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尔会客厅》|唐亮:朗诵,让受众通过声音感受作品魅力

《马尔会客厅》:探索文化本相,回溯各自路程。

本期嘉宾:唐亮(唐继志)。曾经的知青、教师、演员、广电人、文化馆人。

马尔: 谢谢唐亮老师接受邀约。迄今为止,来会客厅的三十多位嘉宾中,您的简历自述最有特点,也很有意思。知青、教师、演员、广电人、文化馆人,它们似乎概括了你的所有职业身份与经历。

唐亮 我喜欢简洁明了;寥寥十数字几乎囊括了我一生的经历。每一个身份符号都是一段我的生命故事。

马尔:您是上海人?

唐亮 是,但也只能算小半个上海人。父母南下,我生在上海。十六岁不到就下放安徽当了知青。整整四十五年都在安徽生活工作,要说我是个安徽人都不为过。来安徽时还是个懵懂少年,离开时已两鬓斑白。

在淮北成家立业,是淮北把我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感谢淮北,感恩我的第二故乡。

马尔:认识您,是两年前聆听您在相之韵朗诵艺术团做讲座。那一场讲得朴实而有针对性,范读的声音魅力不减当年。您和韩梅姐算是淮北播音主持的元老了,曾书写过小城的朗诵文化历史。

唐亮: 晓林兄过誉了,不敢当。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相继成立了淮北人民广播电台和淮北电视台,有一批有影响的播音员,像许芳、王珊、苏毅,胡瞑遐、郝雁、岳德强等(如有遗漏,敬请谅解),他们的名字都曾在小城播音界熠熠生辉,占有一席之地。我和韩梅老师只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马尔:和您有许多话题可以聊,下放呀,当老师的经历呀等等。今天就聊一个专题——朗诵。您做播音的时代,有没有朗诵这个门类?它的特征是怎样的?当今的朗诵在风格上有了哪些概观的变化?

唐亮: 资料记载,朗诵应该起源于先秦。从《诗经》问世就有了吟诵(唱)。但古时的吟诵(唱)与现代意义上的朗诵是有不同的。吟诵(唱)时要辅之于曲调(牌),有很强的音乐性。这些曲调(牌)大多取之于各地戏曲,难于交流互通,再加之晦涩难懂,现在几乎失传了。而现代意义上的朗诵应始于白话文运动,以白话文为主(当然也有大量的古诗词),摆脱了曲调(牌)的束缚,简洁明快,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受到诵者的喜爱,更易于被广大受众接受。正因为如此,经过多年的演变,朗诵出现了很多流派,如复古的吟诵、唱诵,还有说诵、读诵、演诵等等,有的还辅之以其他艺术手段来烘托,不一而足。我以为,朗诵是声音的艺术,应该还以本源,就是用明亮的声音有情感地进行表达(作品),这是根本,是每一个朗诵者应该坚持的。

马尔:首先申明我是个外行,说外行话,提些外行问题不为怪。我感觉尽管都是声音艺术,朗诵和播音主持却是不同门类。朗诵很忌讳播音腔,播音也必须避免朗诵调。

唐亮: 晓林兄谦虚啦,你说得很在行。朗诵和播音作为有声语言的表现形式,它们在表达(述)上还真是不一样的。朗诵和播音在基调、语感以及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技巧表现上也是截然不同的。以爱憎的情感为例,朗诵在表达(述)时就会更为强烈,而播音在表达(述)时就会相对较为平缓。

马尔:如今朗诵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那么朗诵爱好者学习朗诵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又如何进行自我训练呢?

唐亮朗诵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是有声语言的最高艺术表现形式,是朗诵者对文学作品的再度创作。

随着朗诵这门艺术形式为众多爱好者喜爱和接受,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想要学习朗诵艺术,愿意加入朗诵队伍,有不少朋友认为,学习朗诵很简单,只要能开口说话,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学习朗诵可以从两个途径入手,一是普通话朗读基础练习,强化发声语音气息的训练,掌握普通话朗读的基本手段;二是从普通话朗诵作品入手,通过阅读、理解、感悟、表达,正确学习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四大技巧,完成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诠释。

从一个朗诵小白到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朗诵者,需要经过8—10个月刻苦训练,没有捷径可走,就得靠时间的积累。

马尔有些朗诵爱好者,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朋友认为,我就是喜欢,玩玩而已,又不想成为朗诵艺术家,没有必要花那么大力气。

唐亮有这样的想法情有可原。如果你学习朗诵,通过朗诵在诵友间小范围的交流学习,自娱自乐;或者私底下通过朗诵宣泄情绪,自我欣赏,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你要是想把自己的朗诵作品制作成音(视)频对外展示,或在舞台上展现,那就值得商榷了。至少你展示的朗诵作品要对得起作者,对得起受众,对得起自己。

马尔:我从写作角度看,朗诵具有诗的激情,也有散文的天高云淡。写作最忌讳滥情,必须收敛、含蓄,把握好度;朗诵恐怕也是如此吧。

唐亮:是的,朗诵与写作确有共通之处,既有平铺直叙,风和日丽、云淡风轻;又有笔墨汹涌,激情四溢,雷霆万钧。如您所说,关键是把握一个度,需要加以控制。朗诵时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快慢,以及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技巧的运用,包括情感的表达,都需如此。

马尔:所有艺术形式,都是人类情绪的表达。朗诵的本质亦当如此。

唐亮: 朗诵属于每一个人,可它在大多数情况下却又很小众。朗诵是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拨动心弦的温暖和感动,在声音和文字里不期然遇见自己。聆听世界,拥抱(感受)经典。

马尔:玩是初心。但朗诵实质上也是再创作,逼着你研读文本,找出共鸣点。

唐亮:您说得很对。从文字到声音,从平面到立体,朗诵实际上就是二度创作。朗诵者需要认真研读文本,理解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准确表达(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诉求,让受众通过朗诵者的声音真切感受作品的魅力。

马尔: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再次谢谢您来会客厅。

唐亮:晓林兄客气了,也谢谢您的邀约。能够来到马尔会客厅,与一干淮北文化人比肩,深感荣幸。另外,以上所述,不少仅是个人之见,一家之言,如有不妥,请大家批评指正。

再次谢谢晓林兄,祝马尔会客厅越来越好!

作者相关文章

唐亮老师

朗诵课堂

《马尔会客厅》|于炳兰:无数烛光相聚,就是一片星海

关注马尔的视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朗诵与演讲、朗读、新闻播音几种语体的区别
朗诵、话剧、朗读、播音、演讲五种语体的区别
诗歌朗诵的特点
朗诵 | 鸿 雁
【赵恺专栏】朗诵者||赵恺
诗歌朗诵《夜》朗诵者:何晓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