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的幼稚之举:明明已走投无路,却还在异想天开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发生在荆州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刘备、刘琦和鲁肃。原文如下:

却说玄德至江夏,与孔明、刘琦共议良策。孔明曰:“曹操势大,急难抵敌,不如往投东吴孙权,以为应援。使南北相持,吾等于中取利,有何不可?”玄德曰:“江东人物极多,必有远谋,安肯相容耶?”孔明笑曰:“今操引百万之众,虎踞江汉,江东安得不使人来探听虚实?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玄德曰:“此论甚高。但如何得江东人到?”

正说间,人报江东孙权差鲁肃来吊丧,船已傍岸。孔明笑曰::大事济矣!”遂问刘琦曰:“往日孙策亡时,襄阳曾遣人去吊丧否?”琦曰:“江东与我家有杀父之仇,安得通庆吊之礼!”孔明曰:“然则鲁肃之来,非为吊丧,乃来探听军情也。”遂谓玄德曰:“鲁肃至,若问曹操动静,主公只推不知,再三问时,主公只说可问诸葛亮。”计会已定,使人迎接鲁肃。肃入城吊丧;收过礼物,刘琦请肃与玄德相见。礼毕,邀入后堂饮酒。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在当阳一带遭曹军袭击,被迫退到刘琦镇守的江夏。诸葛亮提出,应该尽快投靠东吴,争取与孙权联手抗击曹操。刘备对东吴能否接纳自己表示怀疑,诸葛亮表示自己愿意前往江东说服孙权。正在此时,有人来报,东吴使者鲁肃前来吊丧。诸葛亮大喜,认定鲁肃此行名为吊丧,实则是来探听军情。此后,刘备与鲁肃之间进行了一番言语试探,终于了解了彼此的真正意图,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前往江东,最终说服孙权,建立了孙刘联盟,并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口中的“三寸不烂之舌”,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口才。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中的“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小说中提到的刘备与鲁肃的会面,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地点并不在江夏。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载:“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于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这不但意味着鲁肃与刘备见面的地点是在战火纷飞的当阳,同时也意味着鲁肃亲眼目睹了刘备在曹军面前的不堪一击。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刘备与鲁肃之间的一番言语试探,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载:“(鲁肃)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于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从当时荆州的局势来看,尽管刘备有刘琦这位盟友镇守江夏,但显然不是曹操的对手。尽管刘备口中的投靠苍梧太守吴巨是一句托词,但却表现出刘备对前景的巨大担忧。而江东与荆州又是世仇,刘备也没有任何的把握与孙权组建同盟来共同对抗曹操。因此,鲁肃的出现无疑让处于绝境中的刘备看到了希望,之后才有了他派诸葛亮出使江东之事。

不过,小说作者在进行情节设计时却罔顾了这一段史实。在该回中,诸葛亮居然说出了“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之语。这番言论荒唐,而且完全是异想天开。。以当时刘备的实力而言,唯有联合东吴共同抗曹才是保证自身生存的唯一可行之策。一旦失败,刘备也将面临灭顶之灾,哪里还有余力来“取江南”呢?小说作者一味想突出诸葛亮的智慧,却没有考虑到情节的合理性,因此才会出现这个巨大的漏洞。如果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提出过这样的主张,那也未免太天真了。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赤壁之战让曹操的统一梦瞬间幻灭
诸葛亮:出师未捷的悲剧英雄(3)
天下奇才:武侯诸葛亮(四)
魏武挥鞭(8)赤壁折戟
孙刘联盟是怎么结成的?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结果吗?鲁肃才是关键
孙刘联盟为何必有一战?从关系不平等到刘备坐大 215年只是预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