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日破6.4亿!三巨头要拿70亿的国庆档胜负已分

今年的国庆,除了七十周年的各种庆典活动外,电影市场也是爱国主题电影的天下。然而国庆假期还未正式开启,票房抢夺战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

9月28日,《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以及《攀登者》都进行了点映。点映所获的成绩不一,然而释出的口碑却毫无意外为三部影片的国庆票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点映决定口碑,而口碑决定票房。

01


三大献礼片点映成绩一揽

9月28日,《中国机长》、《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点映。

其中《我和我的祖国》早在9月19日就开始发布了点映通知,是三部影片中最先宣布电影的一部,点映范围在33个城市展开,仅为28日当天的小规模点映,每家影城仅一场排片;随后,9月23日,《攀登者》也宣布了点映通知,将于28日进行点映,但不同于《我和我的祖国》的小规模点映,《攀登者》的点映范围为全国,且场次不限;9月24日,《中国机长》加入战场,宣布将于109个城市举行点映,但每家影城仅一场排片。

根据猫眼数据来看,《中国机长》以6%的排片占比,获得5624万票房,位列冠军,占综合票房33.4%,上座率44.5%;《攀登者》排片量最高,为7.1%,获得4411万票房,占综合票房26.2%,上座率32.1%;《我和我的祖国》则采取了小规模点映,仅以0.5%的排片占比,紧随其后获得1254万票房,占综合票房7.4%,上座率最高达92.9%。

三部电影的点映方式各有不同。而从点映的成绩来看,上座率最高的为《我和我的祖国》,其次为《中国机长》,最末的反而是前期被赋予高度期待的《攀登者》。

随着点映活动的落幕,几部电影的质量也直观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三部电影的口碑,也意味着即将来到的国庆档,三部影片可能获得的票房曲线、成绩优劣。

《中国机长》由北京博纳影业、阿里巴巴影业等出品,刘伟强执导,于勇敢编剧,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领衔主演。该片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的多重考验。

电影出品方博纳影业对于主旋律电影非常具有经验,曾打造出多款主旋律爆款电影,如《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根据观众反馈,口碑两极分化,大部分观众反映,电影有精彩高光的部分,后半部分则有拖沓注水的嫌疑,总体处于“及格分”。

《我和我的祖国》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联合执导,葛优、黄渤等主演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由《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等七个单元故事组成,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

耳熟能详的主题曲,极具共鸣感的故事题材、选取每个中国人熟悉的新中国重要历史节点,又选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节上映,虽各个故事有不同反响,但普遍反映尚可,称得上是一部良好的主旋律影片。小而精的点映策略,既保证了上座率,又扩散了口碑,同时还调动了观众胃口,加上点映的良好反响,以及爱国情怀的加成,《我和我的祖国》是目前国庆档成绩最好且最有潜力的一部影片。

而原本的夺冠热门《攀登者》,情况却不容乐观。《攀登者》由上海电影有限公司出品,李仁港执导,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等主演,成龙友情出演。影片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

虽然众主演都具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但高期待的观影预期心理,口碑将会直接影响正式上映时的票房成绩。《攀登者》口碑不容乐观,也直接导致了主要出品方“上海电影”的股票跌停。“上海电影”再难复制“北京文化”的成功。

目前猫眼对票房的预测是14亿,也是几部电影中最低的一部。根据观众的普遍反映,认为电影的实际内容和原本的心理期待存在较大的落差:观众希望看到的是挑战珠峰攀登的燃炸以及还原史实的爱国情怀,然而导演却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爱情,连真实历史上的毛泽东半身像都不曾出现——当期待中的爱国情怀,变成了小情小爱,口碑自然遭到反噬。据悉,主演之一的吴京曾经提出过自己电影戏份减少感情戏部分却没有被接纳。甚至引来观众的另一重质疑:香港导演真的能够拍好爱国电影吗?

点映的成绩和口碑很快反映到了首日排片以及票房成绩。截至发稿时间十点左右,大盘报收64027万,其中《我和我的祖国》以34.2%的排片占比,获得当日最高票房27368万,位列冠军,占综合票房42.8%,上座率49.3%;其次是《中国机长》,以30.3%的排片占比,获得19726万票房,占综合票房30.8%,上座率41%;《攀登者》以34.3%的排片占比,获得16043万票房,占综合票房25%,上座率25.4%。

目前,猫眼对献礼三巨头的票房预估为:《我和我的祖国》35亿、《中国机长》20.8亿、《攀登者》14亿票房。

01


点映“生意经”,国庆三巨头胜负已分

对大部分观众来说,一部电影的品质如何,首日口碑即可见分晓。而“点映”,则是提前了这个过程。“黑马”可以被看见,但“烂片”也一览无余。

“点映”,在内陆最早源于《英雄》,2002年张艺谋所执导的一部点映。为了参赛奥斯卡(要求参选影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映,《英雄》选择了超前7天点映。这一方式得到了业内认可,不少电影开始尝试点映。有黑马凭借电影“突围”,也有曾备受期许的影片因此口碑折戟。

早期的点映大都以小规模、小范围为主,而开启点映的原因也并不限于票房、口碑等商业维度上。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进行四城小规模点映,点映反响极佳,很快就传出当时贺岁档冠军的呼声。而“点映”一词在目前的电影宣发中,占据了重要比例,成为了宣发的重要一环。

2018年,电影《我不是药神》开启了大规模点映的先路,点映3天票房破亿,连续获得单日票房冠军,到点映第四天已经从一万三千场加到三万场了,都是影院自发多排。曾以10.9%的排片占比斩获52.1%的票房占比,点映的火爆直接让电影提档一天上映,首映当日即获拿下49.2%的排片和1.6亿票房,综合票房占比高达82%。口碑商业双赢,最后斩获31亿票房的好成绩。

贺岁档冠军《流浪地球》与今年票房年冠《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凭借着点映,口碑发酵,从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原本因为反叛的魔童哪吒形象而不被大众看好,但正是因为其点映策略,口碑下沉,激发了票房潜力。

还有一类点映,虽然口碑两极分化严重,但通过点映,片方可以迅速圈定目标受众,打造圈层口碑,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引导方式。

但与此相对的是,小规模的点映导致口碑恶化,也会造成票房的失利。

这意味着,大规模点映的策略,仅适应于真正质量过硬的影片,如《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

点映时,影片质量受到认可,则有利于电影口碑的发酵,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口碑将进一步扩散。尤其是对于小体量高口碑点映,选对点映方式,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不少影片盲目跟风点映,不仅过早暴露了其质量上的缺陷,口碑恶化产生负面效果,也加速了影片的失败过程。

《攀登者》不达预期,第一步或许就败在了点映策略。目前,《我和我的祖国》领跑国庆档,而《攀登者》早早因为口碑的反噬,成绩远不如预期。根据猫眼资讯,目前《我和我的祖国》的明日排片占比进一步上升达到54.3%,而《中国机长》和《攀登者》的排片量继续减少,前者为29.9%,而后者仅为16.3%。

国庆档这一场战役,看来结果早已分晓。

作者 / 喵喵酱

责编 / 如谦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豆瓣冲上8.2分,《我和我的祖国》首日票房夺冠!
国庆档“八日谈”:逆袭王者博纳和他的伙伴
国庆档三部电影胜负已分,《攀登者》垫底,出品方市值蒸发11亿
9位导演电影长假火拼!胡歌吴京上座率低?《中国机长》票房逆袭
谁能想到?《中国机长》国庆节票房有望逆袭成第一
《我和我的祖国》首日登顶,最先掉队的会是《攀登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