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战劳 | 明礼家风代代传

明礼家风代代传

文/赵战劳

宫里镇庄阔涧村的焦焕臣夫妇同龄,今年已91岁了,堪称一代寿星。可在陌生人眼里,根本不显这般年纪。焦老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说起话走起路来,完全一个老小伙的架势。只是老伴赵氏五年前患脑梗,而今起居不大方便,需人照顾。农事繁杂,农人艰辛,七十余年的农村农耕生活,他们经风历雨,琴瑟和鸣,相依相伴,一路走来。所作所为常被村人夸赞,不免一番感慨。
有人说他们生活好,环境好;有的说人家娃能行,懂事,孝顺;还有人说焦老两口为人厚道贤惠,淡视钱财,乐善好施,热心助人,这是人家积的德;仁者寿,这是福报。哦!这是福报。笔者不禁由衷地点点头,心悦诚服。

焦老夫妇有4个孩子,两女两儿。
长女焦青侠,幼时上了三年学,成人后嫁至本地沟北村。大半生来,无论孝亲,教子,处邻,都留下美誉。特当一提的是,她年纪轻轻,就担起了赡养公婆的责任。几十年里不辞劳苦,知冷知暖,悉心照料,婆婆临终84岁,公公97岁。
二女儿焦川侠,家在东西畛村。东西畛和庄阔涧毗邻,连畔种地,隔沟可望。焦川侠天资聪颖,书读至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高中,因找了农村对象,深明大义的焦老恐这桩婚姻生变,毅然让她停学。她遵从父命,替对方设想,没拨二回。婚后夫妻恩爱,安居乐业,非但自家日子过得好,亦在政治上追求进步。曾担任大队妇联主任,团支部委员,1979年当选为富平县“三八”红旗手。
长子焦生杰,高中毕业后,返乡劳动3年,1977年一举考上长安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工程机械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并兼职陕西省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七项国家级省级职务。儿媳,张碧琴,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孙,焦熠博,上海交大毕业,赴美德州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现留美国工作。
次子焦文生,陕西理工大学毕业。陕西压延设备厂设计科工作,总工程师。儿媳,罗绒先,工程师。孙女,焦圆圆,博士毕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教。
两女两儿说来一母同胞,然职业有别,地位悬殊,可为人做事的品德却出奇地一致。低调谦恭,忠厚笃诚,极富事业进取心,方方面面优秀,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大显身手,业绩政绩不同凡响。当然,这些都缘于家庭出身,缘于焦老赵老身先垂范的教育和教导。

焦老夫妇跨入老龄那年,4个儿女将赡养提到议事日程。两儿两媳极力要求老人去城里,两个女儿执意要他们留乡里。在一次次的商议争论角逐中,儿子一方败北,老人的目标偏向女儿。原因呢?两个儿子早在过春节时就把他们接去过西安,他们体验过城市生活。尽管儿孝媳贤,条件优渥,地方宽展,可他们故土情深,心心念念,总不习惯。
二女儿焦川侠那年盖好房子,子女各自立业后,这下便和丈夫赵国栋把父母由娘家接到自家,履行赡养职责,迄今已将20年。这些年里,夫妻同心协力,任劳任怨,酷暑相守,寒冬陪伴。耐心周到的程度,认真负责的精神,有口皆碑;几多邻人自愧弗如,几多感人事迹常在村间传颂。人都说,焦老不但等住个好女儿,还找了个好女婿。
焦老夫妇和女儿一家一起生活后,远居城里的儿子儿媳孙子和另一位身在异域的孙子并没等闲视之。他们常常电话见面,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每每逢年过节,工作闲暇总回来探望。儿子的孝顺自不必说,作为两个知识女性的儿媳,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她们回来前就周密计划,既早准备——这次回去待几天?都给老人做些啥。第一顿饭吃啥,第二顿吃啥......鸡、鱼、虾、饺子馅、火锅料这啦那啦样样带全。而且挽起袖子,衿上围裙,亲自下厨。当女儿的焦川侠即劝说,又拦挡,她们总理由充足:“你这两天歇歇。我们不是客人,我们应尽的责任全让你们包揽了,非但不安,常觉惭愧。就让我们干,我们多干点,心里就会少点亏欠。”
写到这里,笔者不得不交待一下焦老的家史。焦家过去属殷实人家,土地多,光景好。可焦老的父亲知书明礼,境界高远,深孚众望。并不看重积财攒粮,置办家产,而把一门心事用到活人,用在了关照周济穷苦乡邻的事上。焦老深受这种家风的熏陶影响,自小就懂事明礼,疏才仗义,怜贫惜弱。1950年代,村上一位叫赵来成的青年应征入伍,可谁知后来亡命边关。这下母亲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生计艰难。面对这一境况,焦老主动走近,给她担水,种自留地,直到老人去世。
村邻老胡,原籍白庙深山,1960年代举家迁来东西畛。初来乍到,一穷二白,缺这少那。焦老急他所急,添置家当,帮着打窑,忙得不亦乐乎。老胡是个良心人,至今不忘这份恩。每逢年节,总携家小,带上礼物拜望焦老。
焦老任过队长,当过大队林场场长,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焦老心长,平易随和,见人就帮。那些年虽则家道不宽,可只要有人上门,总想方设法,来者不拒。然地球没头没尾,世情斑驳庞杂,善心往往被奸佞之徒利用。有人假面乞怜,换得同情,伸手求助。可一旦得手,便冷面如铁,再不言旧。村邻老郭,无钱医病,来找焦老。焦老二话没说,借他30元。不久老郭离世,知情者要焦老向他儿子讨账,焦老执意不去,宽慰地说:“估计我前世欠他这笔账,他临死才来要,这好,尤其对我好,我再无挂碍,尽管开心活。”说毕一副大度豁达姿态,哈哈朗笑。那年,邻村赵某,借焦老之名,去长安大学他儿子处骗取100元。

焦老弟兄两个,他居小,父亲去世较早,母亲随他生活,由他赡养终老。1980年代,长媳添下孩子,需要老伴去照管。儿子要父母一起住西安,可焦老母亲年事已高,焦老咋都不答应。他离不开母亲,更不放心别人管。他性格豪爽,常常对人阐述一种观点:“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们生养儿女历尽千辛万苦,有的甚至搭上性命。而儿女赡养父母,又能花多少时间,下多大苦呢?我最看不惯,也特别憎恨有的人丧了良心,逃避责任。有能力管而不管。有能力管,却偏偏推给别人,或者雇人管。这都是忤逆做法,这种人不能打交。”这话咋一听有点偏颇,可仔细想想,却不失至理名言。这是重磅一击,是对负恩者的良心拷问。
老伴去西安那段时间,他排除一切俗务,在家当“宅男”,事母至孝,饮食起居,无微不至。也有两个女儿隔三差五前来探望照料,母亲生活得一如既往,开心快活。
这就是焦老,这就是焦老这个亦城亦乡,亦国内亦海外,而今已四世同堂的家。这个家你凭管从那件事上都能看出社会进步精神文明的良好气象,这个家每个成员身上都显现着人性亦善亦美的光华。
还有两件事略述一下。
焦老的二儿子焦文生1979年考上高中,那时农村尚在贫穷的慵睡中,人们的日月都还清贫清苦。焦文生是靠背上的一布袋又一布袋杂面馍熬过这个阶段的。最初,父亲关切地说:“学校管开水,也负责饦馍,如果再有点菜就好了。”
“灶上有菜。”
“有菜?那一份多钱,一个月得多钱?”
“一个月两块。”
父亲不知由那儿拿出两元钱来递他。可他咋样都不接,到底没接。
后来,二姐焦川侠知道这事,问焦文生。焦文生是这样回答的:“咱家五六口人哩,婆年老多病,哥哥正上大学,就父亲一个劳力,年年吃粮接不上,日子紧成这啦,我咋能再给家里添负担呢?再说,我是给自己念书,应该经受些艰苦。生活上艰苦点怕啥。”听听,这是多么懂事明礼感人的话语。
世界虽大,可有些事的发生却异乎寻常的奇妙。谁承想,焦文生身上发生的事,后来竟被他上初中的女儿全盘复制粘贴了,竟储存在DNA里遗传得那么真实,那么精妙。
20年后,他的女儿刚上初中,她骑上自行车来去学校。她家住二楼,楼前有自行车棚,供人们晚上存放车子,每车每月收费2元。按说,她把车子放棚里针尖大个事。可她偏偏不放,要搁门前。每晚放学回来,早上上学去,她总把车子扛上扛下。才14岁个娃呀?父母不解,邻人更不解。父母问她,她说啥都不为,锻炼一下身体。邻人问她,她慨然作答:“我爸妈辛辛苦苦,挣钱不容易,既要养活我,还要管老家的爷爷奶奶,车子我能扛,能省就省点。”
那天焦川侠给我说这事,我听得眼睛发瓷,好大功夫回不过神来。
笔者曾读过陆游的诗,也略知他的生平。他一生颠沛流离,壮志未酬,数十载的困苦生活并没有打败心中的坚持,始终追求精神的富养。一首《示子孙》的诗是这样写的:
为贫出仕退为耕
二百年来世世同
富贵苟求终近祸
汝曹切勿坠家风

什么是好家风?陆游给出了我们答案。不在于物质上有多么富裕,而在于时代传承的气质沉淀,在于对精神丰盈的不断追求,以及立身处世的底气与品格。

焦老几代人传承的明礼家风,值得我们深思,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作者简介:赵战劳,宫里镇人。曾出版散文集《荆山红叶》 《明秀堡史话》 长篇小说《风萧萧》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有老太
敬告天下婆婆
家风家教家训家谱——家风(上)
对儿媳好就是对自己好
你发现没有
焦礼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