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各类资料中关于辽塔的讹误(一)

各类资料(包括书籍、论文、文保碑、网络)关于辽代古塔方方面面的描述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讹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讹误的传播速度也是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有必要将这些讹误做以纠正,以正视听。

1、辽庆州白塔

名称讹误:古庆州白塔

其实称作“古庆州白塔”并没有什么错误,但这一名称确是讹误而来。此塔连同所在省区,被人连写为“内蒙古庆州白塔”,可后人就在断句上出现了问题。本应断句为“内蒙古、庆州白塔”,却被某位编辑断为“内蒙、古庆州白塔”,就这样“内蒙古古庆州白塔”(下图)的称谓就出现了。

事实上,通常“古”与“新”相对应,古某某城常指历史上曾长期为城,后废弃,如“古晋阳城”。

像“汉长安城”这种就鲜有“古长安城”的说法。庆州城也仅仅是繁荣于辽一代,所以庆州之塔还是应统一名称为“辽庆州白塔”,年代一目了然。 

2、辽中京大塔

俗名来源讹误:中京大塔的俗名为大明塔,关于大明塔名称的来源,许多资料皆称是因辽中京城延续到明代,后废弃,而只留下塔,所以人们习惯称为大明塔。

其实“大明塔”是“大宁塔”的谐音,辽代的中京大定府,在元代成为大宁路的路治,明初还有大宁都司和大宁卫。辽中京的标志性大塔被称作大宁塔再正常不过,清代乾隆皇帝尚有《大宁城览古》《题大宁塔诗》(下图)存世。

3、辽阳白塔

简介讹误:这个是网传最广的以讹传讹,“辽阳白塔是全国76 座古塔之一,……,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也是全国六大高塔之一”(下图)。

真不知这76之数是如何统计出来?要知道,我国现存古塔成千上万,可不仅仅只有76座。还有东北地区的范围也不等同于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四盟也属我国东北地区,辽阳白塔的高度仅仅是东北三省之最。

至于全国六大高塔的说法,应该是网络时代之前,几座名气较大的高塔之中,辽阳白塔高度第六。但如今信息发达,一些因地理位置偏僻,网络时代之前少有人知的几座高塔(如辽庆州白塔、邛崃文峰塔等)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再称辽阳白塔全国六大高塔之一便不合适了。

我们可以简单将我国的著名高塔列出如下(最近几年通过维修长高的不含在其中),

1)定州料敌塔,84米,公认的老大;2)泾阳崇文塔,80米左右;3)宁城大明塔,未将基座完全挖出来之前74米;4)苏州北寺塔,76米;5)辽庆州白塔,73米;6)安庆迎江寺塔,72米;7)汾阳文峰塔,维修前约80米。

辽阳白塔跻身前六,难度太大。

4、兴城磨石沟塔

简介讹误:许多资料皆称磨石沟塔是辽代中期的密宗真宫塔的孤例

真宫塔是何物?莫非还有假宫的?其实“真宫”二字也是某位编辑在誊稿的时候误把“真言”二字抄成“真宫”,以致如今在网络上泛滥。兴城磨石沟塔的四个隅面上的浮雕为碑,碑面上刻悉昙体梵字真言(下图),这才是“真言塔”的来历。

5、义县嘉福寺塔

名称讹误:义县广胜寺塔

义县嘉福寺塔,因清顺治年间在塔下建寺名为嘉福寺,故塔因寺名。但198051日,在义县南关此塔东南350米处出土经幢身一段,上刻“大辽国宜州广胜寺……”(下图)等内容。于是在1980年之后,根据经幢上的文字而重新命名此塔为广胜寺塔。实际上,经幢出土地点在义县城外,而塔在城内。辽代的宜州也未必仅有奉国、广胜二寺,如此命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很多义县当地人都觉得将此塔更名“广胜”是风马牛不相及

所以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之前,草率的名为广胜寺塔操之过急。应该还是依清代的嘉福寺之名,不更改为妥。

6、涞水庆华寺花塔

传说生搬硬套,以讹传讹

文字资料每当介绍此塔,必提吹拉弹唱。涞水当地有传说,说花塔的所在的洛平乡为黄帝近臣伶伦发明乐律、培训乐工、校准乐音的地方。此地因此得名“乐坪”,洛平之名亦由此而来。并以此得出庆化寺花塔基座上雕刻操各种乐器的乐伎人(下图)也是源自此传说,认为基座上雕刻吹拉弹唱乃洛平当地的标志。这个观点大错特错,须弥座壶门中雕出乐伎人在辽宁、河北、山西等各地辽塔上几乎随处可见,并非为涞水庆化寺花塔所独有。

7、蓟县白塔

形制讹误:许多资料在介绍此塔时,都说该塔本是一座典型的辽代密檐式塔,覆钵相轮部分是由于某次灾害后塔体受损,在喇嘛教传入我国内陆之后改建的。

这个错误的说法源自梁先生在1932年发表的文章。要知道,梁先生一直在东北大学工作,19316月才离开。《蓟县观音寺白塔记》这篇文章是梁先生加入营造学社后的早期作品,有错误在所难免。

8、兴城白塔峪塔

考证讹误:早期文献根据此塔地宫中题刻内容:“大安八年……,皇孙燕云公主建舍利浮屠十三檐,高逾百丈……。”由此认为该塔为皇孙燕云公主所建。

此为读碑文不细致所致。事实上,地宫碑文明确记载,建塔的组织者为“塔主净惠大师”,“燕云公主”也是误读,原话为“先愿我当今圣文神武天佑皇帝万岁,皇孙燕王、公主千秋,宰辅百寮恒居禄位。”这是在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的影响下,所有活动必须以忠君为前提,和实际建塔并无实质关系。碑文中所刻并非“燕云公主”,而是“燕王、公主”,燕王就是道宗的皇孙、后来的天祚帝耶律延禧。(文字内容来自博友风雨行进)

9有一种说法“辽代砖塔一层塔身上(含转角)的小塔浮雕,通常都和主塔造型相似。即浮雕小塔的造型是有依据的,对于残塔,亦可通过其塔身上(含转角)的小塔浮雕来复原,可以推断其始建时的层数。小塔浮和主塔造型相似的具体实例可见朝阳云接寺塔、大宝塔、阜新十家子塔等等。

可实际上并没有这一说,塔身浮雕八大灵塔的具体形制并没有什么依据。说起小塔浮雕和主塔造型相似,这非常正常。要说造型接近,所有的辽塔外形还都非常接近呢。

其实小塔浮雕与主塔不符的也很多,转角处理成经幢的就为数不少。此外,浮雕小塔的层级和主塔对不上的更是为数不少,如蔚县南安寺塔、康平小塔子塔、辽上京南塔等等。

至于和主塔的形制对不上的,如庆州白塔。还有覆钵收顶的,转角也有处理成密檐的。至于小塔和主塔的截面形状,更是取决于小塔的具体位置。雕在转角的,貌似为八边形,雕在表面的,就是方形。所以说,浮雕小塔的形制,就是工匠的发挥,我们就不要替古人担忧了,当年绝对是没有这方面规定的。

10、星密圆通

许多介绍辽塔表面佛教造像的书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体现了辽代佛教“星密圆通”的特色,这又是某编辑誊抄的“杰作”,明显系“显密圆通”之误。

“显密”二字即为佛教的“显宗”与“密宗”。

11、顺平伍侯塔

年代讹误:辽代

许多介绍顺平伍侯塔的文字资料皆称此塔为辽代建筑,但此塔无论是所处地点还是形制特点均无法贴上辽代的标签。

顺平县地处宋辽边境,但伍侯塔所在地点在澶渊之盟后究竟属宋境还是辽境是此塔是否可以断为辽塔的关键。

目前伍侯塔被认作辽代建筑的原因大概就是其地点曾属易州,而易州在澶渊之盟后为辽朝属州,但入辽的易州究竟是不是一个完整的易州是值得商榷的。

再看看伍侯塔的形制特点(下图),其各层斗拱还是有些辽意。但细观之,此塔斗拱比起辽塔斗拱,曲线条更突出,刀法更显圆滑。同时此塔身上尚有类似菱角牙子的莲瓣,菱角牙子型莲瓣是典型的宋风。宋代砖塔虽不以砖仿木构见长,但并不代表宋代工匠不掌握这种技术。再结合此塔第一层塔身往下的明代风格砖雕,推断此塔应为宋建明修。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释迦佛舍利塔
辽庆州白塔天宫文物
内蒙古地区辽代佛塔9 1
【古塔】辽庆州白塔(内蒙古巴林右旗)
回首瞻仰“辽庆州白塔”
【辽宁古塔】云接寺塔——展现辽代古建砖雕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