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强大的北魏能够统一北方,却不能统一天下?说出来别不信

北魏是第一个统一北方的游牧民族,是第二个统一北方的胡人民族,第一个是氐人苻坚建立后秦政权,五胡后期的氐人已经是农耕民族了,但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却是标准的游牧民族政权,北魏与前秦有着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

前秦政权自苻坚即位后开始强大,苻坚357年即位,从370年到376年先后灭亡前燕、前仇池国、前凉张氏、拓跋代国,382年统一整个北方并远征西域,383年淝水之战中苻坚失败,2年后苻坚被杀,前秦帝国土崩瓦解,算起来前秦真正统一北方的时间只有7年,极为短暂。

而北魏则不同,北魏开国君主拓跋珪的爷爷拓跋什翼犍所建立的代国被前秦苻坚所灭亡,淝水之战后,趁着苻坚的战败,北方原本臣服于苻坚的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拓跋珪也在第二年建立了魏政权。

北魏初期地图

鲜卑是北胡的后裔,一直在北方草原上游牧,匈奴衰弱后,鲜卑取代了匈奴占据了漠北草原,还兼并了北匈奴十余万人,鲜卑在五胡乱华之后强大起来,其主力势力分为六部,分别是:拓跋部、段部、宇文部、慕容部、乞伏部、秃发部,各部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彼此相互攻杀。

拓跋珪建立魏政权后,在巩固自身权力的同时,开始积极对外扩张,经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三代雄信,拓跋氏魏政权基本上统一了整个中国北方,尤其是拓跋焘,是北魏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拓跋焘16岁即位,当年就打退了柔然的南侵,431年,拓跋焘灭亡胡夏政权。

拓跋焘数次北伐柔然,与柔然进行了十余年的战争,彻底打败了强大的柔然,解除了北方的威胁,432年,拓跋焘灭亡北燕,439年,拓跋焘灭亡北凉,至此,拓跋氏北魏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直到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拓跋焘

与前秦不一样的是,前秦统一北方仅仅存在了7年,而北魏统一北方95年 ,接近百年,为何北魏能够统一北方这么长时间,而不能打败南朝,统一整个天下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北魏没有解决内部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

前秦为什么在淝水之战后就迅速崩溃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内部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前秦是氐人建立的政权,但其控制区内有大量的汉人、匈奴人、鲜卑人、羯人羌人,苻坚靠武力征服了这些民族,但并没有解决内部的民族问题。

苻坚强盛的时候,各族都依附于苻坚,一旦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各族都产生了离心力,纷纷脱离前秦的控制,建立自己的政权,比如鲜卑人慕容垂建立了后燕政权,鲜卑人慕容泓建立了西燕政权,羌人姚苌建立了后秦政权,吕光建立了后凉政权,树倒猕猴散,前秦随之灭亡。

北魏统治者是鲜卑拓跋氏

北魏内部的民族问题虽然没有前秦严重,但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北魏内部除了鲜卑人之外,同样还有汉人、匈奴人、氐人、羯人羌人等等,北魏初期对其他民族采取的苛刻的强力统治,不断引发其他民族的叛乱,比如445年关中地区爆发了卢水胡人盖吴领导的起义,起义军一下子发展到十万余人,这说明当时很多人不满北魏的统治,卢水胡人是匈奴的别部,因为受到北魏的残酷统治与压迫,而起义反魏,此时正处于拓跋焘统治时期。

关中盖吴的起义还没有被平定的时候,河东地区的豪强薛永宗又发动了起义,此起彼伏的起义动摇了北魏的统治,拓跋焘亲自率军平定叛乱,同时进行了残余的杀戮,拓跋焘仍然没意识到内部的民族问题,对其他民族仍然采取武力征服与压迫的政策,这样的政策只能维持一时,并不能解决其内部民族问题。


北魏内部民族矛盾尖锐

虽然北魏初期也重用过汉人,比如崔浩,受到北魏初期三代君主的重用,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少作用,北魏是游牧民族,文化极为落后,虽然武力强盛,但是打仗并非只有武力,还有谋略,崔浩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不少谋略与功绩。

崔浩最终因为秉笔直书拓跋鲜卑的过往历史,引发鲜卑贵族的怨恨,而被拓跋焘诛灭三族,拓跋焘不仅杀了崔洛三族,而且还把与崔浩有联姻关系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三个汉人大族也一起族灭,这都是几百年的大家族,拓跋焘这么做,明显让汉人寒心,虽然拓跋焘在军事上贡献很大,但在政治方面仍然是游牧民族那一套残酷屠杀的办法,是不得人心的。

直到孝文帝拓跋宏时期,迁都洛阳,皇族改为汉姓元姓,同时北魏实行了大规模汉化的政策,并采取了汉人的政治制度,缓和了部分民族矛盾,但是却引发了新的矛盾,并且错过了最佳统一天下的时机,同时由于北魏中后期政治腐败,权力斗争加剧,导致后期起义不断,从而削弱了北魏的力量,最终走向分裂与灭亡。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

二、北魏没有解决鲜卑人与汉人的融合问题,以及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问题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开始了全盘汉化,穿汉服、说汉语、写汉字、与汉人联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没错,但是孝文帝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鲜卑贵族的意见,并非所有的鲜卑贵族都愿意汉化,但是孝文帝可不管这些,强行汉化,这就是引发了鲜卑贵族与汉人的融合问题。

以太子拓跋恂为首的部分鲜卑旧贵族不愿意全盘汉化,他们聚集在北魏旧都平城发动叛乱,最终被孝文帝派兵平定,虽然如此,但从这事中明显能够看出孝文帝的汉化制度分化了鲜卑贵族内部,连自己的儿子都要发动叛乱来反对,可见这些鲜卑人有多敌视汉化,这也是鲜卑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一直到北魏灭亡都没有完全解决。

北魏没有解决汉人与鲜卑人融合问题

北魏晚期爆发了六镇起义,六镇是北魏设置在北方边境线的六个军镇,有胡人也有汉人,相当于北魏的边军,孝文帝在汉化改革后,在政治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把六镇的贵族们排斥在权力之外,重用文官与士族。

同时六镇贵族基本上没有受到汉化改革,仍然保留了鲜卑人的语言、服装、习俗,孝文帝因为改革就与六镇贵族产生矛盾,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就爆发了六镇起义,六镇起义动摇了北魏的统治,在六镇起义之后,还爆发了一系列的残余起义,最终导致北魏的灭亡。

六镇起义的根本原因就是北魏内部贵族的权力分配、民族融合等矛盾混在一起,六镇有汉人也有胡人,还是后来关陇贵族集团的前身,西魏、北周及隋唐时期的统治阶层全部出身关陇贵族,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影响非常大,孝文帝的改革可以说是失败了,太过急进,这也是北魏内部无法团结进而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一。

北魏六镇图

三、北魏的北方有强大的外敌,而南征需要水军

北魏不能南下统一南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北魏的北方也有强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柔然,从北魏在平城的西北及北方建立六个军镇就能看出,这六个军镇是为了防备北方游牧民放的入侵,同时是为了拱卫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的安全。

北方民族主要是柔然,还有高车、契丹、高句丽等,拓跋焘虽然在十余年的战争中打败了柔然,但是仍然在边境地区部署重兵防备北方,即使孝文帝迁都洛阳,六个军镇仍然存在,这牵制了北魏大量的兵力。

北魏的北方有柔然,南方有南朝

拓跋焘时期,北魏有过南征,但也只是打到了长江,北魏当时面对的是南方的刘宋王朝,虽然北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由于不熟悉南方气候,军队中有很多人感染了瘟疫,不具备南征的条件。

而且南征还会遇到长江天险,靠游牧民族起家的北魏根本就不懂水军,南征需要大量的准备,建造战船、培养水军,这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事,拓跋焘时期没有南征的条件与机会,而拓跋焘之后的北魏,逐渐失去了进取心,从孝文帝之后,北魏统治阶层开始腐化没落,直到灭亡也没有机会再南征,所以也就不可能统一天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yiguozhijun_lish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名研究之二十四:[加格达奇]「小评论」
【历史】简述鲜卑族的起源及发展演变史
金国实力高出北魏一截,为何北魏能制服柔然,而金却降不住蒙古?
匈奴、鲜卑、羯、氐、羌族
门口的野蛮人:谁终结了魏晋南北朝乱世?
如何看待鲜卑人所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王朝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