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光阴似箭,还没感觉呢,转眼就是七老八十。
老头已是80岁,当年同老伴一起进厂学徒的时候才21岁。种地、做工、机关、学校干了40年,后来又从事新闻工作,一晃就是几十年。
老伴从学校念书到工厂学徒,当时才18岁,正是活奔乱跳的时候。当她满徒的时刻,结婚的对象是一位同乡同厂的小伙子。他们在一所房里度春秋,一个锅里搅稀稠,将命运捆绑在一起,同心发力同甘共苦。至今50多年了,过好过赖从不吵闹,倒是安安宁宁生活几十年。
两个人都勤快,脚手不失闲。无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以吃苦著称。老头子在凉房里焊了两个货架,可用的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取什么物件特别方便。家里如果有了泥水活,诸如垒火墙、砌烟道、修炉子,他是泥瓦匠;暖气不暖、配件坏了、需要变换走向,他是管道工;自行车坏了要修理、凉房铁门框撞烂螺丝加固,他变成铁匠;添置家具、修理门窗、更换床铺,他又是木工。这些工具自家都有,不需借用,不求帮手,不请师傅,凡事自己动手,克服了好多困难,解决了好多难题。说来颇有意思,家具更新换代的时候,原有的板箱、三屉桌、箱座子都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大立柜、写字台、双人床、沙发、书柜、椅子,这些都是自己制作。家具样式追赶新潮流,好些材料都是劈柴一类的小玩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他是一个装配钳工,居然能干了很多不是钳工的事儿。
老伴也是如此。做饭不用别人帮助,有人能够替她洗涮碗筷,高兴得不得了。洗衣服不放心他人,自己动手,心满意足。
儿女都上班了,好学上进,忙得晕头转向。每到中午,儿子、闺女都来吃饭,全家老少8口人皆大欢喜。外孙和孙子长大了,最喜欢她做的饭菜,姐弟俩对此念念不忘,成为吃饭的奢求。
人有旦夕祸福。古稀之年老头子脑梗了,导致半身不遂,自己什么也干不成,如同废人一般。老头子提议,家里雇上一位保姆,减轻老伴的负担。更何况,年岁不饶人,不得已而为之。谁知,老伴听了坚决反对雇人。
天有不测风云。老伴出车祸了。那天,两个老太太到十字街走在斑马线上,小车司机减速右拐弯,正在这时司机接了一个电话,车祸随即发生了。两个老太太都撞倒了,一个大腿裂缝,一个胸椎受伤。好在两个人都没有生命危险,不幸之中的万幸啊。车祸责任完全由司机负责,车辆上了强险,保险公司承担全部后果。
老伴住院手术,出院以后雇了一位保姆,做饭、拖地、打扫卫生。3个月以后,便要辞退保姆,遭到家人反对,事情只好作罢。6个月以后,长短不用了!
老伴确实坐不住。买回菜了,豆角抽了筋,菠菜去了根。吃饺子,自己早已拌好馅,还要帮保姆包出来。炖羊肉干脆亲自放佐料,看火候,掌握时间长短。孙子听说奶奶亲自下厨,欢喜不禁,跑来大快朵颐。
一年以后,她又闪了腰,躺不下,起不来,生活乱了套。在医院拔罐、针灸、服中药,稍有好转。第二次请来保姆,哪知,干了3个月,又辞退了。
她说得也有道理:“自己还能动弹,一个外姓人在家里干活,你能坦然吗?”
别人劝说一通,都是鸡啄闭口蚌——枉费口舌。
老头子说:“你也老大不小了,现在77岁,再也不能逞强啦!”面对实际情况,老伴头一次动了心思。老头子曾写过《老年三靠》一文,病后靠电话、电视、电脑充实生活,只为远离孤僻。现在,不过是能思维、能吃饭、能自理,除此以外还能干什么?
老伴已是力不从心,确实做不动了,这才勉强同意雇人料理家务。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同是三月时节,保姆第三次来家上任。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