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普渡亦风华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隔的时候,于是产生了桥。

  建成于1921年的普渡桥(俗称罗锅桥)与中国共产党同龄,是辽水源头西拉沐沦河上游克什克腾旗境内第一座永久性的三孔石拱桥,它连接了被水分割的两岸,也承载着克什克腾的过去和未来。在以步行、骑乘、牛马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年代,西拉沐沦河是横亘南北两岸的天堑,人们出行往往选择河窄处搭简易的木桥或寻觅浅水处。潢水滔滔、深浅不定,历久成害,数千年来人们望水兴叹。乾隆年间,随着关内民众的大量涌入,建桥技术也带到了关外的塞北高原。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第一座木石搭成的桥建成,它连接了被水分割的两岸,使南北通衢、物畅其流。后来,由于木石搭儿桥累经风雨,多次损坏,分别在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两次重修,但终究经不住洪水的打磨,木石搭儿桥最终废弃不能通行。

  1913年(民国二年),蒙古分裂势力哲布尊丹巴妄图建立“大蒙古”,派军攻占经棚,驻守经棚的毅军统领张敬廷在奉军的配合下万余名军人奋起抗击,历时三个多月,战胜了叛军,史称经棚之战。在这一背景下,1914年(民国三年),由于军备的需要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通行要求,建桥再次提到议事日程。驻军统领张敬廷(绰号张二扁担)与商会会长王世佐、刘正修动议陈情,通过在经棚巡防的热河特别区都统、毅军统帅姜桂题首肯,筹划在西拉沐沦河上游经棚县境内(现今万合永镇柳林村南台组北木石搭儿桥旧址)建造一座永久性桥梁。姜桂题带头捐助2000现大洋,并通令所属热河道各县官吏酌量捐助。经棚地区商号、民众踊跃参与。官、商、民三方协力同心,三年募集建桥资金数万现大洋。

  北洋军政府撤并托里庙的克什克腾札萨克府与百岔巡检司,设置经棚县衙,隶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今河北承德市)。姜桂题做出了与建桥大相径庭的决定,勒令所属经棚等县种植罂粟,收取大烟租充当军费,使西拉沐沦河流域成为全国知名的罂粟种植区。在1929年(民国十八年)编修完成的《热河经棚县志》河渠表中,全县总计一万五千亩水浇地,全部种植罂粟。县府还设置了专门的烟政科管理烟租收缴。

  动荡不定的世界,战乱频发的民国,刚刚经历战乱的经棚人排除万难用特有的民国速度经过三年筹钱,五年建设,“共用石料1400立方米,石灰1270吨”。到1921年 8月(民国十年),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年,三孔石桥在原址建成投入使用,取名普渡桥,距第一次建桥155年。

  “远观彩练横空、长虹卧波。”《热河经棚县志》如此描述。三孔石桥建成后,施工人员使用剩下的石料无偿在北岸桥头建一河神庙,给来往行人提供祭祀或歇脚之所。庙内还立两块石碑,镌刻捐助者姓名和捐助金额,昭示建桥铺路、善作善成的古朴民风。“镇千里河流顺轨,保八方雨旸宜时”。镌刻在庙门的这副楹联经过百年打磨仍然笔劲苍遒、力透纸背,寄托了人们对河流的无尽期盼。普度桥南岸西侧是一流动沙丘,每到春秋冬三季,黄沙肆虐,经常埋没桥面,阻隔通行;两岸居民就用石条抬高了桥的中间部位,使桥面形成鱼脊形,下拱上弯,状似罗锅,因此普渡桥又有了罗锅桥的绰号。

  今年82岁的汪希鹏曾祖父汪树潘是当时学富五车的私塾先生,因家中排行被称为二先生。“普渡桥”三字与河神庙的楹联均出自他的手笔。由于普渡桥地处科尔沁沙地,受风沙的敲打,时间久了,字迹模糊,汪树潘还要尽维护的义务,时间大都选择在农历的六月十三。因为桥北岸的元宝山山顶有一敖包,每到农历六月十三这一天,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这里祭敖包,为了方便找人帮忙,汪树潘就选择这天刷新字迹。据汪希鹏回忆:在自己八九岁时,曾见到曾祖父腰间拴一根麻绳沉到字面处,路人则用事先准备好的柳条筐把笔墨递给汪树潘。经过一番描摹,“普渡桥”三字焕然一新,再现昔日风光。内蒙古的普渡桥与河北的赵州桥有异曲同工之妙。

  普渡桥设计之初就参照了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只是由单孔变成了三孔。建于隋朝年间的赵州桥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风雨、冰霜的侵蚀和8 次地震的考验,仍安然无恙。受赵州桥的影响,普渡桥的建筑形式成为清末民初华北地区最为通用的建桥形式。它的优点是承载能力强。充分满足了当时牛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通行要求;排洪能力强。洪峰到来时三孔可同时排水;节约建筑成本。花岗岩石料、石灰可就地取材。

  2010年,在普渡桥上游199米处,一座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悄然矗立。两桥并行,开启了克什克腾桥梁建筑的新篇章。普渡桥长36米、宽4.6米、高4米,承载能力只能满足牛马车和小型轿车的通行要求。新桥长79米、宽8 米、高5.8米,是按照公路一级的承载能力设计。新桥的建立不但满足了重载车的通行要求,对普渡桥也进行了最有效的保护。

  从1767年的木石搭儿桥,到1921年的石拱桥,再到2010年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244年的时间,四个世纪的跨度,三座桥梁普度众生书写了克什克腾旗的桥梁史。如今,20673平方公里的克什克腾旗人口由民国年间的5 万增到25万。公路建设从原来的砂石路、便道全部实现了柏油路、水泥路。通车总里程达3861公里,已形成横跨南北、纵贯东西的公路网络新格局。桥梁建设更是日新月异。260座大小桥梁跨越境内近百条河流,遍布村镇的每一个出口,322处涵洞成为防汛泄洪的安全保障。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令人叹为观止。

  到2020年,普渡桥迎百岁诞辰,又逢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举岁同贺。经历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洗礼,百年普渡未经过一次修缮,屹立如初,昭示了不朽的工匠精神,彰显出伟大的创造力量。河流叙述一个民族的历史,桥梁表达一个民族前进的速度和方向。普渡桥连接南北、传承过往,也架起了辽河源流的声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克什克腾第一石桥的建造者——张二扁担
古桥建桥艰难之最 | 黔南福泉葛镜桥,以肃然起敬的心走近你
经棚十二景
小桥流水忆江南:常州这些存世古桥,你走过几座?
中国第一廊桥,毁于2022
40年前拍车影像:中国铁路第一大动脉 京广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