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一次,葫芦娃再也救不回爷爷了……

2019年5月13日,我国杰出艺术家、剪纸动画创始人之一、著名美术片导演胡进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在他的众多“孩子”中,就包括那7个神通广大、家喻户晓的葫芦娃。

胡进庆

诞生于1986年的《葫芦兄弟》影响极其广泛,80、90后的人们记忆里都会有这样一句台词:“妖精,快还我爷爷!”

可是这一次,葫芦娃再也救不回爷爷了。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

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一听到这首葫芦娃的歌曲,就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因为这里面有他们的童年和青春。但是,葫芦娃的创造者胡进庆却很少有人知道。

No. 1 

葫芦娃是怎么诞生的?

“葫芦娃”并非神话传说中的形象,而是完全来自胡进庆的构思。

胡进庆出生于1936年,1953年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毕业,之后便进入美影厂工作,任造型和动画设计,参加了《骄傲的将军》《人参娃娃》等40部美术片的摄制。

胡进庆曾与著名导演万古蟾等共同创研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1959年播出的《渔童》也有胡进庆导演的贡献,他当时担任动作特技一职。

1962年起,胡进庆开始担任剪纸片的导演、美术设计和动作设计工作。先后导演剪纸片《鹬蚌相争》《淘气的金丝猴》《草人》等作品,不少影片在国内外赢得了众多荣誉。

1984年,胡进庆接到任务,要把中国民间故事《十兄弟》改成动画片。导演胡进庆坚持把原著中10个形象各异的人物,换成7个外形完全一样、只有颜色不同的“葫芦7兄弟”;而众多反面角色,包括“皇帝”、“卫兵”等,也应该简化为“蛇”、“蝎”两个妖怪。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不这样,靠厂里投下来的钱,根本“拍不起”。他甚至给领导丢下“狠话”:“你不答应,我就不拍!”

得到厂里的批准后,他不仅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撰写了脚本,而且身为导演,他还为这部动画片分好镜头,又画好了场景。

作为一部“剪纸片”,《葫芦兄弟》的拍摄过程就像演皮影戏一样,工作人员需要先把人物剪成有活动关节的纸片,然后在大的背景图案上摆出不同的动作,再一格一格地拍下来。13集的动画片,需要几千个场景,拍摄一年之久。

“葫芦娃”的卡通形象也是胡进庆一手画出来的。当时,厂里公开征集造型,结果在一堆“神娃”和“洋娃娃”的形象中,胡进庆画的那个光膀子赤脚的“野孩子”入选。

“那个形象一定要有民族化的东西,又要‘野’一点,”胡进庆说,“我借鉴了观音菩萨旁边‘善财童子’的形象,最后画成那样一个赤着脚的比较粗犷的样子。”

这个“海选”的过程,在日后被胡进庆反复强调:“虽然最终选择的是我画的形象,但是这中间其他人也做了很多工作,这部片子是很多人帮忙共同完成的。”

为什么是葫芦娃呢?早在7000年前,中国大地上就有了葫芦,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植物。而“葫芦”二字,与“福禄”谐音,非常符合广大人民的喜好。就这样,“葫芦娃”诞生了。

在葫芦娃的造型设计上,胡进庆和合作搭档吴云初吸收了中国渔童和人参娃娃的特点,最终确定了极富“野”味的葫芦娃形象。自此,怒目圆睁、夸张的发梢、敞胸、赤脚这一简单而耐看的形象,成为动画片的大IP。

葫芦娃的性格和“爷爷”有些相似。画家金柏松在访谈中问过胡进庆,美术片中最能打动孩子的是什么。胡进庆答:“硬汉!强小子!”“《葫芦兄弟》也是硬汉!”

他提到孩提时看过的一些塑造了“硬汉明星”的美国电影,并说,中国的孙悟空、哪吒和《水浒》中的不少英雄人物都属于“硬汉”,“假如能让我发一个‘硬汉明星宣言书’的话,那我可以说,《葫芦兄弟》就是。”

No. 2

《葫芦兄弟》是如何拍摄的?

在拍摄“葫芦兄弟”时,成本受到了限制,整整13集的动画片,全部的配乐竟然只用了一架电子琴,胡进庆依然坚持一笔一笔细致地勾勒出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也常常突然爬起来,重新坐回写字台旁写写画画,就是为了“把梦里的灵感记下来”。

美影厂《葫芦兄弟》团队花了整整12个月,全年无休,每天工作到10点,终于在一年内把影片完成。

当时团队50多人。摄影时,一格一格拍摄。剪纸完全由动作设计师根据剧情要求,画出人物动态、表情,交给绘制人员绘制成带关节的纸偶人物。动作设计师根据人物性格,镜头内容要求,现场操作纸偶人物表演,摆拍动作塑型,逐格拍摄。动作设计拿着纸偶一边设计动作一边拍摄。13集的动画片,需要几千个场景。

在拍摄过程中,充满激情地表演之后,被告知,镜头盖没打开;或者,精心拍摄的一轮镜头,拿到洗印厂,被洗坏了。出现这种情况,只能重新酝酿,再拍一次。

就这样,整个团队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齐心协力,共同塑造了《葫芦兄弟》。

这部动画片正式播出后造成巨大轰动,几乎每一家地级市的电视台都购买了动画片的播放权,录像带、VCD的销售超过了100万张。而对于胡进庆个人而言,他只知道这片子“是赚了点钱”,因为他很快又接到新的任务,拍摄续集《金刚葫芦娃》。

No. 3

隐身“集体”多年

《葫芦兄弟》动画片轰动全国后,胡进庆自己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当人们为银幕上的葫芦娃欢呼时,没人关心这个娃娃是谁画出来的。

“当时,观众只关注片子是哪个制片厂拍的,却并不注意哪个具体的创作人。”一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美影厂)的工作人员解释说,“那本来就不是一个推崇个人的时代。”

事实上,在从事动漫行业的40余年里,胡进庆作品所赢得的所有的奖项、赞扬,也都被冠以“集体”的名义。但他并不反感这样的“集体”,他追求的只是艺术。

即使胡进庆身兼多职参与了《葫芦兄弟》的导演、编剧和形象设计工作,观众也很难发现这一点。在片头的字幕中,他用了三个不同的名字,胡进庆、进庆,还有他的笔名“墨犊”,“不然都是我一个人的名字,多难看。”

而胡进庆以“葫芦娃爸爸”身份进入公众视野,则是在2009年。网上有消息称,他患上了抑郁症,很多网友还自发给他寄明信片和贺卡。虽然事后证明这是“乌龙消息”,但胡进庆仍对媒体说:“请你代表我,谢谢各位小观众的支持……”

胡进庆逝世后,不少人发文悼念老先生。导演江平说,老先生曾跟他说:“小江,你要是以后写我,比如说写到《葫芦兄弟》,不能写我一个人是导演,还有其他两位同志。他们名字一定要写上,这是做人的规矩。”

这就是老一辈艺术家的思想境界:心中不只有自己,更有他人。

No. 4 

那些年感动我们的动画片

遵从胡进庆的意愿,告别仪式温馨而简朴。众人送来的花圈里,有一个落款是“老同学黑猫爷爷戴铁郎”,挽联上写着“葫芦爷爷胡进庆一路走好”。

戴铁郎

戴铁郎戴铁郎生于1930年,今年也已是89岁老人。他是另一部动画片《黑猫警长》的导演。与《葫芦兄弟》几乎同时,《黑猫警长》也曾影响了几代人。

《黑猫警长》改编自诸志祥原著小说,由美影厂于1983年下半年至1987年改编为5集系列动画片。机智勇敢的黑猫警长和它的警探伙伴痛歼搬仓鼠,空中擒获凶残的食猴鹰,抓住了偷吃红土的大象、河马、野猪,侦破了一个又一个案件,保卫了森林的安全。

《黑猫警长》自1984年播出以来,一直受到无数人的热捧,更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少儿的美好记忆。

戴铁郎老先生还担任《牧笛》、《小蝌蚪找妈妈》、《草原英雄小姐妹》、《九色鹿》、《森林、小鸟和我》等几十余部作品的人物设计、原动画设计导演和总导演。

其实,那个年代的经典动画片还有同样出自美影厂、出品更早的《哪吒闹海》、《阿凡提的故事》。以及后面1999年出品的《宝莲灯》,都是曾经的荧屏经典动画。

2014年,湖南卫视一档综艺节目邀请《葫芦兄弟》造型设计者吴云初、《阿凡提的故事》总导演兼美术设计者曲建方、《黑猫警长》导演范马迪、《九色鹿》背景设计者冯健男齐聚一堂。四位国产动画爷爷在同一张纸上画下了经典动画形象,主持人形容这是“中国版的‘复仇者联盟’”。

现在,很多国产动画片也有着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好像再也没办法让我们有之前的那种触动心灵的感觉。可能并不是因为现在的动画片制作水平落后了,相反,现在的技术是那时无法想象的。也许那逝去的是再也回不去的无忧童年和青春时光吧。

只是,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执着匠心与精益求精,是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

虽然距离《葫芦兄弟》的诞生已经过去了33年,但葫芦娃仍然没有过时,还在以表情包、流行语等各种形式存在于年轻人的生活中。还有人称,葫芦娃们是中国动画史上第一个组团打怪的“兄弟联盟”。

胡进庆,这位给无数人的童年增添了无数绚丽色彩的动画大师永远的离开我们了。

生命是有限的,但艺术是永恒的。虽然“葫芦娃之父”离开了,但大师留下的经典,会永久流传……

作者:陈秀丽、王烨

编辑:陈秀丽

回复更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告别“葫芦娃之父”,致敬开创中国剪纸动画先河的胡进庆导演
专文悼念葫芦娃之父:24年前我曾面对面为他画像
请告诉孩子们,这位爷爷走了……
他去世了,一亿人的童年也随之消失了
明日有雨 | 动画大师胡进庆逝世,葫芦娃再也救不回爷爷了
看过那么多遍葫芦娃,今天我才知道“葫芦娃之父”是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