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十多年前的回忆:朱德、董必武视察赤峰
userphoto

2023.04.09 内蒙古

关注

    1964年6月30日至7月1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视察内蒙古昭乌达盟(现赤峰市)。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级别最高的中央领导首次视察赤峰。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照片也显得有些发黄和模糊。但给人的感觉仍非常亲切,其种种场景,似在眼前,恍如昨日。

  塞外七月,骄阳似火,人心更热。

    6月30日下午2.30分,朱德、董必武所乘专列驶抵距赤峰150公里的辽宁省叶柏寿火车站。

    提前赶到这里迎接的是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农牧部长雷代夫(原昭乌达盟盟委第一书记,5月份调自治区任职),昭盟盟委副书记穆林等。

    他们登上专列,对两位德高望重的中央领导,前来昭盟视察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在专列驶往赤峰途中,朱德、董必武认真听取了盟委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

    下午6.30分,汽笛长鸣,列车徐徐驶进赤峰火车站。

    在自治区、盟有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朱德、董必武不顾年事已高,连日旅途疲劳,立即驱车视察赤峰市(红山区)城郊林场沙地造林情况。

   他们登上一个小沙丘环顾四周,看到赤峰十万亩沙海,在赤峰人的多年努力奋斗下,变成了郁郁葱葱绿洲,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朱德来到灌林丛边,抚摸着绿油油的沙棘和柠条,点头赞许:“你们在沙漠上造林,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董必武也高兴地连连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门路!”

    接着,朱德、董必武又来到了赤峰制药厂视察,重点看了麻黄素车间及切草、苯提取、精制三个工段。

    当了解到麻黄素是出口商品,国内也有相当需求时,朱德语重心长地说:“国家很需要外汇,应当多生产一些。"

    董必武还详细询问了职工情况,叮嘱各级领导都要关心工人生活。

    朱德、董必武来到了昭盟文物站,敬候多时的盟委组织部长刘善增、监委书记张广经、宣传部长白俊卿、统战部长李树忱、工业部长赵景堂等快步迎上前去,朱德、董必武热情地与他们一一握手。

    在展室里,他们看得非常仔细。朱德详细询问了昭盟地区古代民族历史发展情况。董必武重点询问了辽代上京、中京遗址等情况。

   朱德,董必武还对陈列在展室本地书法家郑大光的书法,表现出了极大兴趣,驻足多时,大加赞许。

    两位中央领导当时都已年届高龄,朱德78岁,董必武79岁,但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好。

    视察期间,他们还流露出要去农村、牧区看看的愿望,但这些地方距离市区较远。而且按日程安排,时间也来不及了,因此未能成行,留下了些许遗憾。

    朱德、董必武虽然在赤峰视察仅仅停留了八个半小时,但赤峰的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特别是治沙造林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视察期间,两位领导分别挥毫题诗,盛赞赤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朱德的题诗是: 访赤峰市

炎炎夏日访乌盟,

杨柳新栽绕赤峰。

黄沙万里今何在,

一片青纱映碧空。

      朱 德

   原注:诗里"乌盟"句,作者原意即"昭乌达盟"简称

 董必武的题诗是:由承德到赤峰   董必武

铁辇东行又北行,

黄昏前已达昭盟。

风沙曾使田庐没,

水草今为农牧生。

遍植笔杨防护好,

多开爪浍灌淤平。

赤峰面貌初更变,

万象欣欣日向荣。

    为纪念朱德、董必武视察赤峰,上世纪九十年代,红山区委、区政府在城郊林场东郊沙坨子梁(二老视察驻足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刻有二老诗词手迹的纪念碑,不知现今还安在否?

作者简介:张子军,网名元亨利贞。1954年出生于赤峰,先后工作于赤峰市建委,红山区委、区政府,市委办公厅,2012年在赤峰市教育局退休。现兼任赤峰对调协会主席和赤峰市武术协会主席。

天下掌故           —天下掌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赤峰记忆(六十)钢铁街之昭乌达路口1
赤峰的老照片
中德合作小额信贷发展项目落户赤峰
赤峰市概况 赤峰概况
昭乌达盟:内蒙赤峰老照片,赶紧收藏!
美丽赤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