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三桂骁勇善战,手下又有30万军队,为何打不过康熙帝治下的清朝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被打败,清军能够进入关内,都是因为吴三桂投靠了清军的原因,吴三桂投靠清军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吴三桂出自将门世家,他的父亲吴襄是辽东总兵,他的舅舅祖大寿是左都督,吴三桂自幼在军营中长大,耳濡目染,年纪轻轻时就骁勇善战,吴三桂20岁入伍,27岁升为团练总兵,31岁就成为宁远总兵、辽东提督,统领关外所有明军,而且整个关外只有吴三桂镇守的宁远城还在明军手中,其余城池全被清军攻占。

吴三桂

明朝末年,不仅有北方清军步步进逼的危险,更有南方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威胁,内忧外患之下的明朝,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尤其是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更是在1644年直接攻进了北京,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身亡,这个时候明朝实际上已经灭亡了。

在李自成攻打北京之前,崇祯召吴三桂放弃宁远,回师京城,也就是在吴三桂回师的路上,传来了北京城破、崇祯自杀的消息,此时吴三桂还率领着明朝最后一支精锐部队,却成为尴尬的存在,后面是后金军,前面是农民军,吴三桂只能选择投降一方,他没有自立的条件。

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投降了皇太极,写信劝吴三桂投降清军,而吴三桂留在北京的父亲吴襄及其妻妾族人一共34人则被李自成俘虏,吴三桂陷入了两难地步,原本他想借清军的力量来抵御李自成的农民军,让自己保持独立,实际上他的地位与势力是做不到的。

李自成

再加上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强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导致吴三桂与李自成决裂,这种决裂倒是不是李自民为了一个女人而生气,而是李自成无法约束手下,伤害了吴三桂的家人,这表明了吴三桂在李自成眼中显得不重要了,直接引发了吴三桂的强烈对抗,吴三桂就只剩下一条路,就是投靠清朝。

但是吴三桂还抱着自己能有独立势力的念头,在与李自成军作战时,吴三桂并不是对手, 一方面是实力不济,另一方面农民军士气正盛,而清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坐看吴三桂与李自成拼得两败俱伤,然后出兵打败了李自成,多尔衮才是渔翁得利的那个人,而李自成与吴三桂则是相争的鹬蚌。

就这样,由于吴三桂的选择,导致历史选择了清朝,之后便是清朝入主中原,李自成部则是节节败退,直到被杀,而吴三桂则成为清朝手下的降将,同时也是清朝最得力的干将,在近三十年的时间中,吴三桂为清朝东征西战,剿灭了大量的明朝残余势力,就连逃到缅甸的永历帝朱由榔及其子孙也被吴三桂残酷处死。

明末农民起义

可以说,清朝的江山,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吴三桂打下来的,尤其是在吴三桂征服了云南、贵州之后,杀了永历帝,更是被清朝封为亲王,在近三十年的南征北战中,吴三桂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大量的战功,其野心也开始大了起来,他想效仿明朝世代镇守云南的沐氏家族,成为云南王。

李自成杀死永历帝的这一年,顺治帝去世,康熙帝上台,这一年康熙帝才9岁,正好清朝处于权力交接的真空期,虽然如此,清朝也开始关注镇守南方的三个汉人亲王的势力威胁,这三人分别是:镇守云贵的吴三桂、镇守福建的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尚可喜

一直到1673年,20岁的康熙皇帝开始削藩,吴王桂、耿精忠随即发生叛乱,尚可喜反而帮助清朝与吴三桂作战,直到三年后,尚可喜被自己儿子尚之信软禁,尚之信开始反清,这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

吴三桂叛乱

三藩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大,有30多万军队,尚之信和耿精忠各有10多万军队,再加上台湾省的郑成功之子郑经的军队,整个反清的军队差不多有70万之多,当时清朝的全国军队总数量只有30多万,反清的军队已经是清朝军队的2倍之多,但是康熙皇帝只用了8年时间,就平息了三藩之乱。

按理来说,吴三桂也是身经百战了,经验老到,而康熙皇帝才是20岁的毛头小伙,为什么吴三桂没有打败康熙?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吴三桂并没有输给康熙,双方的战争是各有胜负。

吴三桂叛乱,首先诛杀了云南巡抚,先拿下了整个云南,然后攻打贵州,拿下整个贵州,接着进军湖南和四川,进展顺利,并在叛乱的第二年,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并把衡州当成他的都城,一方面向北扩张,打到了岳州(今湖南岳阳)攻打清军,与清军沿着长江对峙。

三藩之乱

另一方面吴三桂分兵攻打广东和广西,拿下了除梧州之外的整个两广,因为尚可喜最初是忠于清朝,攻打吴三桂的,后来被儿子尚可信软禁后才调转枪头反清,在北方战场,清军不敢渡过长江,在南方战场,吴三桂也是连连胜利,所以吴三桂并没有输给康熙。

从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到1678年吴三桂因病去世,吴三桂反清仅仅进行了5年时间而已,就占据了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广大地区,基本上能与清兵分庭抗礼,但是吴三桂起兵的时候已经61岁了,然后66岁就去世了,反清大业随着吴三桂的去世而消逝,如果吴三桂多活十年,康熙帝还真不一定能打败吴三桂。

所以吴三桂反清没有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他反清太晚了,去世太早了。岁月不饶人,年龄大了,身份不好,一下子得了急病就去世了,导致整个反清战争的失败

二、反清义军内部矛盾重重。

三藩之乱虽然有三家,再加上台湾省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也想反清,看起来人多势众,实际上矛盾重重,首先吴三桂和耿精忠反清后,尚可喜反而忠于清朝,跟吴三桂打起来了,这一打就是三年,严重消耗了三藩的军事力量。

康熙皇帝

三年后虽然尚之信软禁尚可喜,开始与吴三桂结盟一起反清,耿精忠则从福建一路北上攻打清军,打到江山后,由于手下大将的叛变,耿精忠被迫降清,在与清军作战期间,耿精忠与郑经因为利益冲突面而发生矛盾,双方之间也打了起来,耿精忠投降清朝后,又率军攻打郑经,郑经被迫退守台湾省。

紧接着,反清的尚之信又与吴三桂产生矛盾,因为吴三桂向尚之信征集粮食和饷金,引发尚之信不满,他又看到耿精忠投降清朝了,于是尚之信也降清了,这样一来,三藩之乱只剩下吴三桂一藩了。

而吴三桂在反清五年后去世,吴三桂一死,三藩之乱基本上就结束了,清军就开始收尾,又用了三年时间平定了所有叛乱。

三藩之乱势力图

三、吴三桂的战略错误和康熙的战略正确。

三藩之乱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是各怀鬼胎,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及其子尚之信三方势力谁也不服谁,尚可喜之所以被儿子软禁,那是因为他打不过吴三桂,耿精忠与吴三桂之间隔着尚可喜,没法打,而康熙皇帝就利用这些矛盾分化各方,设法让三藩投降,康熙对于投降非常宽容,有些人反复投降,都没有追究责任。

反观吴三桂,他只有军事行动,没有任何政治上的战略可言,想要打败清朝,必须联合一切反清力量与民众的力量,他虽然打的口号是“兴明讨虏”,但并没有拉拢反清复明的力量,只是单纯与清军进行军事战争,当吴三桂的地盘越打越大时,他就明显感觉到力量不够了,每打下一个城池,就得分兵占领,吴三桂可是打下了好几个省呢,兵力就严重不足了,最终因为他本人的去世而失败。

吴三桂

四、吴三桂不得民心。

吴三桂反清的口号是“兴明讨虏”,但实际上天下人都知道吴三桂是个政治投机者,反复的人,当初吴三桂投降清朝时,对于反清力量的打击是非常残酷的,还杀了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永历帝,杀了很多明朝的残余势力,明朝残余势力都是怨恨吴三桂的,包括民间的百姓,都是把吴三桂当成清朝的人来看待的。

吴三桂是不得人心的,清朝想要打击他,明朝残余势力也想要打击他,就连百姓也不待见他,虽然吴三桂很会打仗,但是不得民心是无法取得最后胜利的,反观清朝的康熙,对百姓采取了一系列拉拢的政策,在百姓眼中,至少比吴三桂这样反复投降的人要好多了,所以吴三桂去世后,他的势力很快就失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藩之乱兵力: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马
康熙为什么不听孝庄和大臣们的话,等吴三桂老死,而是急于削藩?
“三藩之乱”本可以推翻满清,就因为此人叛变,结果没有一个善终
三番那么强大,吴三桂为什么会输给康熙?
三藩之乱
清朝初期“三藩”的前世、今生、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