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卧🐯湾】李进章|成 语(上)●童年那些事儿续(10)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联系电话📶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大约是在去年冬季,有一天,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条消息,身在内蒙乌海市的河北老乡薛同池称,他已闯过了成语五十大关。我当时十分好奇,怎么还有这样的微信公众号呢?我点开一看,是山东一家科技公司开办的“成语闯关”,其功能主要是“寓教于乐学成语”。作为一个成语迷,我禁不住玩起了其中“挑战成语高手”的游戏项目,但是,我很快发现,每闯过十道关,都要求发“微信朋友圈” 一次,还真有点儿麻烦。于是,我便玩起了另一种“全民成语闯关”游戏。这个游戏有一定难度,因为它所给出的谜面或是图画(含花鸟虫鱼及人物),或是数字,或是英文字母,此外就是四行共24个汉字。其难度在于,首先必须判断清楚谜面是什么意思,然后从汉字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四字成语填上去。如果选择对了,才能进入下一关。选择不对,就无法往下进行。例如,有一个成语的谜面是“AOP”三个英文字母,要求猜一个成语。根据给出的汉字,可以组成“骄兵必败”“大跌眼镜”“今非昔比”三个成语,但是正确答案却是 “相依为命”。再如,画面上有两个小孩在吹气球,其中一个把气球吹爆了,要求猜一个成语。根据给出的汉字,可以组成“七窍生烟”“剑拔弩张”“一丘之貉”“爱恨分明”四个成语,而正确答案是“过犹不及”。
其中,有几个有一定难度,大家不妨猜一猜,如:图画上有四个按着辘轳的砖井口,每个井口趴着一只小白兔,猜一个四字成语;文字题“无米粥”“皇”各打一个四字成语。
就这样,每天有了空闲,就玩上一会,每一次时间不超过十几分钟。遇到一时猜不出来的,就先放一放再说。就这样,断断续续,到三月二十日为止,我用了大概三个多月的时间,顺利通过了4586关(含重复出现的)。倘若算上至今没有出现过,而我又“成竹在胸”的那些成语,我估计,自己所掌握的成语词汇应当在8000个左右。



讲述这样一个小故事,其实是要引出有关成语的大文章。
成语,顾名思义,“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据《360百科》解释:“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成语跟谚语、歇后语等从某些方面看来,有相似之出,但又是有区别的。最主要的一点是谚语和歇后语一般是口语性质的,而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谚语和歇后语可以松散一些,字数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成语的数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共收有成语三千多条。《小学生成语大全》收录成语4500余条,囊括了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所有成语。《中华成语词典》根据实用原则,结合现行中小学课本及课外读物,精心筛选出5159条常用成语。《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本着谨慎从严的精神,全面收录了近15000条成语。
成语,可以说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朋友。如果童年没有许多美丽的神话(成语),生命中就缺少了最透明的快乐和幻想;如果童年没有许多经典的故事(成语),生命中就缺少了最本质的纯洁和幸福。在我们的成长中,通过学习成语,可以从中了解历史,以及一些重大事件,因为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一个成语就浓缩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学习成语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的过程。并且,有太多的成语言简意赅,富于哲理,还能教会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成语是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亲密伙伴。



1963年,我在参加小升初的考试中,尝到了成语给人生带来的指引作用。那时候,我们老家安平县只有两所正规中学,一所在乡村,一所在县城,而考生们最渴望上的是设在乡村的后张庄中学,它是全省著名的重点中学,每年高考升学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据记载,1960年,其高考升学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六。这所学校,每年只招收四个班学生,所以小升初的入学率便可想而知了。难是难了些,可是,一旦进入了这所中学,就意味着进了“保险箱”,只要继续努力,升高中、考大学都不会有问题。
在小升初考试之前,我意识到成语在语文考试中的极端重要性,因为“解词”“造句”“判断”“选择”等考题类型乃至作文,都与成语密切相关。因此,我和同村同学李茂修,把语文复习的重点放在了对成语的理解及背诵上,五六年级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上百个成语,我们都一个一个全都背了下来。结果,那一年,全班近五十名同学中,只考上了九个人;我们村十几名同学中,只有我和李茂修考上了后张庄中学。
1976年至1977年,我在村里的学校里当民办教师,教授五六年级两个班语文课。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通过语文课,让学生理解、熟悉、掌握成语知识,探究成语的出典,理解成语的丰富内涵,使学生深入了解与成语相关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丰富文史知识,扩大眼界,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在作文的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从而收到了词简义丰、形象生动、透彻犀利的效果。
在那一段时间里,五年级的学生一直在背诵成语。两个星期下来,背得渐渐熟练了。一天,我走进教室,听见琅琅的背诵声,忍不住问道:“同学们,背得真好!知道为什么老师让你们背诵成语吗?”有学生回答“为了提高作文水平!“有学生回答“为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听,多么直接的目的!我又问:“还有别的用处吗?”片刻,一个学生说:“我可以用成语来鞭策自己。当我没完成作业想出去玩的时候,我就会对自己说‘时不我待’!”顿时,教室里一片掌声。又过了一会,一只小手高高举起,说道:“老师,我可以用成语来鼓励鞭策别人。我哥哥做作业时遇到了困难,不想再做了。我就对他说:“只有‘知难而进’,才能‘排除万难’‘柳暗花明!’”“说得真不错!”我正想夸奖几句。忽然,一个男孩呼的一下站了起来,说道:“老师,我昨天晚上用成语教训了一下我哥哥!”“噢?教训人?”我大惑不解,想听一听他是怎么用成语“教训”哥哥的。“吃完晚饭,哥哥说好要送我一支新钢笔,可是刚过了不大一会儿,他就反悔了。我生气地对他说‘你要是像孔子那样,说话不算数,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啦!’”那学生说完,气鼓鼓地坐下了,看样子想起昨天晚上的事,他还憋着一肚子火哩!可他的话,把我们都给说愣了,这到底是一句什么样的成语呢?教室里静静的,掉一根针到地上都能听见。我想了一会,问那个学生说:“你说的是不是‘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啊?”“嗯!”小家伙气呼呼地点了点头。全班学生一听,也总算明白过来了,哄堂大笑,有几个笑得喘不过气来,直拍桌子。这一回,轮到那个学生纳闷了。我忍住笑,说道:“同学们,谁来说一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话音刚落,一位同学回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就没什么可肯定的了。”我不由赞许说:“说得真好!这句话出自 孔子《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时,只见那个小家伙愣了一下,脸慢慢地红了,最后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抚摸着他的小脑瓜,笑着说:“你真够幽默的,原来成语还可以用来教训人,真好!”



成语是汉语词句的特殊用法,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也是汉语独有的语言。那成语是怎样产生的呢?将成语粗略分类,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一、成语的来源


1、源于古代神话故事
我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例如:“开天辟地”“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含沙射影”“叶公好龙”“天衣无缝”“海市蜃楼”“太公钓鱼” “松乔之寿”“巫山云雨” “井底之蛙” “涸辙之鱼等,都源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2、源于历史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后人便把它们凝缩成四个字的成语。例如:“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如火如荼”出自《国语·吴语》”;“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自《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自《唐书·李林甫传》等,都源于历史故事。


3、源于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义深刻的寓言,古代的寓言传说,也是成语的来源。例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一》;"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战国策·齐策二》;"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井底之蛙”出自 《庄子·秋水》 ; “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 等,都是源自古代的寓言。


4、截取古书的文句
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由这些“名篇”锤炼出的成语,往往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如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产生的成语,收到《成语探源辞典》中的有166条。这些成语,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有的把较长的句子精简压缩,变成成语,还有的是把出处不同,而意思相关的词语合在一起,构成成语。例如:逃之夭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耻下问”取自《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任重道远”取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流砥柱”出自《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5、源于古人原句
成语之中,采用古人诗词、文章成句的也为数不少。例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等,都是源于古人原句。


6、源于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例如: “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敝帚千金”“囫囵吞枣”等等。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产生于宋朝或者元朝,甚至可能还要更早一些。


7、源于佛教及外来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佛教以及外来语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教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悠久深厚,密不可分的,正如一位学者说:“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佛经里边的一些语句和典故,不少就此演化成了我国的成语。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等。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民使用的成语。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


8、源于生活中的新生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自然会不断地陆续产生。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厚今薄古”“ 推陈出新 ”“多快好省”“勤学苦练 ”“只争朝夕”“百花齐放”等等。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缩手缩脚”等。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所以产生以后,立刻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些成语非历史传承而是在最近几十年兴起的,来源于寻常生活的多次使用,可以在成语造句及解释栏目找到更多的例子。例如:“多快好省”“分秒必争”“力争上游”“上山下乡”“化废为宝”等。
总括上述,每一个成语背后,几乎都有一个神话故事,一个寓言传说,一个古老典故,有它的来龙去脉,历史足迹。只要打开尘封的烟云,过往的世事就会萦绕在眼前。历史在烟云中变幻,哲思在雷电中闪耀,文化在沧桑中凝结,真是千古风情成语来啊。


(未完待续)



重点推荐
微火信箱.烦恼我帮






总     编   审:马    达
顾            问:姜自申
主            编:傅群雄
特约评论员:李庆国
美  术 设 计:安殿堂
总编审助理:焦龙宇

法 律  顾 问:            
              李进章(河北政法干部,教授)
          郑立申(北京网络法律专家)


特别公告:本公众号对故意扰乱的无理侵权行为将保留反投诉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王  波

桃李芬芳

一米阳光

罗兰 伽罗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源自于寓言故事成语
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二十五、 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