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瑛老师

小城五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我认识两位:傅瑛和林敏。

人品文章,皆有口碑。

和林敏相熟早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她刚进日报社编副刊就熟起来。

她发我稿子;副刊组的头儿王健拉几个文友组团一起出去搞笔会。

那是个沸腾的年代。

九十年代初《北方周末》办选美大赛,我们都在组委会里。

到处跑,拉赞助。

都是喝酒谈事情,企业管事的酒量大,我们时常从酒场上躲出来说闲话。

有次还坐着铺着稻草的拖拉机往矿上寻求支持。

平日里有事没事的把她儿李甲子惹哭。

林敏性情温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相待一直单纯。

文字也就温暖。

很感性的小女人的样子。

始终觉得她天生就该是个作家,那样温润的性情,那样精雕细琢的文字。

多少年,很用心的构建自己的文字世界。

与文字相伴,安安静静、与世无争的活着。

这个世界的翻天覆地,影响不了她多少。

与她相识这么多年,见与不见,一份亲切都在。

直到现在,你叫我喊她林敏姐、林老师、林主席,都张不开嘴。

还是喊林敏彼此自在些。

你和简单的人在一起相处,想复杂都复杂不起来。

我与两位女作家有一个共同之处,咱都是七七年考进大学的中文系学生。

林敏考的是山东卷。

有幸和傅瑛老师四十二年前写过同一篇高考命题作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题目是那个时代令人激动的哲理。

她写进了安大中文系,我则写进去蚌埠师专。

算起来和傅瑛老师也认识一二十年。

但相熟度不够,那是一种有距离、有点客气的关系。

直到和她应老余、老沈之约,在东篱坐到一起,我才想起来,这样的闲谈,我们竟是第一次。

结识傅老师是因她丫头在一中念了六年。

高考拿了淮北一中第一个省文科状元。

小姑娘现在是北大副教授。

我没有带过她女儿,也就与傅老师没有建立过密切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的那种关系、联系。

反倒是和她家老黄熟稔。

戴着眼镜,圆圆的脸,幽默起来和他的面相、气质两股道跑车。

请傅老师来学校开过讲座。

完全义务类型。

认识和了解她,都是通过她发表的文字。

她写散文、小说,出了好几本学术专著。

九十年代末期便评了上教授,在淮师大算是年轻的老资格。

她还是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总体上说,她是个学者,现代文学方面着力甚深。

但她在小城文化圈内的名气,却是因她文学创作方面。

系列历史散文《走近共姬》、《乡邻吕雉》、《长泪未央》、《虞美人》等,娟秀的文字和厚实的底蕴使得其文章别有韵味。

已结集出版的有学术专著《我读孙犁》、《中国现代散文研究》等,散文创作集《快乐女人》。

《民国安徽文学史论》是最新的一本。

一头银丝,笑得舒展,浓郁的知识女性的儒雅气息。

这是她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

更仔细的去想,她有一种都市知识女性的知性。

气质类型,在小城也是独树一帜。

一个人的家世有可能会给人一生定向。

她五一年出生在天津。

五六十年代,他爸爸一直在天津管理一家纺织企业,妈妈创建了一家名字很亲切的“街坊小学”。

后来两位老人都遭遇了文革劫难。

兄妹五个她虽排行老幺,却早有独立性。

有段时间,父母长兄大姐都不在家,她和小哥自己安排生活。

那段时间不长,烙印却极深刻。

从1969年赴安徽插队落户,到1977年考入安徽大学中文系,这一段的磨练有一个细节可以概括她的不同寻常:她担任了大学时班级的团支部书记。

这个职务在那个时段是被挑出来任命的,一定是过去表现受到组织上认可、且有一定的基层管理履历才可能被选中。

傅瑛书记确实远见卓识,大学四年将她同班的团支部宣传委员黄景煜同学培养为爱人。

说起来,在小城部委办几个部门担任过一把手的黄景煜同志,还是傅英书记的老部下。

本科毕业后一直任教于淮北师范大学,是视野开阔、精力旺盛的傅老师一次重大抉择。

依她的能力,她也可以从政。

八零年蚌埠师专毕业时我毫无选择,要到指定的地方指定的学校去教书。

师范生每个月八元的国家生活费补助的发放,算是装腔作势的补偿。

其实它根本无须如此。

那张派遣证的权威性不可置疑,是给你的铁饭碗。

计划经济时代,你愿意与否都没有用,你就是根螺丝钉,拧到哪里扳手说了算。

安大中文系的学生选择则多面、多向。

进学校可以是高校,各地部委办局也敞开大门。

高校毕业生急缺。

我觉着傅老师并不会后悔她这一辈子选了高校与学术。

在她儒雅的气质内,实则有一种刚强和坚硬。

表现出对权威或上级的逆来顺受,决不是她能委曲求全做到的。

什么识大体、顾大局,往往是消弭是非曲直的借口。

真和善才是她的大体、大局。

感觉她骨子里,隐隐有旧式文人做人的清高和骄傲。

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官场大忌,要么你和风车作战能大获全胜,要么你被碰得头破血流。

傅老师说她一生的财富并不是出了几本书。

她为能结识许多好学生而深感幸运。

在她的学生那里,我听到的更多的是对她学识人品的赞叹、敬重。

她兼具老师的知识渊博、人格风范,母亲般的细致关爱、真诚帮助。

这些都是令学生永生难忘的东西。

傅老师是许多学生心里的一盏灯。

尽管她自己毫无刻意。

与傅老师闲谈有两个很意思的小插曲。

我叫余校长电话催得有些着急,摸着一件T恤穿上便匆匆出门。

傅老师在车里就看见我把T恤穿反了,她没作声。

她理解为我可能怕衣服商标扎皮肤。

其他人见了则大呼小叫,终于逮着了可以大贬大损马尔的由头。

老余、张此潜、老沈尤甚。

画家张此潜和傅瑛老师不熟。

隔行如隔山的那种。

两个在各自领域名气甚大的重量级人物,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城市文化圈内竟然都紧闭门户,形同路人。

看着就有趣。

傅老师认认真真翻着张此潜画册。

张此潜终于知道了有位作家叫傅瑛,而傅老师也知道了有位花鸟画家叫张此潜。

每个人的相遇、相识,会有一个很奇特的点。

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叫“缘”。

作者相关文章

林敏:诗人木子的“逆流而上”

健哥(2)——《淮北文人》(三)

群星图章——《淮北文人》(四)

关注马尔的视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大往事——同校同系的唐氏父子
【“红烛颂"征文】包鹏|永远的温馨(24)
【笔尖◇暖】感恩!知我、识我、赏我的文朋网友(散文征文)【通德江南虎】
傅佩荣:为什么我对这位老师并不欣赏?看他教出来的学生就知道了
2021.5.13
欣闻安徽中学生集体围殴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