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岛,中国北方第三城,能否跻身全国十大城市之列?

今天说说青岛,当下风头正劲的城市!先不说这次上合峰会举办的成不成功,青岛这次借势营销确实做的很好,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提升,俨然有点旧金山的气质了,跻身中国新一代网红城市!

青岛的城市地位很高,在中国北方,京津是当之无愧的最强两城,接下来就是青岛了,从经济上说青岛是北方第三城,这点是毫无异议的。小编今天想聊的是青岛有没有机会再进一步,成为中国最核心的城市,也就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先来看看青岛的基本情况:中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副省级城市,重要港口;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30万;2017年GDP11037亿元,位居全国第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亿,位居全国第13;有高校23所,在校大学生34.6万人。

综合来看,青岛的综合实力很强,尤其是经济实力,远在大多数省会城市之上。小编认为青岛最强的领域是制造业,说是北方制造业最强城市也不为过。青岛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8280亿元,与苏州、上海、天津、深圳并称中国五大制造业中心。青岛的化工、家电、造船、高铁、电子、纺织、装备制造等产业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造业竞争力甚至在天津之上,也是北方唯一能在制造业上与珠三角、长三角一较短长的城市。

但青岛并非完美的,青岛的问题很大!1990年代青岛家电制造异军突起,成为唯一能与广东抗衡的家电之都,GDP也一度跻身全国第九!但此后青岛经济却没能像深圳、苏州那样更进一步,反而一直不温不火,经济实力一直在全国11-15名之间徘徊。近年随着成都、重庆、武汉、西安这四座中西部传统大城的崛起,青岛登临全国十大城市的机会似乎有点渺茫了!是什么令青岛裹足不前,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地理位置不佳

我说青岛地理位置不佳肯定有人会跳出来反对:青岛是沿海城市,坐拥世界排名前20的特大港口,背靠山东内陆,东望日韩,地理位置怎么就被你说成不好了呢?

小编说的地理不佳是相对的,如果青岛只甘心于做一个经济强市,其地理已经非常不错了,但如果青岛想更进一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则青岛的地理位置是一个非常大的短板!青岛地处胶东半岛南侧,辐射面非常小,如果以青岛为圆心画一个圆,几乎有一半的面积为海水。特大城市的形成是需要势力范围的,而青岛的势力范围明显太小,难以支撑一个特大城市。

此外,青岛位于交通末端,不论是公路还是铁路,青岛都称不上交通枢纽,与近年崛起的武汉、南京、郑州、西安、合肥等城市相比,青岛的区位劣势显露无遗!

2、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有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合肥、南京。青岛并不在此列,虽然青岛的海洋科研实力很强,但海洋科技短期内并不是主流科技方向,能够创造的价值也有限。其实独角兽的数量就很能反映一个地区创新、创业的活跃度,很遗憾,迄今为止青岛未诞生过一个独角兽公司!

3、经济活力不足

让我们看看中国部分城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青岛42家、苏州127家、杭州152家、南京100家、武汉70家、厦门72家、珠海37家、宁波73家、无锡127家、长沙64家、合肥48家。

上市公司是一座城市企业中的精华部分,是城市经济活力最直观的体现!青岛上市公司数量仅有42家,不仅远远落后于苏州、杭州、南京这些同档次城市,甚至比合肥、长沙这些中部城市还少,令人费解!其实分析一下青岛经济结构,我们不难发现国企、重工业、低端制造业在青岛的经济体系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凤毛麟角!

4、创业氛围不足

中国创业氛围比较好的城市往往是大学或大学生比较集中的城市,比如深圳、北京、上海、武汉、成都、西安、南京等,这些高端人才主导着中国科技创新、创业的风潮,也是互联网基因最好的城市,显然青岛没有这种氛围!有人说青岛的大学也不少啊,海洋大学、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也不算很差吧。但大学并不是靠数量取胜的,说句不好听的话,一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影响力远非青岛所有大学加起来可比!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岛的大学不知道是不是在教育上存在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青岛出身的大学生打造出独角兽级别的创新企业!而且青岛大学生创业意愿偏低!

5、莫名的优越感

青岛人有浓厚的自恋情结,青岛的什么都好,比省会济南好,青岛的经济全省第一,城建全省第一,企业全省第一,青岛人的能力全省第一,青岛就应该自立直辖....。这种自恋束缚了青岛的发展和视野,很有问题!

总的来说,青岛还是一座传统型城市,不论建造多少高楼大厦,把市容整治的美轮美奂,但青岛缺乏未来感、科技感,不酷!如果让那些从硅谷、从深圳、从北京来的科技从业者们在青岛长期生活,他们会感觉无聊透顶的!

青岛要想实现蜕变,跻身中国十大城市并非易事,甚至难如登天!对此,小编给出几点建议:

1、做大、做大、做大

青岛想短期内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几乎不可能,而打造创业氛围、互联网基因、创新意识更是虚无飘渺,因此青岛首先应该做的是让自己大到无法被忽视!万事万物,大就是实力,即使构成大的元素都稀松平常,谁也无法忽视大所带来的压迫感!青岛应该在十年内让自己跻身超大城市之列:常住人口达到1500万,城区人口达到800万,GDP达到三万亿,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这样的城市,至少在规模上能够跻身中国十大城市之列,这样才有被直辖的可能!

2、让自己变酷

青岛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色相好、环境好,因此青岛应该继续强化自己这方面的优势,让自己成为一座非常酷的城市!而酷正是科技公司的追求!青岛如果真能在环境上秒杀其它城市,则科技公司汹涌而来必然是水到渠成!

3、吸引北京、上海等顶尖大学的创业者

不是我看不起山东的大学,实话实说,山东的大学在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上确实存在很大短板!因此,青岛想实现蜕变就不能在家门口打转,要走出去,吸引北京、上海、深圳这些顶级创业城市甚至是国外的创业人才,以此倒逼山东省内大学生完成蜕变!

4、放低姿态,向南靠拢

青岛比较清高,总认为自己是山东经济龙头,架子端的太高,总想当龙头老大,说实话这种想法很幼稚!你再是龙头,也是山东一省龙头,拿出去也就是个土鳖龙头,而且山东情况每况愈下,地位大不如前,现在还把自己关在这个封闭的天地里,未来只会很惨!希望青岛能放下架子,摆低姿态,睁开眼看世界,经济上与长三角融合,科研创新上给北京当小弟,别再自认为了不起了!

5、经济扩张

青岛以前主要在省内折腾,经济的外向性不足、张力不够,有点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建议青岛的企业,多向省外、国外扩张,在扩张中适应竞争,别整天在自己的一亩山地上瞎蹦跶!

6、打破思想禁锢

青岛人有小聪明,但没有大格局,青岛的开放只是相对于山东内陆,与江浙粤比,青岛人仍然是保守的。青岛想发展,思想必须巨变!

7、远日韩近欧美

青岛人对日本和韩国有天生的亲近感、崇拜感,青岛人出国留学80%选择日韩!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日韩虽然比中国发达,但我们能从这两个国家身上学到的有限!毕竟日韩对中国比防贼还防贼!建议青岛人摆脱对日韩的迷恋,多接触一下欧美,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总结:青岛今天的城市地位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达到了,这30年来毫无寸进,依然在全国10-15名之间徘徊,并非自己没有进步,而是别的城市跑的更快!限制青岛变的更强的并不是山东,而是青岛自己!这些年来青岛一直跳不出自己心理的樊笼,错过了太多的发展机遇和时代机遇!青岛错过了IT时代,错过了互联网时代,错过了资本时代,在创新和创业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也几乎两手空空,青岛是时候反思了!为什么你创造了海尔,却没能创造阿里、腾讯?为什么你创造了青啤、双星,却没能创造商汤、大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4家独角兽企业为何全部来自青岛?
青岛市委书记带队,为何去这两家企业?
大山东制造业浅述-工业体系完善
闪电深1度|新年上班第一天,山东为何高规格表彰这72人?
数质时代的新基准与激发城市的链式反应
青岛的城市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