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渐行渐远的草原兴发
userphoto

2023.01.10 内蒙古

关注

赤峰兴发集团从公司创建到股票上市,仅仅不足10年时间,轰动一时,红极一时,成为中国绿色肉类食品第一品牌。然而又不到10年光景,企业严重亏损,背负巨额银行债务,不得不重组。今天回忆这个企业的发展历程,是因为它身上折射出40多年中国经济的种种变化,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成立大兴肉鸡公司

赤峰元宝山区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地处西南的五家镇,距离元宝山区政府所在地平庄镇仅仅10公里。五家镇是煤炭产区,但是上百年的开采,4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煤炭储量已经萎缩,上世纪80年代初全镇人均仅不到两亩地。如何兴镇富民成为当时五家镇党政领导一直思索的课题。

1988年初,主持农牧工作的副镇长张振武提出了兴办肉鸡公司的思路,并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选择发展养鸡,是因为赤峰市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玉米饲料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多,气候也很适宜。肉鸡饲养具有生产周期短、占地少、料肉转化率高的特点。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养鸡也符合国家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产业化政策的“菜篮子工程”。现在看来,当时五家镇的领导班子确实有先见之明。

草原兴发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一角
张振武,1977年考入辽宁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在赤峰农牧学校当了三年教师以后,又去南京农业大学进修了半年,后调任元宝山区林业局副局长。1987年,刚刚34岁的张振武当上了副镇长。张振武带领五家镇畜牧干部、房身村委会和镇粮食收购站人员,先后到北京密云养鸡场、北京市大发畜禽公司以及上海、西安、吉林、大连等城市的肉鸡场,从饲养到销售都做了周密的考察。回来后,他们从北京赊来300只鸡雏,张振武和镇里的两名畜牧干部亲任饲养员。经过精心饲养,那些毛茸茸的小精灵不到50天每只长到两公斤以上,一公斤饲料换来半公斤鸡肉,一只鸡纯挣两元钱,小规模养鸡试验的成功让他们坚定了信心。
1988年11月,“五家大兴肉鸡公司”挂牌了。公司由五家镇政府、五家镇房申村、五家镇粮食收购站三家单位合办。大兴公司成立后,张振武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镇政府筹资40万元,房申村出荒地70亩,粮站供应饲料,这就是创业时的全部家当。短短几年之后,坐落在百亩荒原上的养殖场变成了一座雄姿勃发的现代化肉鸡生产企业。

超乎常规的扩张

为了让农民亲眼看到养鸡的好处,公司领导成员率先养鸡。张振武将家里新建的两间大房腾出来,让爱人在家里养鸡;副经理王树范一家人在养鸡场养鸡。技术人员到农户去做工作,并扶持重点户做示范。房申村有一户农民饲养肉鸡1000只,两个月出栏纯收入2000元,人们耳闻目睹后,争相养鸡。大兴公司借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有困难的农户实行鸡雏、饲料暂时赊欠的办法,帮助渡过难关。同时不断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实行“四到门服务”,即送鸡雏到门、收购毛鸡到门、防疫灭病到门、送饲料到门。公司成立了20多人的防疫队伍,还有疾病防治化验中心,免费给养殖户服务,登门指导。对年产1万只到10万只肉鸡的专业户出售每只鸡奖励一分至一角钱,年养殖10万只肉鸡的专业户,可得奖金4~5万元。这些政策调动了农民养鸡的积极性,周围养鸡户很快发展到600多家。一股养鸡的热潮很快席卷了元宝山,并以强劲的势头涌进到附近的旗县区。1989年肉鸡饲养量增加到10万只。

草原兴发集团

公司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视,1991年在区里的协调支持下,大兴肉鸡公司投资300万元,扩建了冷库及百万只肉鸡屠宰加工厂。五家镇大兴肉鸡公司更名为元宝山大兴肉鸡公司,董事长为分管区长郝玉田,张振武兼任总经理。
1992年全国养鸡业跌入低谷,国内很多肉鸡公司倒闭破产,元宝山大兴肉鸡公司却未见紧张。为了保住养鸡户不滑坡,当年大兴肉鸡公司负债30多万元,保住了养鸡户的利益,保住了养鸡基地,维护了刚刚建立起的信誉。至此,大兴公司“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产生了效益。
大规模养鸡,鸡雏供应是问题,大兴公司准备建起1.5万套AA祖代种鸡场,年生产7.5万套父母代种鸡。经过多方的筹集融资,五家镇建起了一座占地10多万平方米的父母代种鸡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饲养场,年孵化优良鸡雏1000万只,世界上最优良的“爱拔益加”肉鸡品种落户到这里,多项饲养技术指标创下了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另一处国内一流的大型祖代种鸡场也建在了元宝山区玉皇林场的万亩林区内,设计能力为年饲养祖代种鸡2.4万套,年饲养父母代种鸡10万套,年孵化父母代鸡雏100万套……
超乎常规的扩张,使兴发公司名气远扬,大兴公司真的兴旺发达了。

自治区最大的肉鸡生产加工企业

1993年,经自治区、赤峰市两级体改委批准,通过股份制改革,元宝山大兴肉鸡公司更名为赤峰兴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随后兴发集团兼并了平庄饲料公司、平庄食品公司、元宝山食品公司、元宝山新光源厂、元宝山猪场、赤峰第七食品厂和元宝山林场玉皇分厂等7家国营、集体企业。到1995年,公司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员工2000余名的自治区最大的肉鸡生产加工企业。

兴发集团现代化生产车间

此时兴发集团通过一系列技改,已经由单纯的肉鸡屠宰加工发展到肉鸡系列产品三大类57个品种,肉鸡食品、猪肉熟食品、灌制品,速冻水饺产品,血粉、骨泥,饼干面包等儿童食品,学生营养食品。

根据国内普遍缺钙的现象,兴发集团将新鲜肉骨加工成骨泥,添加到饺子馅中,使速冻水饺成为富含钙质的保健食品,张振武亲自撰写的“草原兴发,方便万家,保健大家”的广告语,反映出了产品的独有特色,并以优异的质量获得了国家商检局注册,成为对日本出口定点厂家。非常苛刻的日本消费者与日本客商认可了兴发集团的产品,华侨博仁特古斯先生同兴发集团携手建起了中日合资项目,使兴发集团在日本找到了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

1993年8月,张振武率众前往西伯利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市场调查,亲自体察到寒冷气候对俄罗斯农业的制约而造成的食品短缺,亲眼看到副食店排长队的俄罗斯人,他敏锐地发现了兴发公司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互补关系。回来后,公司迅速开发速冻水饺、包子等方便食品,在满洲里设立贸易公司,成为对俄罗斯出口的中转站。与此同时国内的销售网点也呈现了星罗棋布状态,北京、大连、呼和浩特、满洲里、沈阳、长春、哈尔滨、大庆有近200家营销机构和连锁店。

遍布周边的养鸡小区

兴发集团开始进行企业的总体规划,提出了12345发展战略,即一个理念:农户发展我发展,我与农户共兴衰。两个连接:一头连接国际国内市场,一头连接千家万户农民。三个环节就是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四化格局: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五项结合: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教科研。最终实现“雄踞北方,问鼎全国,走向世界”。近30年后,我们对当时兴发集团和元宝山区的决策者们对企业的高瞻远瞩和远期规划,依然是敬佩不已。

1995年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考察兴发集团

经过一、二期扩建工程配套建设,兴发集团肉鸡产业链基本形成了以元宝山区为中心,400公里为半径范围内养鸡基地60多处,养鸡户5000多个,肉鸡屠宰加工能力达千万只,冷冻储藏能力5万多吨。

兴发集团最具特色的当属养鸡小区的创建,这样的小区年饲养量至少10万只,超过这个数量还会受到奖励的。当地有个崔姓农民第一个建起饲养量10万只的吉祥养鸡小区,在这个样板带动下,各地养鸡小区如雨后春笋,呼啦啦一下长出近百处,遍布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10多个旗县区,农民们每年获得了300余万元的纯利,称养鸡小区为致富工程,是奔向新生活的驿站。兴发集团当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扶贫的最大龙头企业。

1995年1月1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同志到兴发集团视察并评价说,“赤峰兴发集团是条真龙”。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1995年9月赤峰兴发集团公司总部办公地点从五家镇搬到了平庄商城。兴发集团生产的兴发牌系列产品,形成了4大系列180余个品种:兴发牌速冻肉鸡系列、速冻水饺系列、熟食制品系列、学生营养餐系列。兴发牌速冻肉鸡、速冻水饺获国家绿色食品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1995年7月,兴发牌速冻水饺、速冻肉鸡、熟食制品荣获第3届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会优秀产品奖。“兴发牌”产品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名牌产品。

“草原兴发”股票上市

为了实现“雄踞北方,问鼎全国,走向世界”,在本世纪末实现全国同行业前5强的目标,1996年兴发开始三期工程,使自己在本世纪末成为肉鸡饲养达1500万只、生猪饲养15万头、年创产值10亿元的国内大型畜产品养殖加工企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兴发集团具备了一定实力,但是资金也仅仅是维持现状。怎样进行更快速地发展,公司开始探索资本市场,争取股票上市的工作悄然运作。1996年下半年,兴发集团在自治区首府筹划股票上市,几个月的时间,集团工作人员马不停蹄,个个拼命工作。张振武不顾身患疾病,像上了发条的时钟一样忙过劲了,病情厉害得不能进食,一连喝了16天大萝卜汤。经过近10个月的努力,1997年5月19日,兴发集团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4000万A股“草原兴发”股票,每股5.66元,一下子融资2.26亿元。

1997年兴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股票上市后,赤峰市委、市政府奖励张振武200万元,他分文没收,全部用来建立一个助老基金会。在他的影响下,同班战友都自觉放弃年终效益奖,存入工会账户,用于病老职工应急。

草原兴发集团董事长张振武

股票上市成功给正在腾飞的企业插上了翅膀。三期扩建工程1998年底全面完成,祖代种鸡场、第二饲料厂、熟食加工厂、草原肉食品总厂、烧烤制品厂、彩印厂相继竣工投产。兴发集团先后收购租赁了7家食品公司、控股重组了康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着力打造元宝山草原兴发绿色食品工业园,走中国草原绿色食品工业建设之路。公司也提出由地方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过渡,实现从内蒙兴发到草原兴发的历史性跨越。兴发集团开始在央视推出自己的品牌广告,一时间在神州大地上,“草原兴发,健康大家,利益万家”“草原羔羊肉,涮出新感受”“草原绿鸟,兴发肉鸡”等等广告语进入千家万户。


国内最大的草原肉食品加工企业

这时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内蒙古大草原的资源和公司的人才市场科研优势出发,兴发集团开始进军草原肉羊产业,短短一年时间,兴发集团就迅速完成购并、租赁锡林郭勒和赤峰市牧区多个生产厂家。

1998年5月,兴发集团与锡林郭勒盟达成合作开发内蒙古名优羊肉资源协议,租赁了总资产达3600余万元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正蓝旗、锡林浩特市、西乌旗的4家肉联厂,租期20年。与此同时又收购租赁了赤峰市林西县、阿鲁科尔沁旗、敖汉旗的三家肉联厂,形成了强大的草原兴发羔羊生产能力。在草原深处建立了8家特色肉食品生产基地,当年屠宰加工肉羊50万只,销售草原羔羊涮肉及其系列产品9400余吨。

1999年6月25日自治区政府主席云布龙视察草原兴发集团

公司先后以巨额的资金引进了年生产能力3万吨的德国生产线和日本小野“新含气灭菌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设备,震惊了国内外的客商,他们真没想到在中国北方的山野里,能有人操作这样国际一流的机器、生产出这样过硬的产品。用德国引进的先进设备生产出的草原野味肠、水晶牛肉等产品,也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名声大噪。

继北京、呼和浩特、包头后,兴发集团在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烟台、上海、杭州、广州、石家庄等地建立10多家分公司,国内市场分公司总数发展到20家,形成了占领北方十大目标市场、并逐渐向南方扩展的营销网络体系。草原兴发涮园连锁店在国内建起40多家,日本、俄罗斯、阿联酋等国家建立直销公司。兴发牌系列食品达到10个大类1000多种羊肉、熟食、粗杂粮、小菜等系列开发产品;羔羊涮肉、卤汁荞麦面、鸡肉串、草原兴发野味汤、兴发水饺、四野小菜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长盛不衰。

兴发集团生产的系列产品

1998年12月,草原兴发肉类产品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认证,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兴发草原肉鸡类产品被日本厚生省认可为免检产品,草原羔羊肉、四野小菜、兴发肉鸡、兴发熟食、草原兴发水饺、康老师傅卤汁荞麦面等13个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确认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多次被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消协评为推荐产品。

在国内,兴发设有华北、东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北、西南7个销售大区、30家销售分公司,总资产30.77亿元,是国内最大的草原肉食品加工企业,2000年10月,被农业部等八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2年1月,草原兴发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被中国肉类协会评为全国肉羊生产企业第一名。兴发集团还成功培育出小型肉杂鸡新品种—草原绿鸟鸡。

草原兴发肉鸡加工一次性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企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才。此时的兴发集团已经拥有员工近万人,先后引进了草原兽医、畜牧、企管等13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在一次高级人才交流会上,兴发集团两天接待了200多位应聘及咨询人员。兴发集团还有一个建起兴发学院的构想,每年招收300名大学落榜的农家子弟免费培训,而后送到专业学校深造,以解决企业的人才后顾之忧。


债务危机后的重组

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以及后来的牲畜口蹄疫的传播,对肉鸡及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影响很大。草原兴发的主营鸡产品销售受到严重影响。此时的兴发集团,由于摊子铺得过大、战线拉得太长,过度投资,销售资金回笼缓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2005至2006年集团出现资金紧张。2006年“草原兴发”第三季度报告披露,2004年度、2005年度、2006年1~6月连续发生巨额亏损,亏损额高达十几亿元。此外,公司还有17亿多元的银行债务。如此情况,草原兴发的持续经营能力已经面临重大考验,甚至难以逃脱破产倒闭的命运。

草原兴发经过多年的经营,已发展成为中国国内肉鸡和羔羊绿色食品的代言词,具有一定的品牌认知度。如果退市或者破产,品牌价值将不复存在。另外,草原兴发的公司+农户模式,涉及到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等地的养殖户。如草原兴发不能正常经营,将直接影响到20多万养殖户的生活。因此草原兴发的问题不仅是企业的问题,也不单单是经济的问题,既关系到资本市场稳定,也关系到地方金融环境和社会稳定。因此,重组是唯一的选择。

搬迁到平庄的兴发集团总部

在自治区、赤峰市及元宝山区政府的协调下,平庄煤业以重大资产置换方式重组草原兴发,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实现“买壳上市”,实施定向增发,发行4亿股股票,借贷危机问题得以解决。重组后股价一路攀升,最高至19元,涨幅达到800%。重组也保护了农牧民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十几年过去,曾经的“草原兴发”,这一驰名全国的品牌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本文为《赤峰文史》授权发表

编辑 | 昔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兴发集团600141
赤峰欲打造“中国牛羊肉食品之都”
兴发集团(600141)上涨空间打开
为何早盘分享600141兴发集团
内蒙赤峰坝上草原
【内蒙】李潼舟《美丽的大草原》指导教师:尹苹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