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年的色彩

去文化馆老楼看民乐团排练,路过二楼时撞见了个儿童美展。

少儿画我很少看,少儿美展更是头一回。本想进去匆匆地扫一圈,看看现在的孩娃艺术想法是什么;谁知看了两三个板,脚步便渐渐地慢下来。

先是被这帮娃的想象力、构图和色彩迷住了。

出自童眼、童心、童手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我们往往会以本真来形容,以为是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中最为纯净的部分。其实,孩娃有孩娃的复杂,也有他们的矛盾与纠结。他们活在一个和成人并不相同的平行世界。

在我们看来,他们眼里、笔下的世界的形状是奇幻、奇妙的;实际上那是他们眼里的现实或种种可能。

很有意思的一点,孩娃们当然不知道,有些成人艺术家作品里的色彩与变形,实则汲取了儿童视觉的养料,因而便有了画面构成的别具趣味。

活在现实世界里,幼稚就是幼稚,与愚蠢同义;而在艺术天地,幼稚经常呈现出本真、拙朴的心相。

老家伙们在从孩娃这里偷眼光,这是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的东西。

童年世界实则是人一生的一个预言。

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调门,对人世间冷暖的定性,与人相处的模式,往往带着你的童话世界是如何被打破、击碎的烙印。

有的娃受到过细心保护,痛感就弱;有的娃童话被踩在脚下揉烂,结果一辈子看世界都是灰暗的。

儿童和成人一样,唯有艺术是个慰藉、通道。比如绘画,它是儿童赖以塑造自身世界的方式之一。

看儿童画,能看出孩娃童心是否完整、完满。

他们会不会察看成人的眼色、脸色来作画。

童年作为追求独立意识、自主看待世界的最为重要的阶段,它的重要性是被忽略的。

这一阶段的教育,包括艺术教育,便充满着扼杀童真的管控倾向。

展厅展板中,有些儿童作品,明显借助或采用了成人手法,表现出一种过于早熟的声息。

这是非常令人不安的,也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按照我们的书画标准,小娃字能写成这样,画能如此出彩,有比较显著的成人艺术品味,是难能可贵的。

但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你叫它们什么都行,它们绝不是儿童艺术。

说白了,它们是成人艺术规则在儿童世界里称王称霸的产物。

孩子们临帖,学习成人绘画技法无可厚非。可你不能屏障他们自身的感知,以另一套规制去主导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我们须记住的是,儿童和成人是在同一空间的两个平行世界里。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他们的想法、做法,包括艺术表达方式。

绝对不能把“我”的想法,扭曲成“他”的想法。

有很多人是没有童年的。

曾经属于他们的世界几乎全都被成人主导、管控,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全都是由成人说了算。

艺术就成为儿童建立自我意识,营造自己世界模样的唯一路径。

若是这一块我们都不放过,那就太糟糕了。

作者相关文章

活埋天才

体罚的背面

奖状

关注马尔的视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人就了不起?别以为你比孩子明白事儿!
解密!儿童画的8大疑问
教孩子画成这样,要把他们的审美趣味带往何方?
成长,成熟,成功
动画片只能给小孩看吗?
儿童的尊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