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顺孝 | 华山游记

华山一日游

文/左顺孝

五岳之中,我最向往的就是华山。我向往的是它的神奇,向往的是它的险峻,总想上去一览它的庐山真面目,却一直不得其便。2022年3月3日,这个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我们这次是自驾游。这天早晨,我们起了个大早,6点才过,我们就从家里出发了。

同行者七人,车主是梅军政,一个很帅气的50多岁的小伙子,开车技术很好。出了富平县境,一路向东,车行2小时后,我们便到了华山脚下。路过一小镇,近景点之故吧,有不少小吃摊摆放在路边。我们停下车,吃了些早点,便驱车来到了华山游客中心。

景点门前人不多,毕竟不是旺季,可一打听,票价涨了不少。二月份门票100元才到3月就涨到160,索道费也涨了20元。看来年轻人还是2月份来划算,能省不少费用(65以上老年人免门票,索道费也打8折)。
现在进景点,省去了收门票的麻烦。用手机交费,一张身份证就代替了所有票据。这些手续由热心人梅艾虎一手办理,他用手机上的钱统一交了七人所有费用。代办这些手续的是一中年妇女。办完后她告诉我们,拿好身份证,进所有景点,只刷身份证就行。
9点多,我们坐景区大巴,来到了西峰索道处。
自从有了索道,游华山省力多了,但却有了几个选择:一是西上西下,这个线路最省力,非常适合老年人,缺点是只能游西、南二峰;一是西上北下,这条线路虽很累人,但能在一天内游完五峰;还有一个是北上西下,这条线路最累人,走这条道的大都是年轻人,且一天游不完华山,须在山上歇一晚,但能到东峰观看日出。

我们今天要走的西峰索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釆取崖壁开凿雕式站房,起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全程数字自动化控制系统达世界一流水平。

索道全长4211米,高差894米,客运吊厢84个,每厢可坐8人,每小时单行运送量1500人,有下、中、上三个站口。

下站设在翁峪内东沟口,步行20多分钟,穿越两个景点大门,迈了几百个台阶,我们就远远望见了索道进口大门,上写太华索道。

一进门,见缆车吊厢正在运行。吊厢到了游人站立处,车门会自动打开。打开后,吊厢不停,须赶快进入,吊厢慢行10多秒后,会自动关闭,不管坐没坐满,即使一个人没坐上也会关闭,要坐只能等下一个。

西峰索道是亚洲最大的一个索道,线路长而高,故吊厢是全封闭式的,以免发生意外,游人沿途观景,只能透过车厢玻璃往外看。

随着吊厢的升高,华山景色一览无余。时值初春,万物还未复苏,但窗外如诗如画的美景还是令人陶醉不已。

华山是一座石头山,山上之石全是花岗岩石头,且都是浑然巨石。一般的山都是锥形体,有坡度,而华山的山形大都是直上直下的绝壁式,山体如斧劈刀削一般,十分险峻。这些直立的岩石呈现的是一种苍白色,在白色的岩缝中长有苍黑色的树木和杂草,黑白相间,把直立的山岩点缀的煞是美观,望久了会有心旷神怡之感。

快到中间站时,吊厢开始下行。此站设于山峪白缺寺,处于半山腰的地面上。设此站大约是为索道绳索减压,它缩短了索道悬空的长度,使行驶更安全。过了中间站,缆车急剧上升,近乎80度的坡度,车厢倾斜地让人心悸,不敢往外看。

缆车行约20多分钟,沿途经过拴马桩、金龟拜三公、白缺寺等景点,就到了上站:华山西峰巨灵足南侧的绝壁雕室内。下了缆车,我们急切地走出索道室,站在华山之上,观赏起华山之景来。

华山是五岳之一,就高度言,它是五岳之最。华山以险峻著称,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是扼守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望着莽莽苍苍如聚的华山诸峰,我不由想起了元代诗人张养浩一首词中的名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词里的“峰峦”指的就是华山,“波涛”指的就是黄河。正是因为外有华山,内有黄河,才形成了山河表里的潼关险道(潼关关口就设在华山半山腰),由于有此险道,才使日本人8年都没打进陕西来,不能不说华山就是陕西人的保护神。

看了会山景,我们就向西峰走去。远观,西峰是由一块完整的巨石构成的,呈西北向,它绝崖千丈,远观似刀削锯截一般,显得十分陡峭巍峨,具有阳刚挺拔之美。听说西峰的山势,是华山山形的代表。西峰高度为2082.6米,在华山五座山峰中排为老三。西峰是五峰中风景最美的,它秀丽险峻,景点也多。

步行不久,来到了翠云宫。这是一座道观,在半山腰处。大门右侧挂有一牌,上写:宗教活动场所,翠云宫。在宫的门楣处,有一黄色横幅,上写“三圣母殿”。

三圣母就是神话传说中的沉香的母亲,她被哥哥压于山下,后被沉香救出。

进了圣母殿,妻特信神,赶忙去点香磕头,显得很是虔诚。门外有功德厢,是善男信女给神投放钱币的。妻投放了二元纸币后,我们就离开了。

一会,见前方有一块大石如莲花瓣似的覆盖在另一石上,石顶上有一松树,犹如莲花的莲蓬,处于上方,很好看。石上有字,原来这里是莲花石景点,也叫莲花洞。

因它造型奇特,徐霞客游华山记中这样描述它:“峰上石耸起,有片石覆其上,如荷花……”。

因此,后人又把西峰叫“莲花峰”。

离莲花洞不远,是“斧劈石”,为什么叫斧劈石?因这块石很奇特,它像是被人拦腰砍成了三段。在这三块断石之上,又有一石覆于其上,远瞧很是壮观。在这三段石的裂隙内,宛有妇人仰卧印痕,可见腹乳。这印痕大约是沉香之母留下的。

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大约是后人根据此景而联想出来的。斧劈石下立有一巨斧,斧头很大,斧柄长约丈许,这个斧头明显是人为的,是配合神话传说而设的。尽管如此,游人多于其旁照相,手把住斧柄留念,以感念沉香救母之孝心。

过斧劈石,不远处又见一硕大断石,石上横刻“秀冠东南”四字,紧挨此石的是两块并列的不相连的巨石。

右边石上竖刻“守身崖”三个大字,大字上方横刻四小字:孝顺父母。

这守身崖,又叫舍身崖,原来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时侯有一个孝子,父母身染重疾,久治不愈,听人说华山神仙显灵,他便从北峰登上了华山,来到西峰,在道观里向神仙祷告:若能让父母大病痊愈,愿以身相报。祷告后回到家中,父母果真病好了。为了报答神灵,他又登上了华山,在舍身崖跳了下去。跳下后,他觉得在半空中身体被人托起,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家中。他知道这是神灵在疪佑他,于是就告别父母上华山当了道士。人们被这个孝子的诚心感动,就把他跳崖之处命为“舍身崖”。

石上刻字之人署名是:北地米万钟,大约把山名没记准吧,刻为:守身崖。刻字之人也不知是哪朝哪代人,不过这石刻倒成了遗迹。

再往上,我们登上了西峰山顶,上立一黑色石碑,写有“华山西峰”字样。山上较平坦,地上刻满了字。

听说这些字叫:碑摩崖石刻,是华山一大奇观。这些字大都是历代游山者所刻,据统计整个华山上共有石刻330多条。

石上雕刻的书法有:行、草、隶、篆,琳琅满目,各具特色,是一个书法艺术宝库,被誉为刻在崖石上的书法博物馆。

下了西峰,再往上登,我们来到了景点“杨公塔”。这塔是杨虎城所建,上有杨的亲笔题辞。

塔的右边有二尺多高的纪念石,石上有一本45度斜放的石书。石书是打开的,左右两页上写有文字,交代了塔的由来:

“西峰杨公塔,一九三一年农历五月十六日,杨虎城偕同顾祝同、陈继承 上官云相,登临华山后,对华 山美景赞不绝口,并撰写《游华山记》 ,杨母听后对华山深感兴趣。于是杨虎城整修公路,同年秋后陪母登临华山览胜,为了纪念陪母敬孝之游,于东西二峰各建塔一座,后人称颂杨公塔"。

此塔高耸入云,为六棱状,每面都写有文字。此塔前留影者甚多。

离塔前行,发现一处游人蜂聚,近前一看,原来此处有一怪石,叫龟峰石。这块石头的底盘很大,一个龟头状的尖角伸向万丈悬崖。因乌龟是长寿的象征,游人都想站在龟背上留影。因太危险,景点工作人员在此处设了围栏,不让游人攀越。此处有一专业照相者,出10元钱,可给你腰上拴一壮绳,你可以跨过围栏照相。有诸多胆大者,身系壮绳,或蹲或站地在龟背上留影。他们的举措,看得人血压升高。我们七人没冒此险,栏内拍照而去。

游完西峰,我们开始去南峰。南峰沿途景点有:朝元洞、避诏崖、太上炼丹炉等。

炼丹炉处,见此处很平坦,建有房屋、亭子等。房是道观房,道观前有一平地,约20平米。平地上设一炼丹炉,炉上挂满了游客送的红布条。外围有一圈石块垒成的坐台。大家都饿而疲,见此处有休息条件,不约而同地都坐下来小憩,同时拿出自带干粮和水果,互相谦让着吃喝起来。

十多分后,我们又开始攀登。又经过20多分钟的艰难爬行,我们迈上了南峰的最后一级台阶。

南峰是华山五峰中最高的山峰,有2154.9米。登上后人人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军政、艾虎二人到底年轻,登上后兴奋不已,转着圈地拍抖音,一点都不知疲累,嘴里还不住地大声呼喊:华山最高峰!我们上来了!奇怪的是呼喊过后没有回音,大概是山高,声音没有碰撞点之故吧。

南峰上的标志碑,比其他各峰的介绍要细。除了标有峰名和高度,还注有施测单位、立碑时间(2007年4月)。

在南峰上还立有一座“华山论剑”石碑。金庸亲手题写的石碑在北峰,其它各峰的都是仿品。

到目前为止,我已见了这样的仿品有三个之多。听说华山上共有这样的石碑六七个呢。为什么各峰都要立此石碑呢?有何意义呢?

原来“华山论剑”是有故事的,立碑是为了吸引游客。

“华山论剑”的故事出自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其续集《神雕侠侣》二书。其中前书写了两次论剑,决出了五大高手: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第三次华山论剑出自《神雕侠侣》,此时,五大高手大都去世,有新人郭靖、杨过、周伯通等参加。三次论剑的地点都在华山南峰峰顶处。所谓论剑,其实就是比武决高下。

金庸一生共写了15部武侠小说,这15部小说,奠定了他武林泰斗的地位。在他的这些武侠小说中,大部分书中都提到了华山,使华山的名声享誉海内外。而他写这些书时,从来没到过华山。 

鉴于金庸从没到过华山,而他又对华山这么钟情 ,陕西电视台就在2003年10月8日,在金庸80高龄之际,特意邀请他到华山上,来一次现实生活中的华山论剑。听说金庸是让人从北峰抬上来的。书中所写论剑处在南峰,可金庸年纪大了,来到北峰后已体力耗尽,无力再上南峰,主办方就把论剑主会场设在了北峰上。会场在一块平地上,面积只有110平米,能容纳30人。

参加论剑的名人有“巴蜀鬼才”魏明伦、金庸武侠剧导演张继中、编剧杨争光、“北大醉侠”孔庆东等。论剑过程中给金庸设了三大关:第一关是美人关,是由演员翁美玲、朱茵、周迅、刘亦菲等人所设;第二关是美酒关,由《笑傲江湖》电视剧中岳不群的扮演者魏子所设;第三关是棋局关,是由围棋大师聂卫平所设。

这三关都没难住金庸,连过三关后他成了华山上的“武林盟主”。主办方赠金庸一枚35公斤的玉石巨印,印上刻有汉篆“华山武林盟主”六个大字。

金庸华山论剑之行,大大推进了华山的旅游业,也提升了华山的知名度。因此除在北峰设有金庸亲笔题的“华山论剑”真迹外,其它各峰都立有仿品石碑。

在“华山论剑”石碑旁留影后,我们从右手迈步下了南峰,向东峰行进。途中路过中峰,听说上边景点不多,没上去。中峰高度为2037.8米,五峰中排倒数第二。

中峰又名玉女峰,这里面有一美丽的传说: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弄玉和丈夫萧史一同稳居在华山中峰。中峰之所以叫中峰,是因为它处于西、南、东三峰的中间。为了纪念弄玉,在峰顶上建了一玉女祠,祠旁有引凤亭(中峰主要景点),相传是萧史吹箫引来凤凰的地方。如果有时间的话,中峰还是很值得一去的。

在去东峰途中,有一处景点值得一提,这景点叫“正断层”,它处于东峰与中峰之间。

在这里,中峰上盘下降,东峰下盘抬升,从而形成了正断层这一奇观。它是一个重要的地质构造遗迹。

穿越正断层,我们远远就看见了一华丽之景,景点的最高处写着“南天门”三字。

南天门处于南峰东侧,是一座悠久的古建筑。它是神话传说中的天宫的门户,是直通玉皇大帝的灵宵宝殿的。

上南天门景点,可览天上仙境风光。因过高和时间不够而没上去玩。

过南天门不远,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路口上并列立有四个指示牌:一个指向南峰,一个指向东峰,一个指向北峰,还有一个指向北峰方向的金锁关。

在这儿我们停住了脚步,军政他们几个对我和妻子说:咋办?你俩还能上东峰不?妻子腿两年前动过手手术,她首先表态:你们去吧,我不去了!东峰高度在五峰中排为老二,有2096米之高。我腿有点发软,就说:我也不上去了!于是我们就在三岔路口分道扬镳。

走了没多久,我俩就到了金锁关关口。近前看了介绍方知此关建于唐朝,1985年重修。

此关是华山上的一个咽喉要道,是连接五座山峰的必经之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故名为金锁关。

听说在旅游旺季,过此关是要排队的。可我们今天通过时,却游人无几。

过了金锁关,至一稍平缓处,有一景很美,有六七块大石头,非人力所为地堆在一处,形成一座小假山之状。没有刻写文字,不知是何景点。

此点过后就是一路上坡,坡较陡,手抓铁链登上后,看到了一个高耸的奇山,实在太美了!见旁边有一黑色石碑,上写“仙掌崖”三字。

近前看了介绍,方知此奇特山崖原来是关中八景中排为第一的大景观。它位于华山东峰东侧的绝壁上。仔细瞧去,那90度的崖壁平面,可不像一赤色的巨掌!五个指头看得分明。如此巨大的手掌,只能称作仙人掌了。难怪唐朝大诗人王维游览此景后赞不绝口,有诗为证:“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言这个崖壁,是一巨灵用左手推削一下,而形成了这一仙人掌式的山峰。

从仙人掌起始,苦难就开始了,狭狭山道一直呈下坡状,且路愈来愈险,一级级高台阶蹾得人实在难受,方信了那句名言: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人感觉的是腿困,还能好受点,而下山却蹾得人腿直发软,有点站不住。当我俩好容易走到五云峰景点时,同行的五人已从东峰下来并赶上了我俩。

走至一平旷处,我们在道边石块上坐下来休息。此处有一指示牌上写:从此处到北峰还有1280个台阶!妈呀!还有这么多台阶,何时到头呀!

人们常说,世上还是好人多!这话不假,在我们艰难下行的路上,就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姑娘。这个姑娘不但人长得漂亮,心眼还特别的好。她是上行者,见我们一行几人都走得疲惫不堪,就好心地向我们说:你们往下走时要顺右手走,千万别往左手方向走!左边的路太陡!听了姑娘的关照语,我们下行时,一直顺右手方向走。结果还是太陡了。大家就议论起来,没有怀疑姑娘的好心,只是认为把方向搞错了,姑娘是往上走,她说的右边是不是我往下走的左边?结果下到一块平缓处后,我们往后边来路一瞅,方明白姑娘说的没错,我们右边的路虽陡,但比起左边路来,那是小巫见大巫了。左边路之陡,令人吃惊,几乎就是90度的登天直梯。而右边山道则平缓好多。大家不由都对那好心姑娘心怀感激之情。

过了这一段最陡的山道后,下行之路有点缓,台阶也不高了。沿途经过了飞鱼岭、御道、擦耳崖等景点,此时已无心观景,只盼早到终点,好歇歇乏。在下行途中,大家不断总结经验,怎样走能减轻腿蹾。这不,我正走时,女士贺元丽在前方坡下回头向我喊道:叔,抓住铁链退着下,这样不蹾!我一试,果真如此,不但不蹾还使下行速度加快许多。遇到路边是栏栏的,我还能胳膊夹往栏杆,倒退着飞快的向下滑行。

从下午两点二十多开始走北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行军,我们终于来到了华山北峰的“智取华山纪念亭”处,这里距北峰还有200米,但路平坦得多了。

纪念碑是1992年立的,给石碑还盖了一个檐角上翘的五角亭子,亭的立柱上有幅对联:千秋功勋三军勇猛震天地,万代楷模将士奇智惊鬼神。对联高度赞扬了智取华山的勇士们。此处现已成为华山红色教育的唯一地点。解放军智取华山当年就是北峰上去的。在亭子右边有条小道,就是当年解放军上山的路。

离开亭子,不久就到了北峰,北峰高度只有1614米。北峰上景点有真武殿、焦公石室、老君挂犁处、白云仙境等。这些景点多与道教有关。华山是一座道教名山,从汉代到清朝,历代所建的道观、开挖的石洞,有七八十所之多。陈抟老祖的传说,更使华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道教色彩。

北峰索道很短,只有1550米,高差却近800米,索道费80元。坐上缆车,七八分钟就到底了。

出了索道处,我们又花20元坐大巴,来到华山游客中心起点处。我们坐上自家车,还去游了一下华山玉泉院。玉泉院是北峰当年没有索道时,游华山的入口处。

玉泉院大门外有一躺卧的陈抟老祖的巨型石像。我们在此像旁合影留念,以纪念此次华山之行(梅艾虎因拍照未能入列)。

在华山上没有吃饭,只吃了些自带干粮。回家途中,车行至渭南境内,见路旁有一羊肉店,正在营业,我们进去每人香香地咥了一碗羊肉泡,结算了一下花费,返回家时已晚上9点多了。

2022年3月21日完稿于家中



作者简介:左顺孝,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渭南市作协会员,临渭区作协会员,有五十多篇散文小说诗歌发表于各大文学平台。《华文月刊》发表五万多字的散文专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山旅游全攻略
【魅力中华】五岳之一西岳华山
陕西自驾游之一《华山》
华山自由行:东峰与中峰
2020最全 华山攻略 / 神秘攻略地图绘制过程
时光若有张不老的脸|细数那些年金庸剧中惊艳了时光,至今仍无人超越的女神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