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部纪录片总票房仅2.68亿,《二十二》以300万成本独占1.7亿,内容困境与投资窘境并存|纪录电影市场年度总结

2017年只剩11天的余量,回顾这一年的电影市场,能够称之为“现象”的,绕不开一部56.82亿的《战狼2》,还有一部虽然在总票房体量上无法与之匹敌,但其以300万成本斩获1.7亿票房,走出了漂亮的逆袭曲线,同样具有轰动效应,那就是由青年导演郭柯执导的纪录片《二十二》。

在此之前,纪录片从未以如此大的声势占领过舆论高地,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即便是去年由陆川执导的取得了6646.3万票房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在此之后,关于国产电影纪录片市场的讨论和关注越来越多,这一领域也成了一个有待开发的“蓝海”。

而其实,早在2013年,同样是由郭柯执导的以“慰安妇”韦绍兰为主角的纪录片《三十二》却只是在市场上“悄无声息”地走了一遭,未引起任何波澜。

那么,时隔四年,何以《二十二》就能成为“现象”?国内纪录电影市场现状又是如何呢?

《二十二》逆袭:天时地利人和、内容触动人心


不可否认,当下所有电影票房成绩的增长和整个电影市场的扩大有关。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全国数字影院已达9400家,银幕总数已超5万块,相比2012年增长了3.8倍,稳居全球首位。

可以说,银幕数量的增长,影院终端设施的下沉,无疑有助于拉动整体的票房体量,从而也就给了电影票房增长更多的可能性。

而纪录片《二十二》能在大片云集的暑期档突围而出,逆袭而生,既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因素,也和影片自身的内容紧密相关。

以全国仅存的22名慰安妇的现状为主视角的《二十二》,上映当天(8月14日)恰巧正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再加上紧挨日本投降纪念日(8月15日),以及前期由《战狼2》掀起的“爱国热潮”,民众情绪高涨,关于“慰安妇”等热点话题,正好成为大众情绪抒发的出口,也为后期的口碑发酵奠定了心理基础。

而与之同档期上映的影片或是同类型相争,或是遭遇口碑滑铁卢,《二十二》这样一部独特题材的影片更容易吸引观众注意,尤其是其还得到了冯小刚、张歆艺、黄渤、孙红雷、吴京等一众有影响力的大咖声援,增加了热度,首日排片1.5%,到第二天4.8%再到10.9%,三连跳的跨越式增长,足见观众对此的热情。

当然,究其根本,还在于影片内容的触动人心。虽然,由于影片所涉及的是“慰安妇”的敏感议题,免不了有些观众是抱着“猎奇”心理去一探究竟。但大多数观众看完影片,相信都会被这群和蔼可亲的老奶奶们感动,被她们平静的叙述所迸发的沉重力量击中。

这样带有苦难烙印从而激发的同情心和同理心,是最容易引发大众共鸣的,尤其是以女性为代表的观影群体。《二十二》的女性观众占比达到了62.6%,得女性者得票房,所有市场大热影片莫不如是。

10部纪录电影总票房2.68亿 口碑逆袭可能性变大


想来,《二十二》最后能够以300万成本,逆袭拿下1.7亿的票房,成为纪录电影有史以来之最,有着其不可复制的社会因素影响,并不能就此说明纪录影片的普遍市场现状。

事实上,相对于剧情片,纪录影片在国内市场更是如履薄冰。根据数据统计,2016年获得广电总局电影局过审的纪录电影一共有32部,而进入院线放映的中外纪录片才6部。纪录电影生产占国产电影总量的3.3%;进入院线的纪录电影占院线电影发行总量的1.3%

而去年,纪录电影全年总票房为2.05亿元,其中真人秀纪实电影1部,票房总计1.25亿元,“纯”纪录电影票房总计8032万元。在457亿票房总产值中,其票房占比还不到0.5%。

不过,纪录电影目前市场的狭小,也说明了其发展潜力的巨大。以今年已经上映的纪录片来看:

《一路逆风》,票房327万;

《我的诗篇》,票房316.7万;

《重返·狼群》,票房3298.9万;

《摇摇晃晃的人间》,票房162.7万;

《生门》,票房154.2万;

《地球:神奇的一天》,票房4778.3万;

《二十二》,票房1.7亿;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票房203万;

《火力全开》,票房240.2万;

《舌尖上的新年》,累计票房192万(重映)

以上10部影片,包括一部中英合拍的《地球:神奇的一天》,和一部重映影片《舌尖上的新年》在内,就是今年进入院线的所有记录电影,而这些影片的总票房加起来为2.68亿,其中仅《二十二》一部占比就达到了63.4%。

不过,总体而言,相比去年,纪录电影的总票房有所增加,而且也可以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即越来越多的影片有凭借口碑逆袭的可能。

除了《二十二》之外,《重返·狼群》、《地球:神奇的一天》等,都是凭借着优良的口碑,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这也说明了,虽然纪录片所占市场份额较少,但对比质量参差不齐的剧情片,其质量往往要高出很多。这对于日趋理性的观众而言,是选择观影的一大优势。毕竟,随着舆论引导性影响,观众审美品位的逐步提升,他们越来越希望看到良心制作的好片,而不仅仅是哗众取宠的大片。

内容困境与投资窘境 更多纪录电影有待发掘


但是,不得不承认,从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纪录片依然是属于“弱势”的一方,而且从其内容本身来说,在市场上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大IP未必就能转化成高票房

比如今年重映的《舌尖上的新年》,是大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电影版,但却未能将其人气值转化为高票房,即使重映也没多少水花,两年累积票房还不到200万;

无独有偶,像《我在故宫修文物》同样是刷爆朋友圈的好口碑电视纪录片,但去年其同名电影版上映时也仅收获了645.8万票房,远不如预期。

想来,一方面或许是由于电视荧屏的受众和电影受众还是存在差别,并不能完全转化;另一方面,虽然这样的IP具有高口碑和话题性,但是,若是两者相比在内容上没有新意,对于观众而言也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而今年上映的两部音乐类纪录片《一路逆风》和《火力全开》,有着邓紫棋和王力宏的明星光环,也并未给票房带来多大影响。或许,正是由于这两部片受众群更偏向于粉丝,属于“粉丝IP”的纪录片。

内容“小众”,不具备普世性

像今年上映的《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摇摇晃晃的人间》,这两部纪录影片,一个讲述的是艺术家蔡国强的故事,另一个则聚焦于诗人余秀华。

艺术家和诗人,这两个群体,在曾经诗意的年代,是时代的宠儿,然而在如今的社会里似乎是不被偏爱的,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他们缺乏一定的知名度,因而影片的受众群也就更偏向于文艺爱好者。

当然,除去内容本身因素,这些纪录电影并未引起社会上太多关注,也和其自身的营销手段有关。

精准营销对于影片票房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就牵扯到一个“钱”的问题。毕竟,没有足够的宣发费用,也难以施展拳脚。

但是,纪录电影往往制作周期长,投资成本高,但见效慢,因而,找到投资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更别谈后期的宣发了。《二十二》的300万成本中,有100万是演员张歆艺借的,100万宣发是通过众筹得来的,可想而知一部纪录影片诞生有多难,这也是国内大多数纪录影片的生存现状,尤其是独立制作的纪录电影。

除此之外,纪录电影通常也会遭遇审查问题。以往我们能够在电影院看到的记录片,大多以政治献礼、人物传记类偏多,近几年才慢慢转向更多社会层面上的“严肃题材”,因为涉及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内容上的审查;

同时,还有技术审查的问题,有些纪录片由DV机器拍摄而成,就没达到技术标准,从而无缘大银幕。

其实,国内不乏优秀的具有深刻社会现实意义,又能触动人心的纪录电影,像今年上映的由陈为军执导的《生门》,范立欣执导的《归途列车》,徐童导演的“游民三部曲”《麦收》、《算命》、《老唐头》,王久良导演的《塑料王国》、余海波、余天琦执导的《中国梵高》等纪录影片,或是聚焦社会边缘人物,或是残酷的现实,总能给人以震撼。

然而,这些影片大多由于审查等原因无法走进电影院跟大众见面,只能游走于各大电影节,或于“地下”渠道为观众熟知。想来,在这样的现实之下,走影展、拿奖项也不失为一条退而求其次的“曲线救国”之路。

END

作者:嘉栖

责编:张婷婷

应聘简历发送邮箱2529607074@qq.com

转载、投稿、商务合作可扫我

微信号:huayu1905

 电话号码:131618915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二》成为暑期档票房黑马,淘票票力挺的纪录片如何帮其逆袭?
《二十二》单日票房破2000万,反复逆袭的纪录片,是“黑马”更是“拐点”
《流浪地球》是怎么挽救这个春节档的?
春节档78亿收官,《李焕英》会逆袭成影史冠军吗?
57.43亿,《红海行动》逆袭成功,能否超越《战狼2》成最大赢家?
2018年春节档电影“五之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