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所后三年戒断率超27%!揭秘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大作为”背后的“小精细”|律新社在现场

律新社|张晓静

“一朝吸毒,终生戒毒”。

彻底戒断毒瘾虽是世界性难题,但在上海戒毒工作人员的眼里,这一局面正在扭转——“毒难戒”而“毒能戒”。

上海市司法行政戒毒相关工作新闻通气会

今年是《禁毒法》实施10周年,6月26日又将迎来第31个国际禁毒日。6月6日上午,上海市司法局召开司法行政戒毒相关工作新闻通气会。

律新社在现场了解到,十年来,市戒毒局累计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3万余人,连续十年实现场所安全无事故,戒毒人员出所后三年戒断率超27%。

会上,上海市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王东晟、市监狱管理局副局长宋烈、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副局长梅义征分别介绍工作情况并共同答记者问。通气会由市司法局新闻发言人助理、法宣处处长姜岸主持。

出所后3年戒断率超27%说明什么

戒除毒瘾有多难?先来看一组数据。

自2008年9月起,市戒毒局正式开始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十年来,累计收治3万余人。2017年全年新收戒毒人员同比增长16%。病残高危人员占新收人数的75%,同比增长47%。目前,收治人数占全市登记在册人数的7.5%左右。自2008年正式收治以来,连续十年实现场所安全无事故。戒毒人员出所后三年戒断率超27%。

市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 王东晟

令人赞叹的数据背后,隐藏着戒毒专家一系列组合拳措施。据市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王东晟介绍,上海市戒毒局探索了多项教育戒治的方法与路径。

一是在戒毒场所内率先植入“同伴教育”理念,从试点开始在全局各所全面推开。

二是充分发挥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中的作用。将每年5月定为心理健康月,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心瘾”矫治。实现心理测试全覆盖,建立“一人一册”的心理矫治档案。近三年,全局累计有3万余人次接受了心理测试,9000余人次接受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2.4万人次对象参加了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对181名危险性对象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

三是探索教育矫治个别化模式。根据戒毒人员吸食毒品种类、毒瘾程度、危险系数、个性特征等具体情况,开展个别化矫治,持续完善案例库、数据库建设,坚持对成功戒毒人员跟踪调查,现已积累典型案例700余个。

四是大力开展职能技能培训。采用学分积分制教学模式,联接社会教育资源,接轨终身教育。按照培训获证率超九成的要求,近几年共开设了茶艺师、汽车维修、面点师等90期培训,共有3298名戒毒人员参加了培训,其中3194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达96.8%。

目前,上海所有戒毒所都有“五大中心”,即戒毒医疗中心、康复训练中心、诊断评估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建设五师队伍,即医师、教师、心理咨询师、膳食营养师、训练康复师,以提供专业支持。

今年,市戒毒局在总结十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践行治本安全观 推进科学戒毒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设计形成了上海特色戒毒工作模式,提出了“三个百分百,四个超九成”和“两率一升一降”的目标。

戒毒的背后隐藏这“五个功臣”

律新社了解到,市戒毒局多年来与社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就科学戒毒进行深入合作,摸索出了一些戒毒新技术和新方法,大多已投入实践运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五大新技术在全国已处于领先水平,在戒毒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虚拟现实戒毒矫正

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拍摄仿真吸毒场景和3D数字建模,戒毒人员头戴虚拟现实眼镜,沉浸在再现吸毒场景之中,诱发戒毒人员毒瘾渴求,通过眼动跟踪技术、生理参数检测,量化评估戒毒人员毒瘾程度,提供厌恶治疗、脱敏治疗和回归社会康复,达到消除戒毒人员病理性毒瘾记忆的目的。

重复经颅磁治疗

用给电容器充放电产生磁场技术原理,通过特殊设计的感应线圈,对戒毒人员脑部相关部位进行非介入、无创伤的磁刺激,调节脑功能和神经环路,实现脑部相关部位(靶点)的准确刺激,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突触结构及神经元可塑性、局部脑功能及不同脑区的功能连接等有关,可达到精准戒毒目的。通过高境所80名戒毒人员为期一年的跟踪表明,经过治疗的戒毒人员行为改善明显,实验组违纪率只有对照组的48%。

脑波认知干预

通过计算机化的认知康复游戏训练和同步监测大脑活动,进行注意力、空间判断和决策判断训练,通过灯光、综合数据判断,提示认知康复效果。通过认知功能的评估,建立苯丙胺类合成毒品成瘾者认知功能常模,并提出判断标准和参考值范围,将有助于研判戒毒人员的成瘾程度和康复进展,为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戒治提高效果评价和科学依据。

智能心理矫治

通过包括双手协调仪、手指灵活仪、动作稳定仪、逻辑思维仪等精细化操作训练,刺激大脑皮层,增强戒毒人员情绪稳定性,和职业心理机能。通过近2000名戒毒人员的操作数据收集,已建立智能心理健康常模,为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分类,开展情绪管理提供依据。

运动抑瘾训练

运用自主开发的“步态平衡训练仪”“太极康复操”“花式跳绳”等运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刺激大脑奖赏环路,提高内源性戒毒动机。

五项技术效果如何?王东晟介绍说,2017年对女所参加实验的80名戒毒人员出所后二年的跟踪回访数据显示(通过公安部全国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查询),参加运动抑瘾训练的戒毒人员二年复吸率只有接受常规教育人员的一半,戒毒效果十分明显。

监狱改造、社区矫正“双管齐下”

律新社在现场了解到,目前,上海监狱在押罪犯中,毒品犯罪总人数为三千余人,同比小幅增长。

市监狱管理局副局长 宋烈

2016年9月,市监狱局对一万余名罪犯进行了再犯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存在毒品成瘾问题的罪犯达到30%。在重新犯罪危险等级为中度以上的五千余名罪犯中,存在毒品成瘾问题的也达到30%。

所以,上海市监狱系统坚持将禁毒教育贯穿于监狱“入监—常押—出监”三个阶段,将禁毒宣传教育融入日常教育,开展形式丰富的禁毒主题教育活动。与各类社会公益组织积极开展协作,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大墙,增强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实效。今年,还将在全局范围内举行毒品危害控诉大会。积极探索“评估、管理、矫正”一体化工作,其中,仅监狱总医院的“潘澄工作室”承担了戒毒康复治疗规范化实践研究,近五年来身心兼治的涉毒人员就达到了700余人。

另外,除了监狱的教育改造,社区矫正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市在册社区服刑人员7200余人,涉及毒品犯罪的有近200人,其中超过半数为按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还有部分被判处管制、缓刑或者获得假释的罪犯。

社区矫正管理局副局长 梅义征

社区矫正机关把这些人员全部作为涉毒类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分类管理和教育矫正,通过集中优势力量,密织安全管控网。对涉毒类人员做到“思想清、动向清、去向清”;借助社会力量,提升专业化水平,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加强适应性帮扶,实现真情关怀,协调民政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在制度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其具体需求,提供心理矫正、技能培训、就业以及适当的物质帮助等,帮助其更好地接受社区矫正、适应社会。

同时,对于非涉毒类人员,也将禁毒教育作为必修课,开展了《禁毒法》集中教育、社区宣传、展馆参观等禁毒宣传类集中教育,参加各类禁毒教育的社区服刑人员覆盖面达100%。

近年来,上海社区矫正禁毒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服刑人员的禁毒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全市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持续下降,2017年度重新犯罪率为0.19%。

律新社感言

上海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寅在调研上海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时指出,上海市戒毒系统在强制隔离戒毒矫治方式方法上作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使之成为“上海经验”和“上海标准”。

市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王东晟在接受采访时说,市禁毒办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包括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愿戒毒人员和社会戒毒人员在内的各类戒毒人员近3年戒断率是31.98%,这其中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是毒瘾最深、最难戒治的一类。而通过连续多年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后三年戒断率超过27%,这个数据相比其它省市处于领先位置。

这样的成绩,不仅是上海戒毒工作走在全国第一方阵的佐证,更是上海司法行政系统全力戒治、挽救、扶助吸毒人员,教育矫治涉毒罪犯所做出的辛勤付出。

“上海经验”“上海标准”的背后,实际上是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上海精神”,营造了“大作为”背后的“小精细”,最终实现了戒毒人员再度回归社会,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关于律新社

律新社是全国首家法律服务行业垂直媒体,由资深法律媒体人创办,是法律服务行业影响力最大的法律新媒体之一,持续关注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致力于推动法律服务行业资讯及品牌建设。

律新社品牌栏目

▶▷ 大咖来了 观韬中茂 | 张鹏峰 中夏旭波主任 | 朱林海 锦天城高级合伙人 | 俞卫锋 上海律协会长 | 周月萍 中伦权益合伙人 | 陈峰 大成上海办公室主任 | 盛雷鸣 观韬中茂管委会联席主任  |

▶▷律新社观察:震撼法律圈的TED来了 | 遗嘱库正走红 | 劳动法法律服务“金矿”如何挖 | 海华永泰落子武汉引中部群雄竞加盟 | 方达涨薪+打破“律师池”,再掀律所人才竞争潮 |

▶▷律新社专访:陶鑫良:知产姓法更姓商 诉争本质是商战 | 赵晓海:北大法宝的三十三年 | 杨良宜:千金散尽,殚精竭虑,只为国家出人才 | 陈士林:中小律所还能这样联合做大做强  | 郑玮:技术驱动法律,不做变革时代的旁观者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出台实施标志着什么?
用VR治疗毒品“心瘾” ,靠谱吗?
我也是教师 只是我的学生比较特殊
戒除心理的毒瘾
戒毒所的心理医生,是怎样帮别人戒毒的?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你还敢吸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