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美乡村——大金沟
老哈河,宁城境内又称土河,流经宁城9个乡镇80多个村庄,境内全长约149.2公里,是宁城人民的母亲河。多少年来,涛声喧响的土河水滚滚流淌,养育着世代繁衍生息于两岸的宁城村庄。

踏着清晨的露珠,亦或迎着拂面的晚风,走过家乡河,分享河道两岸的乡容、乡事、乡人、乡情,可以是一段影像、一张图片、一段故事,亦可以是一次梦里的行走。

通过这些遥远乡事的传递,你会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影子、熟悉的故事,当然也会找到一些年轻、一些历练、一些感慨......


于是,那些逝去的、无法再追回的,都将变成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1



老哈河咆哮着出了黑里河川,进入平原、丘陵地带,变得和缓而温顺起来,开阔平坦的河水恣肆漫溢出许多支叉,大金沟河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须支。 


丰则汩汩如柱、枯则潺潺似绢的大金沟河就这样在村子旁日夜不息地流淌着,养育着远处岸边上不大不小的村庄——大金沟村。



大金沟村位于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镇,这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村落,也是一座不曾走失的村庄。

现代社会,许多村庄都在以我们看不见的速度,一天天离开村庄。在这里,你却总会迎面撞上一些不曾走失或压根儿就没想走的村庄,一座碾盘,一个辘轳,一扇木门……站在岁月里,孤独而持久,固执地告诉你,村庄还在。



大金沟村很老。

远在元朝初年就已建村,那些至今散落在村庄里或大或小、或零或乱的古迹,许多都是村子里的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才能说得清楚的事儿,不过,这并不影响它们堂而皇之地生存着,一代又一代。



在小村,结识一座庙——苏家窝铺娘娘庙。史记修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


庙宇的后面散落着一些树,微风吹来,沙沙作响,和着一两声鸟鸣,空灵剔透,盖住了外面公路和村庄里传来的车声、人声、喧嚣声。站在这里,我突发奇想,如果此刻有一首曲子,譬如一曲《广陵散》,一曲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或者莫扎特的《安魂曲》,像一缕炊烟那样升起,在庙宇和林子间回旋,是否会有人停步,驻足,就像此刻的我。



四梁八柱,是形容蒙古族房屋的结构,小村里散落着很多这样的房屋。据说很抗风雨的,经年不衰,即使房子坍塌了,房框也依然站立不倒。听着有点像额济纳草原的胡杨林,于是,面对着那些寂静沧桑、瓦缝间已长出茅草的老屋,凭生敬意。 



转过村角,抬头见山。卧牛石,被一代又一代的村人赋予了很多古老的传说:在唐朝五代十国时期,李克用手下有十三个干儿子,称十三太保,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力大无穷,遇虎,追打之,途中踩卧牛石而过,留下虎爪印和李的脚印,李将卧牛石踩得侧翻,所以现在虎爪印和李的脚印在侧面,追至打虎石,将虎打死。

又一个李存孝打虎的链接版。


山上,还有许多历史古迹:汉罗扎布王爷坟茔、格格坟、古炮台、抗日战士临时办公的天然洞穴及桃山、三棱山、翠云峰等自然景观,幽幽中诉说着岁月的过往……


汉罗扎布王爷坟遗迹

翠云峰


远处,海拔1650米的平顶山,孤峰独立,直插云霄。


这是一座被村民们神秘地传颂了几辈子的神山。据说,上山的人都要拿一块石头,堆放在山上,久而久之,已经堆砌成一个神秘的敖包。



村里的老人告诉说,如果有人从山上往下扔石头,不到一天准会下雹子,村子里的小孩子试着去扔石头出好几次事了……村子里的人,无论大人、孩子都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着这里的一山一水。故此,这里的植被也一直保护完好。



“身在河边走,人在画中游”。走在这片土地上,树影清风,瓦舍墙篱。田野里,农人们荷锄扶犁;天边处, 隐约的群山叠错。特别是近年来镇村干部群众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境内生态保护良好,生态圈森林覆盖率达到98%,生长名贵植物15种,万亩山杏林、千亩桦树、柞树、五角枫、映山红长势喜人,是天然的植物园。每到春夏,百花盛开,百鸟鸣唱,百家茅屋炊烟袅袅,恍若世外桃源。有“宁城之肺”之美誉。 



大金沟村很慢。

尽管外面的世界脚步匆匆,这里的日子依旧不慌不忙,一些年迈的老人在这里自在地生活,全村878口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14人。



村后的山上生长着许多上百年的古树,他们也和庄子里的老人一样自在,没有人干扰他们的生活。微风吹来,大片的野核桃林喧响着,偶尔有一两棵上百年的古树坐立其中,被人们像供奉神灵一样拴上红布条,尊严而绅士地俯瞰着村庄。


村庄的小院里,86岁的村民何福荣老人就这样闲适地坐在院子的树下,幸福地看着67岁的小晚辈田桂芝在敲铢铢镲。田桂芝算得上是这个蒙古营子里的铢铢镲最年轻的传人,除此之外,她十岁就跟着家里的老人表演蒙语说书,一些蒙古族文化被她言传身教地保留下来。


村子里做这件事儿的可不止她一个,54岁的蒙古族舞蹈老师段国琴、44岁的铢铢镲鼓手李海英……由于她们的带动,有着千年传承的铢铢镲在这里被演绎得鲜活而灵动。

盛夏的午后,村庄里的文化赛事就这样自娱自乐地开始了。大人、孩子既是观众,也是演员,铢铢镲只是开场的一个小小铺垫,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筷子舞“消融哈达”、扇子舞、大秧歌、蒙古说书、马头琴长调……蒙古族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



大金沟村很小。

全村只有248户人家,方圆5.5公里。炊烟升起的时候,妈妈在自家院门口扯起嗓子一声吆喝,沟里沟外玩耍的孩子都会顺着妈妈的声音乖乖回家吃饭。茶余饭后,东家大妈,西家婶婶,扯仨挂俩,村头、广场,随便哪里都是舞台。



闲来漫步,你会迎面撞上一些淳朴而善良的笑脸,站在村头,倚在墙角,蹲在树下,毫无由头地对着你憨笑,勾的你也忍不住发自内心地呵呵几声,竟不觉沉闷的心豁然开朗起来,觉得所有端着的东西都放下了。


是的,只有在大金沟这样的小村里才能找到这种感觉。那是一种卑微却温暖的感觉,是我们寻遍繁华都市亦或万水千山都不曾有的感觉。于是,想到了席慕蓉的“点着灯的家”。



其实 

我们所求卑微

不过只是希望

能够有段无怨无惊的岁月

有片可以耕种的田野

有些知心的友伴

有些可以诉说可以互相交换的期盼

……



大金沟很纯。

许多人从这里出生,脚步漂泊天涯,但是小村静好的岁月知道,走出去的人迟早有一天要回头,于是,这里的后人们守着祖先点着灯的家,辛勤耕耘,执着守望,期盼着那些脚步早一天回家……


汉罗扎布的近子孙遍布世界各地,他的后人们回来寻根;走出去的大金沟人田金良,这里长眠着他的爷爷奶奶和父亲,他的心和目光也被拴在村庄的一山一水间。有许许多多热爱大金沟的人们小村正是在这些热爱家乡人的热情和努力中,变得越来越美了。


三座店镇党委书记陶梦虹、镇长王彦才、文化中心主任黄富斌在旅游建设工地现场办公

如今,这里已经是赤峰市市级旅游重点村,全国首批革命老区村,赤峰市网评最美乡村。在宁城全域旅游建设中,小村规划建设旅游观光农业,沿线已建成千亩设施农业、千亩果树经济林、千亩食用菌园区、千亩美国大榛子采摘园区。



目前三座店镇大金沟民俗旅游接待及农副产品销售中心、大金沟民俗旅游接待示范户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体验自然风光、感受田园乐趣'。

如果看了介绍,偶尔的一个早上,你突然有了大金沟一行的想法,这里为你提供一个线路说明:大金沟村位于宁城县中西部三座店镇,地处宁城西部国家森林公园及中西部地区小西线重点旅游线路沿线,是宁城县蒙古族主要聚居区。距省道207线7.5公里,国道508线7公里,距热水温泉小镇25公里,西可连喀喇沁旗美林谷森林植物园和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昨日再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即将消失的村庄-----费县鲁峪沟村
长岭苍洪下鸭冲'金蛇狂舞'
猫村 主子们的快乐猫生
莱阳有个黄金沟村,原名其实叫“黄泥沟”
一个即将荒废的村庄,有河有林场,还有3个溶洞
村庄名称漫谈——看看你们村是不是这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