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乡庄里 | 追寻历史深处的铁路记忆

 

相聚北京,感念先辈,此致敬礼!

文/连昊志

因为都想为家乡做点事情,我们立诚北京校友会的几个小青年在北京亦庄举行了春节后的首次聚会,话题从盒马到永辉,从抖音到京东、从物美到711,年轻人的思维就是活跃,觥筹交错间大家的话题又回到了富平庄里,立诚中学,情绪有波动、经历有不同,但是对故乡的热爱与期盼都是一模一样的。

陈同学感慨说从庄里到西安火车比之前快多了,也舒服多了,我不禁想起那满含儿时记忆的绿皮火车,年纪小的校友说没印象,我说;《鸡毛飞上天》看过吧,就是陈江河趴在窗户上举着砖头喊“骆玉珠”的那种绿皮火车,庄里火车站也是那样的火车站,这下大家都基本知道了。

随着庄里站沿线电气化改造升级,庄里镇人民“几毛钱坐火车逛县城”成了历史,我们称之为“老地方”的庄里火车站也只能停留在儿时的回忆里了。

去冯姑姑家拜年的时候说起这个事儿来,大家都说庄里镇这几年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好多小时候的东西都找不到了,是啊,我们儿时的东西都已经找不到了,更何况父辈们的呢。

家住庄里火车站家属院的王同学说;他记得他们家门口的铁道上有“民國贰拾伍年”的标记,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找得到(民国25年即1936年,杨虎城将军和张学良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我因此专程拜访渭南市文史研究员、《庄里镇志》编撰人许毅斌先生了解相关情况。

民国24年(1935),陇海铁路管理局建议与陕西省政府合资修筑咸铜铁路支线(铜川原为同官,以下统称咸铜铁路支线),开发铜川煤矿。最初设想由三原的瓦头坡穿原北上到富平县境。此时负责阎良地方事务的朱任天等人认为这样选线不妥,遂上书省长杨虎城,建议线路改为由三原至阎良,经阎良镇东绕原头,过石川河,北折入富平。这一段地势平缓,施工方便,又可多经几个城镇,虽然绕行多出30多公里,但是其营运效益会比走瓦头坡的短线更好。

民国25年(1936)春,杨虎城派技术人员同陇海铁路管理局组织测量队到阎良、富平实地勘测后,最终决定咸铜铁路以咸阳车站为起点,经泾阳境之高庄,越泾河、绕三原城外跨过清河,再经阎良跨石川河,向东抵富平、向西北经庄里镇,最后折入耀县到铜川。

后因日本侵华战争扩大,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陕西政局变动,包括咸铜铁路在内的很多交通、水利、教育项目搁置。

民国28年(1939)华东华南大片国土沦陷,工厂大量西迁,而陇海线又随时都有停运的危险,战区能源供应危机凸显,杨虎城主政时期的咸铜铁路修筑计划得以重提,并于同年6月开工,年底铁路通车至阎良(这也为阎良之后建设飞机城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民国30年(1941)12月咸铜铁路完工(沿线架设通信铜线1对、铁线3条),民国31年(1942)春正式通车。

咸铜铁路修筑期间,豫、鲁、皖、鄂等沦陷区逃难而来的百姓和铁路沿线的陕西军民一起,顶着日本飞机不时的轰炸扫射,硬是用铁锨、镐头、撬杠、竹筐、架子车、牛车等最原始的工具,建设成了陕西当时最先进的铁路。这也是陕西铁路沿线多山东村、河南村的渊源。咸铜铁路修成之后,与陇海线相连,解决了铜川煤炭外运的问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咸铜铁路把阎良、富平、庄里、耀州(县)、铜川等地用铁路连接上陇海线,渭北地区由此走进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大门。特别是庄里地区受益良多。

原来的庄里镇老城,有东南西北四门,城墙上能跑马,城墙外护城壕沟夏季能游泳。庄里镇城东还有一座卫城“恒升堡”,与庄里镇两城相互拱卫。老城内店铺林立,民风淳朴,特别是胡景翼将军兴建的立诚公学(立诚中学前身)领渭北时代教育之风气,胡景铎、胡希仲等一大批革命志士都曾在此求学;城外缓缓流动了2000多年的文昌渠灌溉沃野旱涝保收。本就繁华的庄里镇因为铁路的开通,一跃成为渭北名镇。

解放后,国家多次对咸铜铁路支线进行改造,基本上是按原线路走向作局部维修。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将东北重型机械厂人员和设备运到庄里镇北边的白家沟建设战备工厂,即陕西压延设备厂,我们当地人叫“陕压厂”。

改革开放之初,陕压厂总部又新迁到庄里火车站西侧。和陕压厂一起来到庄里镇的还有2000多背井离乡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以及他们家庭和配套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专科学校、三甲级医院、建筑工程队、汽车队、汽车修理厂、消防站、城际班车等现代化城市设施。

水文队大门

随着陕压厂的的到来,庄里镇陶瓷厂、钢球厂、水文队、水泵厂、木材厂、酿造厂等一列工厂纷纷建立起来,加上当地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庄里镇从渭北名镇又一次跃升成渭北工业重镇。

以此为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庄里镇升级为陕西省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切都离不开先辈们的奋斗和牺牲,离不开胡景翼将军兴办教育对庄里文化的提升,离不开杨虎城将军雄才伟略、高瞻远瞩拍板定下来的咸铜铁路绕行方案对庄里发展的深远影响。

庄里,因大唐名将李光弼庄园而得名,又因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胡景翼将军而闻名,再因杨虎城将军拍板设计的铁路而兴盛,我们也因为胡将军家族创办的立诚中学而相聚北京,感念先辈,此致敬礼!

时间跳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陕西境内没有铁路,除了一条西(安)潼(关)公路外,主要靠车马陆运、渭河水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进逼华北,国民政府向西南西北实行战略转移。当时的陕西现代工业尚未兴起,多年军阀混战的创伤犹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民不聊生,一切都是那么艰难,杨虎城将军作为杂牌军将领履职陕西省主席时面对的政治、军事、经济、民生压力可想而知,但是杨将军还是在整顿军备的同时克服万难连接陇海铁路西延到西安、宝鸡,并为咸铜铁路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倘若当年上天垂怜假年于胡景翼将军、抑或蒋介石能够以国家大局民族大义为重给杨虎城将军建设陕西发展西北的机会,大概率国家会少受劫难,本就多艰的民生也会好很多吧。

历史不会给我们假设的机会。而今,随着陕西米字型铁路规划的建设落实,庄里镇铁路电气化已改造完成,西安城际铁路即将修到富平,老家富平庄里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不是真的岁月静好,而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感谢胡景翼将军家族、杨虎城将军家族等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的和平生活。疫情基本结束恰逢“二月二龙抬头”,我们作文纪念先辈,并努力前行,不负先辈荣光。

图片来源/许毅斌   大美庄里

后记:

胡景翼将军1892年出生于渭南市富平县;杨虎城将军1893年出生于渭南市蒲城县。两人早期参加辛亥革命,都是同盟会会员。1911年全国武昌起义爆发后,杨虎城投身陕西民军,胡景翼时任第一标统带;靖国军时期,杨虎城曾是胡景翼将军的下属;北京政变后,组建国民军,胡景翼为副司令、第二军军长,杨虎城任第三军第三师师长;1925年胡景翼将军病逝,1928到1932年期间,杨虎城先后帮助和保护胡景翼将军的独子胡希仲、六弟胡景铎在西安上学读书;1936年西安事变后,胡希仲陪伴杨虎城“出洋考察”,1946年胡景铎发动“横山起义”;1949年杨虎城将军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戈兵:我的曾祖、祖父与杨虎城将军 / 梁剑诵读(第2069期)
【西安】杨虎城故居
民国将领传奇—“二虎守长安”之战始末以及李虎臣将军的后半生
现场实拍:陕西富平县梅家坪镇农村婚礼
杨虎城将军陵园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