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0119教学手记——晋诺工作室下水苏州零模“爱”与“理”,你更喜欢哪一篇?

老师写下水作文,应该怎样写?

工作室的白坤峰和刘雪两位老师写了苏州零模的下水文,风格不一,可能会带给大家带来诸多启发。

苏州高三期末考试作文:

有人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

白坤峰

我的构思

家当然要讲理,但这个角度可能很难写。于是我选择重点写“爱”。

前两段,我扣住“爱”而写。第③④⑤段以苏秦、老舍等人为例,大写过于讲理的危害。第⑥段是另一层次,写讲理。最后再次回到“爱”。

学生们的难度可能是平时所看的历史文化例子过少。

爱意融融才是家

晋诺工作室   白坤峰

①我很欣赏的一个肖同学说起自己与爸妈的关系用了一句话“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我回答了她一句:“家也不是无理的地方”。其实,家应该是一个有爱的地方,不是相互指责、分析、纠正、攻击、蔑视,而应该是相互理解、体谅、取暖、支持、陪伴……

什么叫“家”?“家”是你心中的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可能是一所房子、一圈院子,可能是爱心博大的父母,可能是宽厚无悔的恋人,你失落失意时想到它,无助时无望时眷恋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xiè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柯灵)

③“风雪夜归人”(刘长卿),多么惊喜!“一年灯火盼人归”(姜夔)多么温暖!而一旦讲起理来,家就可能成了冰窖。当年的苏秦狼狈回家,迎接他的是“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我可以想象,接下来是全家人都给苏秦讲“理”:

④你为什么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你不懂吗?钱是你自己的钱吗?老话“命里只有三两米,走遍天涯不满升”难道你忘了吗?你是不是看电影《哪吒》走火入魔了?那个印度小娃娃说“不信命”你就不信命了吗?你下次还出去不?为什么人家张仪成功了?为什么秦王重视张仪而不是你?你知道自己能力差吗?你现在能安心过日子了吗?你有任性的资本吗?你以为你爸爸是贪官你妈妈是董明珠呢?你真的知道自己错了吗?你难道还不服气吗?你还好意思大口吃饭而且胃口还不错呢?是爹妈说的对还是你说的对?像你哥哥嫂子那样“踏踏实实奔小康”难道不好吗?你下次要是再出去就不要回家了好吗?你难道比你老婆更聪明吗?你难道不认为老婆是世界是最聪明最智慧最前瞻的人吗?你是不是不想过了?……

⑥我不是说在家中不能讲道理,关键是讲什么道理。莫言的妈妈在最贫困的时代给儿子讲的是尊重他人、心中有爱的道理,(用最朴素的语言),袁宏道的《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入选江苏高考题)记录了外婆给儿孙讲的是“推以赡族……不可专食”的道理。但讲理的前提也一定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与互爱,否则又是一顿大吵,或者“滔滔不绝的沉默”。

⑦自古以来,中国家庭多讲“礼”或“理”,而不是爱,因为“爱”意味着平等,所以,那些有关“爱”的好诗,被我们记住了,如白居易的“想得家中夜深坐”、辛弃疾的“深夜儿女灯前”、魏初的“儿女团圆夜煮茶”、李白的“儿女嬉笑牵人衣”……都让人感叹爱的持久。蒋士铨的《岁暮到家》把家之爱抒发的深切:“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⑧快过年了,快回家了,愿“有爱的家”在等着你,而不是“讲理的人”正严阵以待。有爱的家中还有充满爱的美食:文火煎腊肉正好,“王致和”豆腐乳正美,乳白的羊肉汤正熬,葱花油饼正烫,玉米碴子粥正沸,猪肉炖粉条儿正烂,红枣白面花糕正软,二锅头白酒正烈,果木烤鸭正油,地锅辣子鸡正香……(1300字)

家之“爱”与“理”的时代嬗变

晋诺工作室 刘 雪

我在前几年的选修课上,讲到中西方家庭关系时,总喜欢拿两部电影说事儿:一部是中国的《老炮儿》,一部是美国的《大鱼》。这两部电影的叙事线几乎都是父子冲突到和解,然而和解的方式的微妙差别,又恰恰是文化之特色差异——《老炮儿》体现的是父辈为子女的遮风挡雨的无怨无悔最终获得了子女的感动和认同,而《大鱼》中的父子关系和解却是靠的是两个独立个体生命之间的相互认同和尊重,而前者总让中国观众有着更多的感同身受,这一幕熟悉的场景贯穿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中。

这让我又想起了前两年的热播剧《都挺好》的结局:苏明玉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终于找到了失忆而离家出走的苏大强,看到满世界为自己买习题集的父亲,苏明玉哭得不能自已,最终与自己和解,与亲情和解,与原生家庭和解。

这让我一度不能原谅编剧——这样就完了?从前的冷漠、荒唐和伤害呢?许多的辛酸苦辣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只是因为一句“家不是说理的地方”,就“欲辨已忘言”了吗?

似乎这样看来,这种特有文化下的“爱”,代表的是一种链接,混沌却又温暖。

吴军说过,在中国文化中,大部分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财产,而在美国的文化中,他们认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识。这话固然有点偏激,毕竟新生一代父母也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互相借鉴,但是这个对“独立的个性”的承认,又恰恰是对于边界感建立的认同,也是在一个家庭中可以分庭抗礼地“说理”的基础。

西方人对这种“边界感”的尊重,以至于理性中融入了很多的克制和冷血,这也让生在中国文化却长在西方文化里的龙女士,一度对成年后儿子的教育纠结万分:她看到亚裔文化中,成年子女依然围绕着父母撒娇,羡慕万分,但是转身又说“刚成年的人跟母亲太亲近、太“乖”,恐怕代表着他本身的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我渴望和你们保持儿时的亲密,但是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幻想。

如此一来,西方文化中的这种“理”,是人际关系中的距离,自由却有点孤独。

我最近也在关注70后,80后的养老问题。我访问了身边好多人,几乎所有的答案都越来越倾向于借助社会养老机构,而不去“麻烦”子女。这些如此“懂事”的年轻父母,让我想起白岩松的那句话“我们终究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却是被子女抛弃的第一代。”乍听起来有些悲凉,但转念一想,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进步,因为它代表着中国特有文化的“孝顺之爱”,与生命个体的“理性之界”,以及特殊时期社会转型的新旧交替。

我二十岁的时候,成长的际遇,曾让我对“自由”和“个性”痴心不已,而对母文化中的诸多东西充满了反叛。多年以后的我,突然理解了“老莱娱亲”中的那一份赤子之心,不再去全盘否定自己母文化中的“孝顺”,因为“父母在,尚有来路”成为我血液里温暖的底色。

最近一直在读金惟纯先生的经历。他是未出生即丧父的“遗腹子”,不识字的母亲却天然地扮演“严父”角色,施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造成了他早熟式的叛逆。他曾将自己的成功完全归结于自己,后来长大后却反躬自省出自己骨子里的桀骜不驯和目中无人,认识到母亲用“苦肉计”“成全了我”,“那是她表达爱的唯一方式”。青年时代的边界感,原本是个体生命的挣脱和自我意识的强化,后来反在骄傲和自大中日益形成了自我的帷幕,成为束缚生命成长的围栏。后来他不断地修行谦卑和臣服的功课,让个体生命悦纳孕育自己的母亲、原生家庭、母文化,从那些看不见的“边界”中重新跳脱出来,将自己修炼成为照进裂痕的那束光。

这门修行的功课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我。在人生的而立之年,走过千山万水,理解自己、家人、师友,以至于人人的时代局限性,修己安人,生出更多的悲悯和温度,来达到更完美的人生境界吧。

因为,在理性之上,是至善和至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家庭文化下的多重分离与个体化 l 对马勒心理发展理论的再发展
粘稠与干爽
让我们的未来少一点后悔与失落,与父母和解,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当你老了,这4种话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儿女说
为何母爱会伤人?| 我们与母亲的距离,其实是一段自我和解之路
与父母和解,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