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斜风细雨不须归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逸野    朗诵:王曼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很喜欢张志和的这一阕《渔歌子》,每每读来,脑子里闪过的就是一幅画。
画中的景色是春天的原野。那时节,风是轻软的,雨是飘忽的,柔柔的雾气浸漫开来,绿色也就铺天盖地地覆盖了整个世界。农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裤管卷起老高,或在田埂上无声地走,或在田头弯腰劳作。蓑衣是棕色的,大地是翠绿的,大大的斗笠又是那样的古朴,农人的身影便显得遥远,遥远在远古的某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手举石斧石凿,身披蓑衣,在原野上健步如飞。一件蓑衣,轻易就穿越了历史,千年的风景恍如昨天。
老家人穿的蓑衣是用棕树衣编织的,一层一层地叠起来,用棕线密密实实地缝上。领口的地方滚边,伸出两条细细的棕绳,粗朴中显出精细。赶集的日子,编蓑衣的人就把蓑衣一串一串地拎出来,挂在集市的某面土墙上,或者一棵树上,那排列有序的蓑衣看上去很朴素和温暖。通常,编织蓑衣的人也编织斗笠,卖蓑衣的时候,叠得老高的斗笠就小山一样静默一旁。
大伯的形象总是和蓑衣连在一起。大伯穿的蓑衣宽大,老旧,有两处,还缝了补丁。春天第一场雨筛下,大伯就开始穿上蓑衣,在田间,在山上忙碌。他的双手从没空着,肩膀也总是负荷着什么,一副担子,一把锄头,一张犁耙。空歇时,大伯就蹲在田埂上,抽着烟叶,默默地看着前边。前边是绿色的田畴,秧苗,菜垄,还有涨满了水的小溪和水田。这些景物大伯看了一辈子,没什么新奇。可他依旧那样看着,不出一言。我走过去,在大伯的身边蹲下,看看大伯,又看看前边。我用手摸摸大伯的蓑衣,看水珠从蓑衣的边沿一颗一颗地落下,渗进土地。
桃花水涨的时候,我光着脚板,披着蓑衣,在田野上晃悠。有时,我牵着一头牛,看牛把沾满水珠的青草一口一口地啃下去;有时,我在菜地里拨草,跟蝌蚪或者青蚂蚱玩耍。雨大的时候,我缩在蓑衣里,让蓑衣为我抵挡风寒;雨停了,我把蓑衣摊开在草地上,懒懒地躺在上面,听青蛙在我的耳旁叫得肆无忌惮。蓑衣有一种味道,棕树的,青草的,泥土的,闻着让人塌实安稳。许多次,我就在蓑衣上睡去,睡得香甜而实在。
老家人不懂诗情画意,也不知道那些名诗名画里的蓑衣。他们不会穿了蓑衣做个钓翁,或是在斜风细雨里抒发幽情。蓑衣于老家人是一件衣服,最古朴最原始的衣服。他们相信,祖先们也是穿着这样的蓑衣在春天祈祷和耕作的。沧海桑田,许多东西都失传了,变化了,惟有蓑衣,依旧是先前的样子。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蓑衣就成了见证,当然,还有墙头挂着的斗笠,和墙角沉默的风车。我相信,大伯要是生活在几千年前,他披着蓑衣的样子也是不变的。还有那山峦,那田畴,那春天里茁壮的生命。
作者简介:高小莉(逸野),作家,摄影人,逸野朗诵文体创立者。
朗诵者简介:王曼,主任播音员,现任地方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愿通过声音理解优美的文字,发现文字背后的多彩世界,以独特性的理解视角,呈现精心的声音。
本期责任编辑:雁南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南蓑衣
雨中闲谈
古诗词日历 | 崔道融《田上》
雪落无声
[拍人物] 草编人生渐远去
远去的蓑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