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尔会客厅》|马世界的“三行诗”


《马尔会客厅》:探索文化本相,回溯各自路程。

本期嘉宾:马世界。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安徽省作协会员,省诗歌学会会员。淮北市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全国煤矿作家鲁迅文学院首届高研班和安徽省第二届文学评论家高研班学员。有诗歌入选《新时期中国诗歌地理(安徽卷)》等多种诗集。出版作品集《马语集》、《马语二集》、《马语三集》、随笔集《木鱼三声》、诗集《分行的文字》、《人生三行》。

马尔:请世界兄过来,就因为看到了你写的“三句诗”。

这种刻写描画的方式很有意思,限定三句为一首,自戴镣铐跳舞。

中国格律诗中的绝句是四句成诗,“三句诗”有点它的排场;过去还有个曲艺形式叫三句半,四个人表演,一人一句,最后一人说二个字作结。

马世界:哈!你说的三句诗应该叫三行诗。三句也好,三行也罢,其实就是一个意思:一首诗只有三句或三行。你用“戴着镣铐跳舞”表述它很形象,写三行诗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马尔:你写的“三行诗”,是独创还是有所本?

马世界:不是独创。据说它源于日本,用于表达爱情。用三行字来表达你的爱,便是“三行情书”;要求作者以60字以内、排列成三句的诗歌形式表现出来。

我觉得一段时间“三行情书”在日本很风靡,但三行诗并不说是日本人的原创,这种题材的诗历史上常见。如大汉首位皇帝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又如现代诗人昌耀的《斯人》:静极——谁在叹嘘?/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地球这壁,一人无语而立。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但丁的名著《神曲》是应用最多三行韵律的诗歌。《神曲》全书一百首诗歌一律用“三行韵律”或“三行连锁押韵法”写成。每首诗歌都是由三行诗节一环扣一环,连锁接成的长链条。

2011年情人节前夕,人人网举办“我想对TA说”三行诗活动:爱你,就用三行字表达。每个人的三行情诗都会自动生成一张图片,配以粉色的背景和动人的背景音乐。一时间,“三行情诗”蹿红网络。

浙江大学也曾经举办“三行情书大赛”,要求参赛者用不超过三行的内容来表达情书需要传递的信息,活动得到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部分参赛作品还被传到网上,受到追捧。

马尔:你是如何与之相遇,并喜欢上它的呢?

马世界:因在网上关注一个叫“读首诗再睡觉”的公众号,它不定期地在搞一些三行诗的赛诗会。我便有意无意间写了几首,其中一首上了榜。那次全国参赛作品535首,我的三行诗《影子》排第13名,搞得我有点小兴奋。此后,便写起了三行诗。

《影子》:你追随我干什么/我走哪里,你走哪里/你是谁,我又是谁?

这一写,一发而不可收拾,仿佛找到了一个新的兴奋点,一个突破口。

马尔:你写过对“三行诗”要求:一行有意思;一行有意义;一行有意外。要按照这个标准创作三行诗,难度也太高了。

马世界:在写三行诗的过程中,好友易海明首先提出:一行有意外;后来我又加上:一行有意思;一行有意义。

当然不是说每一首三行诗都要具备这三个要素,太难了。我的理解是一首三行诗能有一句或一行有点意思,有点意义或有点意外就很好了。

诗歌维基最近推出的三行诗叫《出门》。我也写了一首:出门:出门,下楼,有点心不在焉/突然感觉门好像没锁/上楼看看,推推门,门好好的。

这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上了年纪的人可以说几乎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不咸不淡几句,写出人的一种心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马尔:除了汉语有格律诗对行数进行严格限定,其他语种也有。比如十四行诗,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他的诗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

莎士比亚的诗作改变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每行诗句有10个抑扬格音节。普希金创立的“奥涅金诗节”:每一诗节中包含十四个诗行,每一诗行中包含四个轻重格音步,每音步两个音节;这十四个诗行中,有的每行结尾为轻音者,谓之“阴韵”,9个音节;有的每行结尾为重音者谓之“阳韵”;阴阳韵变换的规律和诗行间押韵的规律之间又有严格的配合。

“三行诗”在音韵格律上有要求么?

马世界:这个也太学术太专业了。我不懂音韵格律,但不反对别人这样抠着写。我写三行诗是无所顾忌的,随意发挥。

马尔:也就是说,它是极其自由的,有点当下流行的“口语诗”的意思。

马世界:是的。我写的诗大都是 “口语诗”。

写诗10年。我把我的诗歌称之为分行的文字。因为它们离诗歌尚存很大的差距。既不是诗,也不是歌。也就是分行的文字而已。

自己比较满意的有一首诗:《给海造个盖》:给海造个盖/我想盖上它/占为己有/给地缝个被/我想和它/睡一个被窝/给天捅个窟隆/这叫胆大包天/给人画张像 /不好画 /因为,人太不要脸。

马尔:我看到你写的一些,意象中蕴含意义,有趣而又启迪人思考。

马世界:马尔兄谬赞了。杜牧有首《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所谓自古多情空余恨,说的就是我和诗歌。

我喜欢诗歌,诗歌却不给我灵感。我写诗就是糟蹋诗歌。大白话、大实话,平铺直叙,苍白无力,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等等。可我管不住自己。就像上了酒桌,三杯酒过后,酒话开始滔滔不绝,不在乎别人烦不烦,只在乎自己快活。

余华说:写作的秘诀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写。写诗也如此。写,不停地写下去。写不好也要写。

我常说:天才不可造,地才不可多,人才难得。我不是天才,不是地才,亦不是人才;我是劈柴,而且是老天爷下雨淋湿的劈柴,哪怕不能火一把,也要冒冒烟。

我太喜欢这真实、真情的人间烟火了。

马尔:和你接触过几次,世界兄的真诚、真心、真性情给人印象很深。写诗为文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你得活出诗歌的样子,文章的品质。

晒几首你的得意之作,也让我们分享一下。

马世界:晒几首三行诗吧,谈不上得意,我常常失意。

逃离》:这世界/千疮百孔/我才得以逃离。

轻与重泰山很重,小草很轻/泰山压不倒小草/小草绿满山野。

初心》:花是花/石头是石头/人是人。

《人》:我不是好人/我也不是坏人/我想做一个人。

老年斑》:斑斑点点/都是人生的/故事和驿站。

冬雨》:你应该是一片片雪花/美丽动人,却变成/一滴滴泪,让人心碎。

算盘》:世道轮回,人心未变/还是算来算去/患得患失。

马世界》:马世界一米五八,恐高/张治海说,马世界个矮

/原来是他恐高。

马尔:很有马世界的话语特质:直截了当不穿背心/偏要绕来绕去/感人之处在首先会绕晕自己。

我看到你写的三行诗,明显感觉与以前诗风有变化。情绪的东西弱化了一些,哲思的东西加重了一些。你自己感觉呢?

马世界:我就是写。我对自己的诗没感觉。我甚至都记不住自己的一句诗。

马尔:一个人不可能对自己的诗没有感觉。是这种诗体让你有所悟,自觉变化,还是自己已经开始寻求诗里的意味了呢?你觉着这种形式特别适合你的表达?

马世界:我是无意中撞上三行诗的。写了几首生出了感觉。诗人易海明对我说:你适合三行。

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有意为之;也感觉三行诗特别易于表达我的感情和生活。

我曾经调侃自己是小三的命。写文章只能获三等奖,喝酒三两的量,写诗也就是写个三行。

我这一辈子手不能拿,肩不能扛;文字上漏洞百出,不知主谓宾,不懂的地得、哪和那,再和在也常用错。可阴差阳错,爱上了文字,爱上了文学。

文学竟能改变我的命运,这就是人生很荒诞很奇特的地方。

马尔:无意“撞到”,突发欢喜。一段时间我看你写了不少。

马世界:是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写,有时一天写十到二十首。我定了目标,写300首停笔;最终写了400多首。

爱上了三行诗,挺有意思。一个诗人曾说:像说话那样写诗。大道至简,这个时代,我们提倡简单的生活。写诗也一样,简朴、浅显,有趣、偶思。

马尔:我看你把自己的三行诗辑成一部诗集,取名《人生三行》,觉得很有意思。像是玩嗨了,又有实验与探索的心思。

马世界:理想很美好,现实太荒诞。梦与想,不一样……出书是文人的一种情结或心结。我把我的书称之为印品。

2004年出第一本《马语集》,到目前,大大小小出了六本书。《马语集》是当年傅康兄给搞的香港书号。其他都是在速印网印刷。也就是说都没有书号。分别是《马语二集》、《马语三集》、随笔集《木鱼三声》、诗集《分行的文字》、《人生三行》。

出《马语三集》时,好友钱塘公赋“百字歌”调侃:马家世界,个子不高。本是矿工,偏爱离骚。喝酒读写,一生味道。退而不休,漫山乱跑。几两酒后,絮絮叨叨。一语二语,三语又到。为何不卖,狗日书号。自序后记,絮得不孬。给海造盖,用啥材料?木鱼三声,人间几遭。多剋几杯,醉里梦好。你是谁来?咋不喝掉?还剋?再倒!

活脱脱地写出了我的心灵世界。

三行诗集《人生三行》是从我400多首三行诗里选出来的。共301首。分“世相、物相、人相”三块。记录生活,记忆生命中的印痕吧。

生活还要继续,我不再去纠结什么。我想让我的生活与生命努力做到善与美,真与诚,特别是我的文字。这一点对我很重要。

马尔:热衷写三行诗的好像有个群体,还有个发声的平台。

马世界:是的,我目前知道的就是那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公众号,定期不定期地在举办“三行诗”的赛诗会活动。

马尔:举几首圈内你以为很有意思的,也让我们开开眼。

马世界:如“读首诗再睡觉”这期赛诗会的第一名。

《出门》:踏着艳黄色盲道前进,邂逅一根电线杆/中庸的膀胱炎,黑白的童年照片/生活无诗,一针见效。

再比如:同题诗《出门》:出门/再回转来/阿妈头发花白。

还是《出门》:阴天不宜出门/踩着小碎步,像猫一样/我寻寻觅觅。

马尔:我好像有点明白“三行诗”了,它是一种浓缩,也是在挤压;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个时代寓言。

谢谢世界兄接受访谈;三行诗打开了我的一扇窗。

作者相关文章

关于《马尔会客厅》

《马尔会客厅》|杨爱民:文学作为爱好,是一种精神陪伴

《马尔会客厅》|林敏:顺手写散文

关注马尔的视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雁诗集》:​写诗是一种冒险|早茶夜读第三十四夜
马济‖在“4.23世界读书日”读书会上的发言
汪 抒:纬三路上的月色 (汪抒的诗)
(2)读韩文戈先生《诗歌手记》笔记(下)
【麦子日记】我们离诗歌有多远?
检察官读诗:丁红朗诵海桑《连枯枝败叶都是好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