深圳市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宝中集团高中部夺得九个学科中的五个一等奖,并获得三个一等奖第一名,第一名人数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一。

♡ 段越莹(物理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 郑良凯(化学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 曾  芫(生物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 盛中华(语文学科一等奖)

♡ 杜  锐(数学学科一等奖)

▷ ▷ ▷

2017年

⊙ 2017年深圳市高考模拟题命题大赛,集团高中部再次夺得九个学科中的五个一等奖,再次获得三个一等奖第一名,第一名人数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一。

♡ 张然娜(生物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 郑良凯(化学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 曹米娅(英语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 房雪容(语文学科一等奖)

♡ 付华龙(历史学科一等奖)

⊙2017年首届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宝中集团夺得三个全省一等奖第一名, 获第一名人数为全省第一。

♡ 郑良凯(高中化学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 刘  杨(初中地理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 李宝贤(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 ▷ ▷

2018年

⊙ 2018年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集团高中部夺得六个一等奖,其中一个一等奖第一名,并荣获团体总分全市第一名,获评优秀组织奖。

♡ 陈振鹏(生物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 周海涛(数学学科一等奖)

♡ 邱泽颖(英语学科一等奖)

♡ 游佳峰(物理学科一等奖)

♡ 王  雪(历史学科一等奖)

♡ 刘  贺(地理学科一等奖)

⊙ 2018年11月,姜薇在第三届全国中学英语创新课例观摩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 2018年11月,罗璇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英语学科信息化高效课堂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 2018年11月,李丹丹在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 2018年12月,李平夺得广东省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第一名。

据介绍,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和高考模拟题命题大赛,是深圳最有含金量的两项教师赛事,是检验教师教育教学实力的“硬通货”。而广东省、全国的教师教学大赛竞争更加激烈,能够代表深圳参赛并一举夺冠,充分体现宝中教师的“硬核实力”。

但是,以上名单仅仅是冰川一角!

宝中,这所被北京大学评价为“具有典型示范性、实验性和指导性”的品牌重点中学,这所多次获得宝安区委、区政府嘉奖,被深圳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在大会上特别表扬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仅有拿奖拿到手软的优秀青年教师,也有德艺双馨,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名师大咖。

△学校连续18年荣获深圳市高考工作“卓越奖”

△学校获宝安区委、区政府通令嘉奖,获颁“嘉奖令”

数据显示,宝中集团现有中学高级教师、副教授201人,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博士13人,国家级、省级表彰的教师48人,还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骨干教师、国际化学奥林匹克金牌教练领衔把关。

向上滑动阅览

宫能祥

特级教师

江和平

特级教师

杨军

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

钱江

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耿玉明

特级教师

王刚才

特级教师

孔令启

特级教师、“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

陈焕新

中学正高级教师

李德文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教练

唐小军

中学物理奥赛高级教练

穆青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导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漆鸣

心理学教授 、宝安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

  • 作为一所区属中学,宝中何以汇聚大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师?

  • 为什么北大、清华等名校优秀毕业生赶趟儿到宝中任教?

  • 这个低调的教育集团有什么神秘的力量,让老中青三代教师都元气满满、拼搏不息?

△宝安中学(集团)党委书记、校长彭锻华

身为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校长、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宝安中学(集团)校长彭锻华对教师队伍发展尤为重视。

“学校发展靠什么?就靠教师!”彭锻华在宝中担任校长18年,早在21世纪初,他就抢占先机,从全国各地引入一大批秀骨干教师,近年又加大国内外名校毕业生招聘力度,为学校教师队伍“黄金结构”的搭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好苗子引进来,更重要的是培育和发展。彭锻华说,学校为教师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精气神和凝聚力,更为老师们打造多个专业发展途径。在这里,研究成为常态,激情成为习惯,宝中教师的专业和敬业已成为教育界共识。“第一,还是第一,再次第一!”说起宝中教师在省市各级比赛中夺冠的辉煌战绩,彭锻华异常高兴,“这就是宝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最好证明!”

正如彭锻华校长所说,经过深入走访,我们发现宝中教师队伍建设的精髓就是:引育并重!

引进——两股正能量的合流

△钱江老师与学生

宝中高三年级长叶胜林告诉我们,早在2003、2004年,学校管理层就高瞻远瞩、抢抓先机,从国内引入一大批冉冉升起的明星教师,比如钱江、孔令启、李德文、江和平等。经过十多年的成长,他们已成为宝中乃至深圳教育的中流砥柱。

而随着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及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宝中集团成立后,又从国内外名牌大学引入大批优秀毕业生。据介绍,宝中青年教师的起点都非常高。清华、北大、北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华南师大等学校都是宝中的定点校招院校,去年入职的新教师就有6位来自清华、北大的硕士或博士。

目前,宝中的教师队伍已形成“黄金结构”,高中部300多名教职工,平均年龄为35岁。12个科组长中,有7个是中青年教师。90%以上的班主任是中青年教师。

中流砥柱教坛新秀形成两股相辅相成的力量,推动了学校的快速优质发展。

培养——打造教师发展“生态系统”

△青年教师陈振鹏与师父叶胜林老师

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优秀人才的集聚与成长,并非出台一两个优惠政策就一劳永逸。这是一个专业、系统的工程。只有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真正招徕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

精神引领,爱岗敬业已成宝中教师“标配”

给宝中教师拍照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很喜欢选取一个景点:校园里写着“爱”字的一块大石头。一位老师在拍照前,还细心地拿出纸巾把“爱”字擦拭得一尘不染。这些几乎是潜意识的动作,体现了宝中教师高度的精神认同。

△大“爱”无声

以“爱”为核心,35年来,一代代宝中人构建起了内涵丰富的“宝中精神”

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

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向左滑动,看看“宝中精神”的内涵

宝中汇聚人才、凝聚人心、激发人力的核心就是“宝中精神”。而今,宝中教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在区内外、市内外已赢得良好口碑,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宝中教师的一大特点就是“爱岗敬业”。以现在的高三年级为例。我们一共有21个班,每天晚上从7点到10点的晚修,跟班的老师就有21人。此外还有二三十人到办公室给学生辅导的。所以每晚都有四五十名老师在学校主动到校辅导答疑。

——高三年级长叶胜林

在学生培养上,宝中的老师们都非常用心、耐心。我们会为学生配备导师,一般针对学生比较薄弱的科目配备相应的科目导师。但导师是全面负责制,不仅是学科提升,还负责全面的指导。我们还有“科任教师联席会”,老师们定期开会、汇报,对所有学生进行“会诊式”分析。

——高中部教学处副主任于敏

“3+1”表彰,让教师拥有殿堂级荣誉感

很多学校针对教师的大型表彰,一年最多一两次。但宝中一年竟有三大表彰活动,每两年还有一次“宝中劳模”评选。

△堪比“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的“三大表彰”活动之一的“宝安中学(集团)年度教师”颁奖盛况

“集团借助杰出校友和知名企业的力量,由学校奥运导演穆青老师策划并邀请央视团队进行制作,目的就是要让宝中教师拥有殿堂级的荣誉感!”学校科研处主任陈育介绍道。

学校这些高规格、大规模的评选和表彰,树榜样、立标杆,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了教师的成就动机,不断输入正能量,让队伍始终保持高昂斗志。

▷ 每年5月4日,举行 “双十佳青年教师”表彰活动;

▷ 每年9月下旬,举行 “双十佳教师”表彰活动;

▷ 每年年底校庆日,举行“年度教师”表彰活动;

▷ 每两年评选一次“宝中劳模”。

四大途径,让研究成为常态,激情成为习惯

经过多年探索和积淀,宝中为教师成长铺设了一条又一条“跑道”。彭锻华校长创造性提出打造“四大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的四大途径

1、通过主题教研,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主题教研活动每学期常态化开展,科研处检查跟进。以研促教,让研究成为习惯。

2、通过成立“名师-导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主动发展。聘请省教研员到宝中成立个人“名师-导师”工作室。搭建高端、专业学习及交流平台,促进教师快速发展。

3、通过课题引领,促进教师内驱发展。校领导从学校发展的办学特色出发,申请省市区的课题。以课题促进教学,带动教师的内动力。鼓励老师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发展成课题,发表论文。

4、通过培养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促进教师高端发展。对于有经验成果的老师,学校支持出版系列专著。

随着宝中生源的逐年改善,学生结构多元化,家长素质也在不断提升,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以个人特长、人格魅力感召学习。在宝中,不仅年轻教师成长快,年长教师也老当益壮、与时俱进。

——高中部副校长陈福玲

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好,我很喜欢他们。他们更注重引导,而不是灌输。老师们会经常让我们上台讲,培养我们的自主性。学校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也做得很好。

——高二(2)班学生陈钰果

  宝中名师说

孔令启

❑ 特级教师、“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2001年开始在宝中任教,2015年成立深圳市名师工作室,2017年成立宝安区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从一个教学比较稚嫩、懵懂的老师成长为特级教师,孔老师笑称,在宝中,他从稚嫩的青年变成了成熟的老男孩。

宝中给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梯台。学校氛围和谐,老师团结合作。宝中名师云集,有曾在内陆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博士在这里任教,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梯台。

宝中给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提供了大量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追求与理论、实践水平得到提升,对教育教学认识力度、情绪和状态有了更高的认识。每个青年教师都有计划在入职几年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宝中给中青年教师提供了扩大影响力的舞台。学校鼓励老师积极走出去,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感受自己的价值存在。

钱江

❑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宝中的教师团队非常团结,同事之间关系轻松愉悦,互相帮助,就连其他学校的教师都羡慕宝中的气氛特别好。

当年我是36岁来到宝中。学校对我非常信任,直接将最好的“零”班交给我。老师和学生其实是互相成全、成长的,面对这批优秀学生,我也会不自觉去钻研,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学科体验。

后来,因为我带的班级成绩都很好,学校让我担任数学科组长,我不仅要把自己的班带好,还要让其他班级成长起来。最后还要带动深圳数学学科的发展。后来陆续参加深圳市年度教师评选、正高级教师评选。

宝中对我来说是一个助推器,让我不得不去成长。

  年轻教师说

郑良凯

❑ 荣获2017年首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能力大赛高中化学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一流的平台激励出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师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生返回头促进一流教师的成长。

化学科组的特级教师江和平老师,58岁了,还承担我们学校的名师公开课;李德文老师,国际奥赛金牌教练,长期坚守高三,几乎每个晚上都在学校值班。我原先打比赛的时候,一整个月在这里陪我,最晚12点开车回家。我去哪里打比赛、作报告,都是他陪着我去,茂名、惠州、韶关、广州……工作都是背后团队在做,我就是出来秀一下。

陈振鹏

❑ 荣获2018年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生物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我的师傅就是我的高中班主任叶胜林老师。读高中的时候,因为他的影响,我立志成为一名生物教师,甚至还想着一定要考上他的母校华东师大,可惜当年华东师大生物专业没有在广东招生,所以我选择了华南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后,我就想来宝中当老师,可惜当年不招生物教师,我就去读研究生,再等!研究生毕业,刚好宝中招聘生物教师,我就回来了。

高中时候的我以成为宝中学子为荣;大学时候的我以成为宝中生物老师为梦;工作时候的我将努力实现让宝中以我为傲。

房雪容

❑ 荣获2017年深圳市高考模拟题命题大赛语文学科一等奖

我的师傅殷长青老师,原先就是我高中的语文老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毕业的第一年,当时年轻教师有5位,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师父会听课,开备课组会,指出问题所在,这相当于给我们5个人“会诊”,这样的“会诊”一直坚持了三年。学校风气很好,大家都认可勤奋上进的年轻教师。

只要你愿意学,他们就愿意无私地教。

作者:陈秀丽、林惜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届“荆楚新课堂”全国小学(语文、数学)博览会教学观摩研活动 十堰市 (李岚).docx
席延飞:科技时代,老师还需要写教案吗?
好老师铸就核心竞争力
学校花重金招聘名师,家长教师竟不认可,名师也觉得非常憋屈
老胡观点:一线教师不喜欢什么样的听评课?
海峡两岸语文教学研讨暨第七届全国新教学尖峰论坛第二阶段线下微课顺利落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