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卧🐯湾】李进章|退休前的最好礼物◆人生乐章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
点击上面绿标收听作者原声内容提要
2009 年 11 月 26 日,是西方人的“感恩节”,从这一天起,我就开始盘算着,离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退休之前,给同志们留下点什么东西作纪念呢?听人说,办公厅秘书二处老处长(正处调)王吉让同志在退休之前,给处里的每一名同志买了一个喝水用的杯子,“瓜子不饱是人(仁)心”。而且,杯子暗合“口杯(碑)”之意,可见,王吉让老兄是巧借此谐音,要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口碑”。其实,他已经用自己的言行给本处、给机关的同志都留下了一个极深刻的良好印象。那么,我拿什么留给你们呢?我敬爱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经过认真考虑,我决定扬己所长,借助带有温度、带有情感、带有纪念意义的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文字,将自己从事地方立法工作十三年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形成一本文字性的书籍,使经验得以借鉴,教训得以汲取,收获得以享用。而且早在 2002 年春天,我就已经完成了一部《地方立法理论》初稿,只是因为不明原因,一直被搁置着。
提起这部《地方立法理论》书稿的写作,完全是“奉命”之作,状如鲁迅先生所言之“遵命文学”。当时,担任法工委主任的是王双昆,那年换届以后,他继任了法工委主任之职,正是志得意满一心要有所作为的时机。为此,他召集处长们开会,提出“法工委不仅要出人才,出良法,还要有好作品问世”。应当说,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机遇也抓得比较及时。按照他事先的构思,给各处都分派了任务,其中给我分配的任务最重,别的处都是搞一个研究课题,而我是要搞出一本书来。
如前文所述,1996 年,我在司法学校任校长期间,由于党委会的一次集体决策失误,保留了那个本不该保留的“收入合法,支出合理” (调查组语)的“小金库”,我被溯及既往,与原党委班子的成员一道,受到了严厉的党纪处分。这对于为人处世都刻意追求“完美”的我,不啻致命的一击!从此,我背负起了沉重的负担,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当时,我虽然每天坚持正常上下班,但心中的苦楚却无人能够理解。我常想,这世上戒除伤痛的办法无非是:或者是隐居于一隅,避开世人,闭门思过,像受伤的动物那样,用舌头慢慢去舔伤口,促其自愈;或者是想办法找一件事情去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渐渐地从伤痛中走出来……或许王双昆主任的用意的确如后者。我这个人在工作与生活中,总是从最好的方面去理解人,尤其是对自己的领导同志,不管是真是假,我常常把真的当成真的,假的也当成真的,分辨不清哪些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东西。
在这种时刻接受如此艰巨繁重的任务,无异于“临危受命”,个中酸辛,只有天知地知我知矣!为了完成著书任务,我忍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舔着流血的创口,一字一句地写着,几乎占用了那一年的全部节假日……心灵的滴血幻化成一行行文字;屈辱的泪水,点点滴滴洒落在稿纸上。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等到第二年暮春时节,一部凭借着不辱使命之动能,自我救赎之勇气,浴火重生之历练,“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书稿,终于杀青。之后,开始联系出版及印刷事宜,当这一切都有了眉目之际,我却被告知,出书的事暂缓。何以要暂缓?没有人给出明确说法。个中原委,恰如当年那首流行歌曲《糊涂的爱》的歌词所表达的情怀那样:
爱有几分能说清楚
还有几分是糊里又糊涂
情有几分是温存
还有几分是涩涩的酸楚……
众所周知,书籍同新闻稿件一样,都是有时效性的,虽然它不及新闻稿件要求得那样及时迅速有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更迭,书稿的内容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譬如计划经济时期的理论拿到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就难以适用。这部书稿就这样被搁置了。如同法规案一样,搁置到一定期限,就自然失效了,要想再启动,就要重新走程序。
俗话说:“庄稼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虽然书稿一直被搁置着,但是这毕竟是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所以,每次打开电脑,浏览到“我的文档”,总要情不自禁地看上几眼。而它也像一个小小的精灵,静静地守望着主人,渴望着有面世的一天。
当我在确定要不要用书稿作为退休的礼物,奉献给各位领导和同事的那一刻,心情是极为复杂的,因为说是改写,其实是“另起炉灶”,因为这部旧书稿,当时写作时本就仓促上马,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同时,时间一晃,已经过去了七八年之久,原书中的一些内容、提法已经过时,更有一些立法的新思维、新理念、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涌现出来,大有“江山代有才人出”之势,自己还能够跟得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吗?何况,最近几年,自己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青光眼一个个找上门来,似有“自顾不暇”之虞。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能够坚持得下来吗?
记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乒坛名宿容国团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难得几回搏——现在就是搏的时候了!”这句充满哲理的警世名言,对风华正茂的少年,“踌躇满志”的青年,功成志得的壮年,鹤发童颜的老年都是有益的启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世上,无数人都渴望成功,要成功就必须拼搏,不拼搏何来成功可言呢?再者,对我来说,拼搏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此时不博,更待何时!
由于不再是“奉命之作”,因此,我的写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所以进度缓慢,就像蜗牛一点点地向前爬行。这次写作,我没有按照原来的篇章体系,而是侧重于理论探索、实践总结,尽量采用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实用的可操作技术。全书分为理论编、实务编和探索编,每一编又分为若干章节。
那时候,我还不会用电脑打字,草稿都是书写在白纸上,由于字迹潦草,还要抄整,否者别人帮助打字,不时要来问你:“这是个什么字?”一旦停下来,思路就乱了。不像现在写东西,学会了在电脑上打字,在上面阅览修改,感觉既方便又免去了总给别人添麻烦。真正是一举两得,开开心心,自由自在,想写就写,要停便停。
因为双休日、节假日都在忙于写作,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搭不上手,老伴有时难免唠叨几句,但是,觉得我是在干正事,时间长了也就理解了。
在忙于写作书稿的时候,处里的立法任务也很重,经常要加班加点。工作一忙,写作的事就会临时停下来,有时一停就是一两个星期。已经写得很顺手的章节,停的时间长了,逻辑思维一旦停滞,再要想找回原来的感觉,完全不可能了,只好“重打锣鼓再开张”,重新构思。就这样,写写停停,停停写写,用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初稿。由于不是一鼓作气一气呵成的,所以在章节之间的衔接上,在语言运用、写作风格上都不够协调统一,又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进行了加工修改润色。我把初稿交给了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秘书长(正厅级)冯志广同志,请他帮助审改。
冯志广秘书长祖籍张家口市赤城县,父亲是革命军人,他是在部队大院里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1974 年高中毕业后,作为知识青年,他来到怀来县插队,因表现优异,被选拔到县委宣传部新闻报道组。1980 年任县委办公室干事,1986 年调到张家口地委办公室综合科任副科长、科长,1990 年调到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后任综合一处处长。1999 年调到省人大,任办公厅副主任,后任副秘书长(正厅)。2013 年任法制委副主任委员、法工委主任。
冯志广中等身材,眉清目秀,眼神有威风而不轻浮,鼻子与颧骨相配,神气和蔼可亲,喜怒不形于色,待人接物无贵贱之分,一律从容周旋,循礼应对。静观其貌,便知其是一位涵养功深之人。他不仅有较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多才多艺。他的文章高屋建瓴,行云流水,大气磅礴;他的书法四体兼善,融法度、意韵、意志于一体,将学识、才气、功力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不着痕迹地糅合,于纸上排兵布阵,取精用宏,形成了一种大气象、大气韵的书法格局。他在网上开办了自己的书法微博,“以字会友”,吸引了众多“铁杆粉丝” 称羡;他擅长油画,那画画得栩栩如生,颇有专业水准。不过,他有一个不良的嗜好——吸烟,走进他的房间,一股浓浓的烟草气味扑鼻,这或许就是“笔杆子”们的积习。
我之所以选择冯志广副秘书长为我的书稿把关,源自于同他的一次交往。有一年,委员会推荐我参与起草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的材料,当时起草小组有研究室的田峰岚(现为副主任)、秘书一处的付出长马桂旺(现为一处处长),由冯志广副秘书长(正厅)牵头。通过那一次打交道,我才进一步体会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好汉争上游,争得上游莫骄傲,还有英雄在前头”的真正涵义。与冯志广副秘书长相比,我比他差着几个档次哩!把稿子交给这样的高手帮助把关,对提高书稿质量大有裨益。果然,冯志广副秘书长通读一遍之后,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把自己平日里积累的报刊资料悉数借给我。
按照冯志广副秘书长的意见认真地修改了一遍,自己感觉书稿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也是有缘无分,2011 年我退休以后,过了两年,省人大常委会和各委员会领导班子换届,冯志广副秘书长担任了法制委副主任委员、法工委主任,相好一场,无缘一起共事,岂不憾哉!如能与他相处几年,肯定对我在各方面的提高都会有所帮助。
为了增强书稿的观赏性,我请同事刘国志帮助设计了封面,请司法警官学院的青年书法家陈国胜为本书的扉页题写了字幅。刘国志当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过两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陈国胜自幼习练书法,坚持不懈砥砺,在我任职司法学校校长期间,他就是学校专职的书法课教师,有这两位贤弟相助,为本书确实增加了一抹靓丽之色。
在完成了《地方立法理论与实践》一书之后,我突然又冒出一个新的想法,就是想把我从 1984 年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含人大),在省人大工作期间作为“河北省领导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为河北省立法干部培训班、省直单位干部讲授有关法律法规课程时所编写的教案编纂成一本书,对自己来说是一份“为了忘却的纪念”,于他人则是可以借鉴学习的“良师益友”。于是,经过一番搜寻,文稿不仅较少遗失,而且“多收了三五斗”,将不同时期撰写的论文又找到了一部分,遂按照倒排序的方法,分为在省人大法工委工作期间、在河北司法学校工作期间、在湖北财经学院工作期间三个不同时期进行辑录,书名定为《为了心中美好的回忆》,封面及内文亦请刘国志、陈国胜二位贤弟相协助,与《地方立法理论与实践》成为姊妹篇。
两部书稿完成后,交由省人大机关文印中心排版印刷,当展计增、张洁二位主任得知我是自费印书时,给予了最大优惠,令我感激不已。
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经过拼搏,原以为不好做成的事也能够顺利做成,倘若当时稍有犹豫,没有信心和决心,这件事情也就泡汤了。
在临近退休之前,我将这两册书分送给领导和同事们时,他们对这份特殊的礼物,都觉得挺对心思,因而很开心,觉得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礼物。邯郸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学民看了书之后,特意给我打来电话,想为邯郸市人大代表每人买上一本,我抱歉地对他说:“这本书是我免费送同事和朋友的,没有富余,这一点已经在书的自序中写明白了:得此书者,‘开卷有益’有缘人也;鄙人才疏学浅,未得此书者,有何憾乎!实在抱歉了。”
最后一搏,让我感到如此惬意!
重点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以联明
王禹同志生平(1917-2012)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三号
学习身边的榜样——《河北省志》总纂组副总纂
安徽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吕振凡
八大“最岭南”中药排行榜新鲜出炉!7月中下旬提“保护”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