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三彩鉴定知识

  唐三彩的装饰技艺则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图案与彩带装饰。用各种釉色在器物上画上各种图案或者彩条,使得器物整体和谐美观,在经过高温烧制后,形成自上而下的彩带,随着器物的凹进和凸起斑驳淋漓,绚丽多姿。

  唐三彩这一种工艺品的特点,它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特点在里面,这个造型是鸡头器皿,曾考证它当时是西域国家甚至中东国家的一种盛酒用的器皿,但在中原地区把它作为一种工艺品来制作,并且从人们的使用中可以看到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唐三彩是唐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据说是从隋代以前的"青瓦陶胎粉彩"和单色釉彩陶塑,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因为它是用红、绿、黄三种釉彩组合涂胎窑烧而成。又创始于唐代,故名"唐三彩"。后来,历经劳动人民不断创新,釉彩色又增加了蓝、黑、紫等多种,但人们仍一直喜爱沿用"唐三彩"这个名称。

  我国封建迷信在唐朝发展至顶峰,当时的人们盛行厚葬逝者。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众多的考古发掘中,发掘出土了很多唐三彩陪葬品,主要内容可分为三大类:人物、动物和生活用具。人物俑有女俑、胡俑、武士俑等。女俑形态各不相同,有悠闲静坐的,若有所思;有亭亭玉立,裙带生风的;有编者头发的丫鬟,婀娜多姿。胡俑又分为很多种类,其拥有深邃的眼睛的高挺的鼻子。武士俑形象多为英俊潇洒的青年武士,身体强壮,轮廓分明。

  唐三彩器多用白色黏土作为器胎,而丰富多彩的釉色,则是取自矿物质中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唐三彩主要以黄 色、赭黄、翠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这几个颜色为主色调进行调色。取色方法大致是通过氧化铁烧出黄褐色,氧化钴烧出蓝色,且在烧制过程中利用铅作为助溶剂,使调色剂在制作过程中产生流动性。从而让器物色泽更加的缤纷斑斓、绚丽多彩。

  看人看气质,看文物更可以看气质。王世襄老先生认为,唐三彩虽然可以模仿,但气质却模仿不出来。

  返铅现象的唐三彩来看,返铅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整件唐三彩器物的釉面通体有一层薄薄的银光,如秋月之色浮于物面,如薄霜依稀可见。(2)一件器物釉面的局部有银白色的返铅现象,而大部分釉面则没有。值得一提的是返铅现象出现于任何颜色的釉面,蓝色的釉面的返铅现象往往更为突出,颜色更加自然。并不像有的文章所说的蓝釉不会出现返铅现象,要知道唐三彩的釉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其中铅的成分达25%左右。既然釉有那么高的铅含量,只要条件合适,什么颜色的釉面铅分子还不是照样跑出来,蓝釉亦釉,没有例外。(3)以细小的银白色斑点出现在釉面上。“银斑”是真品唐三彩器返铅现象的重要表现方式,其表现形式仍为不同时间先后出现的动态过程。首先是酝酿阶段,表现形式为釉面出现隐约可见的浅黑色斑点,有的略呈爆裂状,再发展是在浅黑色的斑点中间出现针尖大的白点,再往下发展便是白点逐渐长大成为白色的斑点。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发展,釉面上的银白色斑点也就越来越多,大小不一呈色自然。“银斑”从酝酿到发展成为银片,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唐三彩器出土后,离开了出现“银斑”的环境,动态的生长过程便凝固在唐三彩器物上,给我们观察它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过程,几百年的光阴便凝固在我们眼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稀世之宝汉代三彩盠方尊
唐三彩怎么辨真假
细说唐三彩:“恐龙级”的珍品!
隋唐时期最高等级,精品高古瓷欣赏
唐三彩的识真与鉴伪
南阳瓦趣轩---唐三彩鉴别真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