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艺术金融盈利警告

  艺术金融及艺术品资产评估是我国艺术领域、金融领域和资产评估领域的新兴事务,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研究。

  进入21世纪,艺术品的收藏和买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收藏”过去作为一个文化行为今天已经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一个投资行为。

  随着国家和政 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和扶持,艺术、电影、动漫、设计、大数据等领域创新发展。IP已经发展成为以知识产权为先导和底核的文化商业运转体系,目前文化艺术IP处于尝试、探索阶段,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加入到文化创意产业这一大潮中。其中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可以称得上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故宫大IP文化深入人心。从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胶带、翠玉白菜伞,到北京故宫的朝珠耳机、千里江山青绿山水项链、太和殿的脊首游戏、故宫壁纸、故宫输入法皮肤、雍正皇帝PS版耍宝卖萌、VR版的《清宫美人图》,把故宫传统的文化元素与当代时尚、设计相结合,实现“把故宫带回家”的服务理念。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北京故宫文化创意馆已推出9000多种文创产品,每年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艺术品市场发展至今,市场参与者及公众的对藏品“确真”的意识提高不少,对艺术品的了解愈发加深,对利用艺术品行骗的手段也有了警惕。

  在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平台化交易与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较快,特别是艺术品资产化的平台化交易发展迅猛。以艺术品实物集成电子化交易为例,这一模式兴起于2014年,但2015年便达到1.5万亿元的交易规模,2016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9万亿元。但这种迅猛发展脱离了市场与产业,泡沫大,投机炒作成分大,政策风险显而易见,已形成 交易规模大起大落的局面。

  民间鉴定、收藏百花齐放,鉴定、拍卖、抵押公司多如牛毛。民间文物流通性激发,一些收藏家先富起来。

  近年来古代艺术品金融化之路举步维艰,全国古玩市场乱象丛生,无据鉴定成为主流,真假难辨,仿品泛滥,拍卖行业不保真,导致大的金融机构、企业、家族财团迟迟不敢大举介入古代艺术品市场,迫切需要古代艺术品市场规范。国家强调科技创新,让科技运用到文物艺术品领域,推动对古代艺术品进行科技检测,精确断代,实施承担法律责任的有据鉴定,终结多年来的无据鉴定乱象。眼学主要用于对古代艺术品历史文化背景、艺术工艺等各方面研究,眼学还用于古代艺术品价值分析评估方面,真正做到精确断代还是靠科技。国家利用科技检测断代可以把民间大量的古代艺术品精品聚集起来,一部分用于纳入国有博物馆或私人博物馆体系,作为资产储备,把民间古代艺术品保护起来;另一部分用于古代艺术品金融化,启爆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另外科技检测还能起到严把国 门,防止珍贵文物流失作用。科技检测断代对于古代艺术品起到了积极的保护和利用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品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论道艺术品金融
中国建设银行与故宫深度的金融合作,艺术品金融资产走向巅峰!
90后女收藏家张越涵创办中国权威艺术品资产管理公司
乾隆年制瓷器一般价位是多少
2万亿艺术资产将激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