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棵桑树引发战争,3万吴军击败20万楚军攻入楚都,原因是什么

公元前518年,吴王僚九年,同时也是楚平王十一年,在吴国边境的卑梁(今安徽天长县西北)和楚国边境的钟离(今安徽凤台县东北)交界处发生了一件事,当时边境上有一棵桑树,古代的过境并没有现在这样标记得很清楚,很多都是大概或者以自然景观为界,吴国有个妇女因为采桑与楚国的妇女发生了矛盾,双方都认为边境上这棵桑树自己家的。

随后双方的家人开始聚集起来斗殴,结果吴国这一方采桑的妇女家属被楚国妇女家属打死了一人,事情就闹大了,于是吴国这边向边境的大夫报告这个情况,说自己家人被楚国人打死了,于是吴国边境卑梁的大夫就带兵攻打楚国的钟离,当时楚平王正在东巡,听说这事,率军攻破了吴国的卑梁,然后回师了。

吴王僚听说自己的边境卑梁被楚军占领后,也是大怒,马上派出公子光率领吴军攻打楚国,当时楚平王正好班师回去了,公子光就率领吴军不仅夺回了自己的卑梁,还攻破了楚国的钟离和巢邑,就这样,吴楚两国的矛盾越闹越大。

吴王阖闾

2年后楚平王去世,年仅8岁的楚昭王即位,又过了2年,吴国的公子光派出刺客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当了吴王,公子光就是吴王阖闾,阖闾一即位,就把灭亡楚国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并且重用了楚国逃到吴国的名臣伍子胥,而伍子胥则把从齐国来的军事家孙武推荐给了吴王阖闾,阖闾有了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吴国实力大增。

吴楚两国因为一棵桑树引发的战争仍然没有结束,阖闾即位2年后,就想发动灭楚之战,但是孙武和伍子胥认为时机不成熟,劝吴王阖闾等待时机,阖闾听从了,虽然吴国没有发动对楚国的大规模战争,但是双方小冲突一直不断,而这个时候的楚国由于楚昭王年幼,掌握权力的令尹子常奸诈贪财、能力平庸,楚国在与吴国的小冲突中,一直处于劣势。

但是楚国一直是大国,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同时也是整个华夏国土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实力非常强大,而吴国只是江浙一带的中型诸侯国,地盘大概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东南部一带,实力完全比不起楚国,国力大概是楚国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楚国只是一时政治黑暗,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吴国想要灭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春秋晚期地图

吴王阖闾在孙武和伍子胥的辅佐下,逐渐强大起来,终于在公元前506年等来了机会,在这一年,吴王阖闾带着孙武和伍子胥及3万吴军,孤军深入楚国,并在柏举之战中大败楚军主力,3万吴军打败了20万楚军,一举攻入楚国都城郢都,这是楚国几百年来,都城第一次被攻破,为何实力相差如此悬殊,吴国能在柏举之战中打败楚国呢?

综合整理起来,吴国3万军队能够打败楚国20万大军的原因如下:

1、三师轮袭,疲惫楚国

什么叫三师轮袭?这是伍子胥给吴王阖闾提供的疲惫楚国的计谋,具体办法是:吴国准备了三支规模不大的军队,对楚国进行袭扰,一支出击,一支待命,一支休整,轮番袭击楚国边境,一遇到楚军主力就撤退,楚军主力一撤退,吴军就继续袭击楚国,吴国的作法相当于打游击战。

孙武

这个办法搅得楚国不胜其烦,楚军疲于奔汉,想打,又无法抓住吴军,不打,吴军又经常来袭击,楚军集结大军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同时吴国的做法让楚国人认为吴国只敢打游击战,而不敢打大规模战争,因为在楚国人眼中,他们才是大国,吴国只是小国,只敢小打小闹,这一战术到了后来,楚国人干脆不管了,由吴军袭扰,除非让楚国抓住机会,这样就让楚国放松了警惕。

2、政治结盟,孤立楚国

在发动柏举之战前,吴国与晋国结果,因为晋国一直与楚国争霸,两国是敌手,晋国为了牵制楚国,所以拉拢吴国,同时晋国、吴国又拉拢了一大批对楚国不满,以及受楚国欺负的国家结成政治联盟,这次的结果是蔡国主导的,因为楚国的令尹(相当于丞相)子常经常敲诈蔡国国君蔡昭侯和唐国国君唐成公。

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发生前几个月,晋、齐、吴、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另一个邾国)以及吴国等共18个诸侯国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会盟,决定共同讨伐楚国。

伍子胥

这样一来,楚国在政治上孤立了,孤立的好处是当吴国会同唐国和蔡国攻打楚国时,没有其他诸侯国救援楚国,同时由于蔡国与唐国是楚国北边的门户,而蔡国与唐国投靠吴国,等于是把楚国的门户拱手让于吴国,也为后来楚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3、弃船陆行,兵贵神速

吴国地处江南和江淮,水网密布,吴国的水师在当时很著名,吴王阖闾率军伐楚时,首先走的就是水路,以水师在淮河一路向西,因为淮河的流向谁都知道,坐船能坐到哪里楚国也知道,吴军在攻打楚国时,在半路上就放弃了船,改为陆路行军,这样做有一个好处,一是加快了行军速度,二是让楚国人无法知道吴军在哪里,因为船走慢,而且容易被发现。

孙武挑选了一支3500人的精锐吴军为前锋,从蔡国和唐国的地盘经过,并且联合了蔡军和唐军一起越过清发水,来到了汉水的东岸,这里是今天湖北省钟祥市,只要跨过汉水,马上就能直驱直入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纪南城),楚军主力马上在汉水西岸结阵,严阵以待。

柏举之战地图

吴军的进军非常迅速,一下子就进入了楚国腹地,并且逼近了楚国都城郢都,当时吴军的前锋离楚国都城也不过120公里左右,楚国得知消息后,阵脚大乱,匆忙调集军队进行围剿,吴军的进军神速也打乱了楚军的部署,虽然吴军是孤军深入,并且军队数量远远少于楚军,但是逼近了楚国都城,也让楚国一度非常紧张。

4、以退为进,集兵歼敌

当楚军主力由令尹子常率领在汉水西岸阻击吴军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楚军只要冷静想一想就会明白,吴军是深入楚国腹地,而且只有3万人,这些人的粮食供应都得靠船从淮水运来,楚军只需要切断吴军的后勤,烧毁吴军的船只,3万吴军根本不需要交战,就会全军覆没,对于双方来说,吴军是急于应战的,而楚军并不关键,楚军是本土作战,供应比吴军方便多了。

但是子常却因为听信小人之言,再加上他本身也没啥能力,所以楚军居然主动攻打吴军,吴军数量少,楚军人多,吴军反而不战,步步后退,从汉水东岸的钟祥经京山、云梦一直撤退到今湖北麻城,把楚军引到了大别山下,吴军反而变成以逸待劳,楚军穷于追击,结果双方打了五战,都是楚军失败了。

柏举之战地图

楚军主力一败,吴军又开始趁胜追击了,要知道楚国虽大,军队虽多,但是所有军队并不是都集中一个地方的,而是分散在各地,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很大,楚军主力败了,其他地方来救援都城的军队就来不及,楚军另一支由沈尹戍率领的军队前来救援时,被吴军打得全军覆没。

就这样,吴军直奔楚都郢城,其他楚军根本来不及救援了,而楚昭王也在吴军到前之前弃城而逃走,郢城的楚军并不多,很快就被吴军攻破了,到这个时候,吴军大获全胜,楚国立国几百年来,第一次被外敌攻破了都城,还是弱小的吴国。

总体来说,3万吴军能打败20万楚军攻破楚国都城,是吴国上下一心,计谋得当,指挥精彩,而楚国国君年幼,权臣昏庸,指挥失当的一次战役,吴军虽然,但是能集中兵力,楚军虽多,但是分散了兵力,同时犯了严重错误,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柏举之战是一次突袭战,虽然攻破了楚国都城,但是楚国的国力尚在,各地的楚军赶来勤王,再加上申包胥向秦国借来了援兵,因为楚昭王是秦国公主的儿子,秦国是唯一能向楚国救援的诸侯,最终秦楚联军赶走了吴军,收复了国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五)伍子胥的复仇
孙武亲自领导的吴入楚都之战—— 《孙子兵法》如何用于实战?...林屋公子
古代将帅:春秋末期吴国大夫 军事谋略家(伍子胥)
最早的敌后特种作战:楚国差点在吴国这个小国手上亡国
孙武传略:养城之战
先秦名将--伍子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