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项目节能评价指要
节能评价是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

  所谓节能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用能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对策措施,为项目核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节能评价在当前对项目准入条件的审核评价中,成为关注的焦点。

  能源开发、节约和综合利用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到2020年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完成“以能源翻一番确保经济翻两番”的历史重任。我国能源发展总体战略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发在首位”。我国的能源节约战略,要求以广义节能为基础,以工业节能、石油节约和电力节约为重点,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加强节能工作,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

  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目前达到1.7吨标准煤,但低于2.3吨标准煤的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美国为11.3吨标准煤,日本为5.7吨标准煤)。我国人均生活用能164公斤标准煤,人均生活用电量217千瓦时,相当于日本的7.7%、美国的4.0%。虽然我国人均能源消费还处于较低水平,但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速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3%和5.2%。“十五”期间由于一些高耗能行业发展过猛,导致能源消费快速剧增,年均增长速度高达9.9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045,“十一五”以来仍然延续这种高速增长态势。从1993年起中国成为成品油净进口国,1996年起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加,2006年达到47%。石油产品主要供给石化和化学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分别占50.0%和24.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节能降耗面临严峻形势。《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能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煤、石油,、天然气等未经加工或转换的能源;二次能源是指煤气、电力、汽油、煤油、焦炭等在一次能源基础上经过加工转换而形成的能源。所谓节约能源,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经济结构优化等措施,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节能的环节和表现形态尽管各不相同,但都以一次能源节约为最终目的。

  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资源的转换过程,谁能够高效地实现资源的转换,谁就将赢得主动。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资源是能量的载体,能源节约是资源节约的核心内容;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能量的转化过程就是实现资本增值的过程。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性特征。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过程,同时伴随着能源的消耗过程。从项目周期全过程控制的角度看,节能方案的设计、实施、监督、评价应贯穿于项目周期的各个环节,在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工程实施、项目竣工验收及后评价等不同阶段,不仅要关注项目的经济性和技术性等内容,同时也要把握好节能性的相关要求。

  节能评价篇章的编写要求

  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对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早在1992年,就由当时的国家计委、国务院经贸办、建设部规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增列“节能篇(章)”。1997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重新发布了《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节能篇(章)”,并应经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凡无“节能篇(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未经评估,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不予受理。文件规定“节能篇(章)”应对节能措施进行阐述,并分析建设项目的建筑、设备、工艺能耗水平及其用能产品的效率或能耗指标,但实际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2006年,面对能源消耗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据此发布《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要求从2007开始,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必须按要求编制节能分析篇(章),否则国家发展改革委不予受理。要求节能分析篇(章)的编写、咨询评估机构的评估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查都要本着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依据国家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进行。节能分析篇(章)应包括项目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能耗指标、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内容。

  为了完善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7年5月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发改投资(2006)2787号文],进一步强调为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企业投资涉及能源消耗的重大项目,尤其是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及高耗能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应重视从节能的角度进行核准,企业上报的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节能方案分析的相关内容。具体要求如下:(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应阐述项目所属行业及地区对节能降耗的相关规定,项目方案应遵循的国家和地方有关合理用能标准,以及节能设计规范,评价所采用的标准及规范是否充分考虑到行业及项目所在地区的特殊要求,是否全面和适宜;(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应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项目方案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对各类能源的消耗种类和数量,是否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应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单位产品产量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主要工序能耗等指标,并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就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能耗准入标准进行阐述;(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应根据国家有关节能工程实施方案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分析项目方案在节能降耗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在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设计标准及产业政策等方面所采取的节能降耗具体措施,并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另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提出了重点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的重大节能技术,限制和淘汰的高耗能工艺、技术和设备;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计划、总体要求和具体实施细则。《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国能源技术政策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对节能的相关规定,都是项目节能评价的重要依据。

  节能评价应关注的重点环节

  1.将节能评价贯穿于项目周期各个环节

  节能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的项目,依法审批机关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禁止新建技术落后、耗能过高、严重浪费能源的工业项目”“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等。根据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的节能审查,应包括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是否合理;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项目能效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无采用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项目采用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等情况。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经审查批准的节能措施,委托工程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应对项目施工图进行节能审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施工图节能审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项目建设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擅自修改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文件,降低节能标准。项目建设单位的竣工验收应包括节能验收专项记录。施工单位应按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建筑节能标准、节能设计文件、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及监理合同对节能工程建设实施监理,对达不到节能设计要求的工程应要求施工单位予以纠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建筑节能的监督检查,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应审查建设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报告是否包括节能验收专项记录。

  2.重点关注工业及建筑节能

  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其中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60%以上,是节能的重点行业。应分析投资项目是否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转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优化升级带动,立足节约能源推动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和地区布局,调整工业结构,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对企业搬迁改造严格能耗准入管理。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鼓励高效清洁能源的使用,逐步减少原煤直接使用,提高煤炭用于发电的比重,发展煤炭气化和液化,提高转换效率,引导企业合理用电。在建筑节能方面,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广新型墙体材料。

  3.恰当选择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是项目节能评价的重要依据。节能标准和节能规范包括国家、行业和地区不同层面的相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提出了目前可遵循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相关法律法规、产业和技术政策、标准和设计规范,包括工业类、建筑类、交通类、农业类和相关终端用能产品等不同类别的规范及标准,是进行投资项目节能评价的重要依据。项目建设方案,包括工艺、设备、公用辅助工程等,应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节能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4.节能措施的审核评价

  对于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价,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节能措施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审核:(1)整体节能措施。在研究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时,应提出节能措施并对能耗指标进行分析。节能方案设计应对节能措施进行系统阐述,主要的节能措施应包括:①工艺流程应采取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得选用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以及产业政策限制的产品序列和规模容量;②做好余热、余压、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③对工艺装置、炉窑、热力管网系统分别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④尽可能避免生产工艺中能量的不合理转换等。(2)审核单项节能工程。凡未纳入主导工艺流程和拟分期建设的节能项目,应在建设方案设计中单列节能工程。单项节能工程应计算工程投资及其节能效果指标等。(3)审核节能方案的技术要求。节能方案应符合相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及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对节能的相关要求。

  5.能耗指标的选定及其分析评价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项目节能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应选择恰当的能耗指标。对于不同行业及生产不同产品的建设项目,用于评价其节能效果的能耗指标应有所区别,一般应分析:(1)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2)按单一品种考核的实物单耗、主要工序(艺)单耗;(3)单位产品能耗;(4)主要工序(艺)能耗指标的国际、国内、行业对比分析;(5)技改项目,阐述企业能源利用现状,改造后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的效果。此外,还应做好能量的衡算工作,即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输入能量之和等于输出能量与损耗量之和,在项目方案的研究中,应尽可能提高转换效率,以降低损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工艺和设备的合理用能、主要产品能源单耗指标要以国内先进能耗水平或参照国际先进水平作为设计依据。

  6.充分反映行业特点

  项目方案的节能评价,应根据行业特点确定节能篇章编写及分析评价的内容。例如,对于钢铁项目节能方案的分析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能耗状况及节能规范,阐述拟建钢铁项目对煤炭、电力、燃气等能源需求种类、数量、质量要求等基本情况,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拟建项目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2)节能降耗措施,阐述拟建钢铁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是否符合节能降耗有关技术政策、节能设计标准及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是否充分回收利用了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压及可燃气体等余能,是否采用了节能型的设备和材料。根据节能专项规划及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分析拟建钢铁项目方案在节能降耗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依据国家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进行,是否体现了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对节能降耗措施优化方案提出咨询评估意见;(3)能耗指标分析。在采用节能降耗措施的基础上,计算吨钢综合能耗、工序能耗等指标,分析是否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能耗指标的相关要求。将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对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价;(4)循环经济分析。结合资源利用及节能方案分析,阐述全厂以及项目工序之间铁金属等资源以及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情况,分析评价拟建钢铁项目是否贯彻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分析钢铁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情况,必要时分析循环产业链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PPT课件
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业
节能评估报告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节能专篇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现环保与舒适
4月1日起执行!住建部:碳排放计算作为建筑强制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