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国栋 | 忆知青

忆知青

文/陈国栋

这么些年,脑海中始终有一个难以忘却的日子。那就是1975年11月1日,大队学校的操场里,摆满了一排排整齐的桌凳,校园主道两旁插满了彩旗,等侯着一群陌生人的到来。午时已过许久,在乡民们焦急的等待中,一群手提行囊、肩挎背包的年轻人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手持鲜花的小学生夹道欢迎,希奇地望着这些初来乍到的“城里人”。在人群地簇拥下,这群年轻人来到了会场中央,他们是西安市新城区的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来这里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贫下中农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锻炼是他们的理想和宗旨。满怀豪情的有志青年,脚步第一次踏进了真正陌生的农村,克服重重困难,和广大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娇嫩的身躯彻夜和土坑贴在一起,和当地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开始了艰苦的农村生活。他们三人一伙往进了生产队,锅碗瓢盆轮流着把持,油盐酱醋从不分你我,一口锅里熬粥吃饭,使同学友情又加深了许多。虽然梦里常想返城和家人团聚、说说笑笑、享受家庭的温暖,但他们还是理智的坚持了下来。


随着时的推移,情绪和生活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许多地方的知青一样,他们偷鸡摸狗、搬包谷、打架的糗事时常都会发生,但乡亲们都会原谅,谁让他们都是些孩子呢?现在回想起来也不过就是笑料一桩。农田基本建设他们流下了一把把汗水,田间小道有他们的足迹身影,桃曲坡和科研站也曾是他们战斗过的地方。他们也常会给大爷、二婶家挑水、砍柴,吃顿热饭也是理所应当,由此和农村结下了深厚而难以割舍的情缘。


别四十多年的岁月时空,仿佛诸多事情就发生在昨天,他们虽然离乡返城,但还经常和乡亲父老联系,写信问侯,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第二故乡。
日转星移、朝暮飞逝,不觉我们都已步入老年时光,期愿我们一定要珍惜缘分、保重健康、生活幸福美满,这是我们彼此的共同愿望。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世纪60、70年代,知青下乡生活的珍贵彩色老照片
北大荒知青“戍边”旧照
诗歌:岁月无痕 |杜忠静 主播 | 亚英
【四季散语】侯月兰︱二哥的知青生活
一组四十年前的老画,记录知青年华
【来稿选粹】凌代琼|​西行知青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