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曾逝去的年节——备年菜
此文反映了松山区西部山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年时的情景。
备年菜一是备原料,二是备半成品,三是备成品菜。那时候不像现在想吃什么随时都能买得到,正月根本就买不到东西,所以要提前把正月吃的东西备足,另外把有些菜肴做成半成品或成品备起来,不但能减轻过年期间的劳动量,而且吃起来很方便。备年菜的伸缩性很大,人口多经济条件宽裕的,备年菜的品种齐全且量也相对大一些。人口少经济条件差的,除了必备的那几样其余的就省略了。但无论备多备少都是家家户户必做的事,而且做起来都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的期待。

杀猪(吃杀猪菜)


六十年代中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观,几乎每家都能养一口过年用的肥猪,除了过年用还要留出一大部分平时吃。一般都是春天抓猪(买猪仔),腊月宰猪,一口肥猪大约在一百五六十斤。进入农历的十一月开始育肥,改善饲料结构和质量,当地农民称给猪上食,平时喂泔水和生食,上食后改喂熟食,粮食多的家要添加一些粮食,粮少的家就把谷秕子、荞麦花、玉米皮子压碎馇猪食(做熟)。有句口头禅,“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宰猪。”各家各户过了腊八便逐渐开始杀猪了,人口多的、猪小的,要等到腊月二十几才杀猪。

除了过年,杀猪这顿饭是最好的、最解馋的,熬啃了一年的人们,一进腊月门就开始盼着杀猪的那一天,越是期盼,感觉时间过得越慢,度日如年,好不容易盼到了这一天,又害怕了,怕过了这一天又回到了原来,反倒连盼头也没有了。好在还有杀猪菜可以多吃一些天。那时我们那个小村八九成的户都能杀口猪过年,我们家也不例外,不管日子怎么艰难,母亲都想法喂一口肥猪,过年杀着吃。杀猪那天,家里的猪毛水味和煮猪肉味很浓,闻多了影响食欲,母亲为了让我们多吃点猪肉,一早就把我们撵出去了,能干活的在外面给找点活干,不能干活的打发出去玩,到了吃饭的时候才让我们回家,还真甭说,挺管用的,在外干活或玩耍要比在家待着多吃很多的猪肉。在那个经济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都很拮据,可以说只有杀猪这天能享受“管够”的待遇,其余时间都是省着吃。现在想来,母亲为了让孩子们在杀猪这天多吃点猪肉,真是煞费苦心。

1

煮猪肉

杀猪那天要煮几方猪肉吃(一方猪肉约三斤重),人们习惯地把猪脖子肉也称猪血脖,割下几块放在锅里煮熟。煮多少要看请来吃杀猪菜人的多少,要留出一块送给杀猪师傅,还要剩两块过后吃。煮肉时锅里要放一大锅水,再放上盐和作料,因为还要用煮肉的汤煮猪血肠和炖干白菜。

2

灌猪血肠

把猪水油或猪板油切碎连同作料一起放在锅里煎一煎放入猪血里,再将适量的荞麦面、大蒜、五香面、咸盐等,一并放入猪血里,用擀面杖搅匀,猪血少时还可根据需要适量加点水。把猪的粗细肠翻过来洗净,把调制好的猪血灌到肠里,血肠放入热水锅里煮时会膨胀,因此不能灌太满,灌七分满就可以了,灌好的肠子两头用细绳系好。把灌好的猪肠分若干次放在煮肉锅里煮熟,猪血肠入锅后,要随时用大锥茬子在猪血肠上扎眼放气,不然猪血肠就煮破了。煮熟即刻捞出。


3

炖杀猪菜

秋天,人们把小棵儿白菜编成辫子,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留着做杀猪菜和冬天炖干白菜吃。要杀猪的前两天,把干白菜用开水焯了,捞出后控净水切碎,用凉水浸泡一两天,再用凉水投两遍,捞出攥净水。杀猪那天,把焯好的干白菜放入煮肉煮猪肠子的汤里炖熟,这种汤油水大,煮出来的干白菜特别香,人们一般都煮很多的干白菜留着日后热着吃,能吃好多天,在锅里热的次数越多越好吃。杀猪菜里面有煮破没皮的猪血肠子瓤,很好吃,别有一番风味,大家都爱吃。

过去的猪肠子比现在的猪肠子粗,因为过去喂猪没有粮食,瓜菜、树叶、谷糠、荞麦花等,吃少了达不到热量,吃多了就把猪的胃和肠子给撑大了,所以过去的猪肠比现在的粗。同等大小的猪,过去的猪粗肠直径有六七公分,而现在的猪粗肠也仅有四五公分;现在的猪细肠更是细得可怜,有的比羊细肠还细。现在的猪血也比过去的少,过去杀一口猪能出半大盆猪血,有时猪血灌不完,把猪回头肠也灌上猪血煮了,有时还用不完,就用猪血抡饼吃。

我们那里有个“吃杀猪菜”的习俗。杀猪那天,请自家人来吃杀猪菜,近支的请全家,远支的每家请一位,年前年后如有有求于队长的事,队长也是被请之列,养驴、养羊的户还要把牛倌和给社员放羊的羊倌请来吃杀猪菜。头些年吃杀猪菜不上酒,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酒也上了杀猪菜的餐桌,俗语讲“无酒不成席”,有了酒感觉吃杀猪菜的氛围浓了许多。那些年,我们家除了夏秋冬季猪得了瘟疫,过年没猪可杀,其余几乎年年都能杀一口猪,因为春季猪死了还能再抓一口小猪崽,过年也能有猪杀。


在村里我们崔家户门较大,杀猪时,我家请吃杀猪菜的人较多,我亲大爷家爷孙三辈就有七八口,两个堂叔伯哥家每家一位,再加上正副队长和牛羊倌共十几口。我们家只烧一铺炕,自己有一张炕桌,再借一张炕桌,把两张桌子对起来,男客人挨着坐,女客和孩子挨着坐,那时人们不那么娇性,十几个人挤坐在一铺小炕上,为了少占地方让来客都能坐得下,客人主动侧着身子坐,不用主人说话,客人们就能把坐位安排得很好。父亲陪客人上了桌,母亲开始切肉、切肠子,把猪粗肠、猪细肠、猪肉、白菜都要分着盛在菜盔、大菜碗或盘子里端到桌上,随吃随添,忙得不可开交,有时慢了还供不上吃呢。


按着老家的习俗,请客时我们家的孩子是不能上桌的,则轮番的往桌上端菜端饭,母亲时不时地割一段猪肠子或切一大片肉让我们先占着嘴解着馋,我们吃完了还要时不时地自己到菜板上捏片肠子、捏片肉扔到嘴里,虽然没上桌,嘴也没怎么闲着。主食一般都是小米饭,吃饭前要给每个客人盛大半碗米汤,然后盛上冒尖的一碗米饭。妇女小孩不喝酒,她们也知道我们还没吃饭,在等着这张桌子,所以女客人和孩子们吃完饭就老早地撤了。喝酒的往一起靠拢一下腾出地方,我们便迫不及待地上桌了,大口大口地吃着一年一次的美餐,母亲边吃还要边盛菜、盛饭。到六十年代末,人们把煮熟的猪肉、猪血肠再用油、盐和葱花煎一下,觉得这种吃法比原来上了一个档次,实际也代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本人认为两种吃法各有特色,味道都很好。

绝大部分人家都要请人杀猪,杀猪的师傅不要工钱,除了管饭还要送给杀猪师傅一块熟猪肉或生猪肉,再拿上点粗血肠和细血肠,作为答谢。父亲会杀猪,所以我们家就省了一份猪血肠和一方熟猪肉。

杀猪这天,我们也能发笔小财,按惯例,猪鬃归孩子所有,所以杀猪退毛时,孩子们围着猪毛堆挑猪鬃,然后捆成捆,卖给供销社。猪鬃可做刷子等,价格很高,一个大猪的猪鬃能卖到三块来钱,当时对孩子们来说真是个不小的收入,说发笔小财一点也不过分。猪毛也能卖钱,但是这个收入归大人。猪尿[suī]泡也舍不得扔掉,孩子们把它洗洗吹起来,一个十多公分长的猪尿泡吹得像橄榄球那么大,几个孩子像打排球似得满院的追打,有时也当气球玩耍,玩够了挂在阴凉处,待干了以后用来装火油或者揉一揉做钱包,因为它不漏水,用来装布票、粮票等怕湿的证券能防水,因为那时还没有塑料。那时总看到人们从衣服兜里掏出来的钱包是皱皱巴巴的猪尿泡。猪胰子也不能扔,把猪胰子放在石板上再放上碱面子用石头砸,直至把猪胰子砸成泥状,再把砸好的猪胰子做成香皂大小的块,凝固成形后用来洗手,猪胰子里的碱面可去污,猪胰子润滑保护皮肤,一举两得,是肥皂的替代品。

杀鸡

快到过年时,一般的家庭都要杀几只鸡,杀的都是些不爱下蛋的老母鸡或公鸡。那时候猪和鸡是居家过日子必养的,如果谁家不养这两种家畜、家禽,邻居和亲戚都会笑话的,会说这家子人不会过日子。各家养的鸡数量不等,最少五六只,最多十几只。母鸡产蛋高峰最多两年,第三年产蛋率大幅下降,所以每年都要淘汰几只不爱下蛋的老母鸡。当年的公鸡除了留一只打鸣和做种鸡外,其余的也要宰杀,但都要等到快过年的时候杀了留着过年用,所以就有了过年杀鸡之说。
  


为加快鸡的育肥,快到过年时把要杀的老母鸡和公鸡找个笼子圈上,减少鸡的活动量。没有笼子的,就利用外间屋的仓子洞圈鸡,每一个仓子洞放一只鸡,仓子洞口每隔五六公分竖着砸一根木棍,像过去带着铁撑子的“监室”。木棍外面放食槽、水槽,鸡从木棍之间的缝隙中把脑袋伸出洞外取食、饮水,这种做法在小村叫“站鸡”。届时提高鸡的“伙食”标准,只吃粮、不吃糠、不吃菜,大约十几天的时间就能把鸡育肥。杀鸡时把公鸡的羽毛拔下来拂掸子,女孩子们再找几枚大钱做毽子,母鸡的软羽毛拔下来做垫子或做风匣里的毛头。鸡肉冻起来留着过年用,做卤鸡、炖鸡、扒鸡等等,都是上等菜肴。

做豆腐

豆腐是过年必做的。豆腐既好吃又有营养,老少皆宜,年轻人爱吃,老年人偏爱。虽然在小村的席面上豆腐不是主菜,但是作为辅料必不可少,大炖菜缺它不可,也可做民间小吃,又可做素菜,过年总有一些信佛教的人吃素不吃荤,豆腐就成了当然的素菜,有时还要做主食的辅料,比如做饺子馅等,热接年菜时打上两块豆腐,过年期间几乎顿顿离不开豆腐,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过年每家都要做二三十斤豆子的豆腐,要用一整天的时间,豆腐做好了,切成块,先用豆江水(过完豆腐的水)泡上,过几天换成凉水泡起来,每天换一两次水,不变味,可吃很长时间。

压粉条

粉条是过年过节菜肴里面不可缺少的重要食材之一。我们老家盛产土豆,每年秋天收土豆时都要把小的、青的、受伤的土豆挑出来,用碾子轧碎,然后将淀粉过滤出来晾干,出售一些,留一些压粉条子。每到年节都要压几锅粉条子,压粉条时先烧一锅开水,锅上支一个饸饹床子,把掺有白矾的淀粉用水和好,放入饸饹床子压到锅里,开锅后捞出,把一绺一绺的粉条放在盖帘上或搭在晾衣竿上,结冻后收起来放在冷屋子里备用。也可做宽粉,把和好的淀粉擀成薄薄的饼,然后根据所需的宽度切成条,放入锅里,开锅捞出。小时候,母亲每次压粉条时都煮上一大碗,放上葱花、盐面拌一拌,让我们尝尝鲜解解馋,那白绿相间的拌粉条又好看又好吃。 
 

做鸡渣咸菜

过年吃的咸菜也要上个档次,每逢过年前夕,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有做鸡渣咸菜的习惯。剁鸡渣时把鸡腿和鸡胸脯割下来,留着过年做菜用,好部位的鸡肉舍不得做鸡渣咸菜,把鸡架子和鸡脖子连骨带肉剁碎,把腌好的芥菜疙瘩也剁成丁,然后炝锅,将鸡渣炒变色,把咸菜疙瘩丁倒入翻炒去辣味,再放上泡好的黄豆和葱、姜、蒜等调料,想吃辣的还可以放些辣椒,加水炖三四十分钟。把做好的鸡渣咸菜放在凉屋子里,即吃即盛。这道咸菜是大人们爱吃的,小孩子们不太愿意吃,偶尔吃几口也是挑咸菜疙瘩吃,鸡肉虽好吃但肉太少且骨头也在里面,吃着垫牙。那时候讲的就是“鸡吃骨头,鱼吃刺”,有时候大人们用鸡渣咸菜当下酒菜,一碟鸡渣咸菜就能喝顿酒,而且嚼得有来道趣、有滋有味的。因为平时几乎吃不上,所以这道咸菜也成为过年的咸菜。


做猪皮冻


过年时几乎每家都要熬些猪皮冻,增加一道过年的凉菜。猪肚囊子肉很暄,一般用做饺子馅,杀猪时人们把猪肚囊子肉割下来,把肉皮蹬下来,肉留着包饺子,肉皮留着熬冻。并非肚囊子的肉皮才能熬冻,其他部位的肉皮也能熬冻,只不过其他部位的肉皮在制作腊肉时被一并利用了。为了便于肉皮的切制和清理肉皮上的肥肉,熬冻时先把肉皮放在锅里煮三五分钟捞出来,趁热把肉皮上的肥肉清理掉,再把肉皮切成小条或小丁放在锅里熬,视其口味添加不同的作料。熬好的皮冻盛到盆里冷却后再吃,皮冻呈青白色,特别有筋性,用筷子夹都夹不断。食用时通常把皮冻切成六七公分长、四五公分宽、一公分厚的薄片,摆放在盘子里,根据口味再浇上醋、酱油、蒜泥或葱花等调料,又好看又好吃。老人们爱吃是因为嚼着不费力,孩子们爱吃是因为凉快爽口。


猪皮冻有“清冻”和“花冻”之分。清冻:把冻熬好后,趁热把肉皮捞出,把熬好的汤汁盛在盆里,待晾凉凝固后即可食之。花冻:皮冻熬好后不捞肉皮,还可以在熬制时放些其他辅料,有放蛋清的,有放小豆腐块的。凝固了的花冻,肉皮和豆腐块等都沉淀在底层,清、花分明很好看,口感更佳。


熬冻既费时间又费柴,因缺柴烧,人们舍不得单独生火熬冻,一般都在烧炕熰炕时借机熬制。到了冬日吃两顿饭,两点来钟饭做好后就停火了,如果睡觉前不烧炕、熰炕,到半夜炕就凉了,所以到晚上六七点钟再把火生着,烧几分钟,再用碎柴火或碎粪沫子熰炕,人们为了省柴用烧炕熰炕的火来熬冻。因为不是专门熬制,所以一两次达不到火候,要一连熬制几个晚上才能达到预想的黏稠度。过去农村用的都是铸铁锅,熬冻时要防止锅下锈,一旦锅下锈了,皮冻的色泽味都会大打折扣。 

煮骨头(做接年菜)

到腊月二十八九(过年的前一天)煮猪骨头、煮肉,做接年菜,人们常说“二十九煮骨头”,实际除了煮猪骨头还要煮上两方带皮的猪肉,过年时做菜用。猪尾巴根连同猪尾巴叫猪勺子头,也在这一天煮了,这块肉是猪身上最香的一块肉,是给一家之主吃的,别人无权享用。孩子不能吃,大人说小孩吃了猪勺子头夜间走路会后惊的,总感觉后面有人、神、鬼跟着,是真是假无从考究,也许是为了奖赏家长而找的借口,这个借口普及面还很广,延续时间也很长。挨着猪头的第一节猪脖骨称之为喉骨,这块骨头上的肉是赐给喂猪人的即家庭主妇的,别人无权享用。

过年的前一天,到谁家都是煮猪肉的香味,全村都是一个香味,大人和孩子们的表情与平时也有所不同,人人都兴致勃勃,等待着这顿美餐的到来。人口多的,一个猪的骨头,这一顿啃得光光的,在那个年代剔过的骨头上没有多少肉,不像现在骨头上带那么多的肉。骨头和猪肉煮好捞出,在煮猪骨头的汤里放入焯好的干角瓜条或片、干豆角丝、海带丝、茄子干等,做一大锅接年菜,盛在大盆里,放在不烧火的凉屋子,因为接年菜里有很多油,冻不实,所以不用担心冻坏瓦盆。从初一二开始热着吃,吃的时候把接年菜放在锅里再放点粉条、豆腐炖一炖,熥点年干粮,再熬点茶汤面粥,一顿饭就做好了。节省点吃,能吃到正月十五左右,当然期间还要做一些其他的菜肴。

作者:崔玉堂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经作者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往事】年猪的味道/吕少斌
舌尖上的美食
散文 | 舌尖上的杀猪菜
东北过年杀猪全过程(杀猪菜)
杀猪菜
北方人爱吃猪血肠,南方人觉的不卫生,你看猪血肠是这样做出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