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阳寺的泉声

有朋友招呼去做禅文化论坛的义工,地点是北京朝阳寺。 朝阳寺位于北京怀柔地区甘涧峪村灵慧山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复建于清咸丰六年。

清早从家出门,坐动车一路北上,临近中午就到了 朝阳寺。午餐过后毫无倦意,也不管大太阳在头顶照着,趁着还没分配工作,呼朋约伴,拾级上山。山似乎还在远处,这里更确切地说是山脚下的缓坡。从朝阳寺的禅修中心走上几十个台阶,就会看到一泓碧波,是山泉汇聚于此,清透灵毓。沿着湖边的小路转到低矮的半山腰,来到一处幽静的所在,是德胜庵,小小的院落,孤静幽清。四角磨圆了的地砖,宽厚低矮的围墙,青砖垒就飞檐高耸的大殿,这些年深月久的意象,切实令人感到静含太古的韵味。庭院中间一颗巨大的毛栗子树,枝叶繁茂,占据了院子的半壁江山,庇佑着殿堂。心下忽然感到欢喜,这古静的方亩之地锁住了千年的时光,院外阳光明媚,院内菩萨低眉。喜欢来到这里,是因为这里完好地保留着过往岁月的指痕,在这里能清晰地感受到生命是不孤的,有来路,有去处,这里的片瓦砖石都告诉后来人,曾有一代代的人曾安住于此。我恭敬地合十膜拜,为着曾在此生活过的每一个生灵,其形虽消,其声虽逝,他们仍令我感召到生命温暖的递延。

从德胜庵出来。沿着溪流的方向,蜿蜒而上,一路坦途,徒步30分钟就到朝阳寺了。通天水梯是攀上朝阳寺山门即天王殿的阶梯,台阶共九九八十一步。最奇妙的是这81个阶梯,每走一步就会听到“咚”一声清脆的泉声。这可是最普通的石头铺就的台阶。我和同行的朋友怀着好奇,一步一跺脚,细心聆听,没有任何回响。再试亦是徒然,心想,也许只是传说,石头芯子怎会发出泉声?

怀着疑惑匆忙从山上下来,不敢多耽搁时间。做义工随时都会有临时性的工作。果然下山后不多时,就有义工组长招呼分装礼品了,是明天大会上赠送嘉宾的茶饼和书。


晚上是会议的筹备及各人分工。本次会议的服务人员全部是来自京津冀地区的义工,其中来自北京的80后90后居多。会议的工作组有文秘组、交通组、会务组、接待组等。我的体质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又未补,所有的体力只够支撑从日出到日落的时光,遇有熬夜便如临大敌,况且,只要出门在外,我更是眠少醒多睡不足,天生择栖的毛病。心下暗暗期望可以分到一份不用熬夜的工作。

我还是被分到了接待组。接待组负责登记住宿的,是第一个早起,最后一个入睡的,因为前来参加会的嘉宾路途遥远,各种航班和站点都会有人到达。会议的地点是紧邻朝阳寺的某山庄酒店,我的工作相当于酒店前台的登记接待,所有的住宿卡都在我手里。第一天的工作还差强人意,因为前来报道的嘉宾不是很多,到晚上十点统计各类房间的总和是57套,人数200多人,晚上十二点以前和酒店前台对清了账单,多余的房卡退回。这一天也就清清爽爽过去。第二天上午尚可,还算清净,下午与会的各类人员,政府显要、专家学者、丛林大德、粉丝等众潮涌而来。酒店十几栋楼的房间全部爆满,仍然有众嘉宾源源而来。登记接待处已是手忙脚乱,与会的人员远远超出原定计划人数,因着大家是随喜功德,尽可能予以安排住宿。已经安排好的人员,也有位数不少的人返回前台要求调换房间。到了晚上十一点钟的时候,我的体力渐然不支,情绪散落,晚上对账的时候发现总有漏登的,房间号码和住宿嘉宾对不上号。因为今天的登记不是我一个,心中开始为着乱糟糟的结果烦恼,再加上连日来的熬夜失眠我早已疲惫不堪,懈怠之意尽显。


我做义工的缘起,是去年在邢台大开元寺的开光时候,也是有朋友相约。那次做义工,我负责财务,只负责理清财务账目即可,没有过多的难度系数。旁边的接待组是来自北京的团队,从统一的服装到细微的服务都很专业入流。接待组的组长崧岭更是不眠不休,凌晨3、4点钟就有各种电话打来,说某某嘉宾已然到站请负责接待。那次的到会人员预计是5000人,实际到的人数激增到上万,原定的五个酒店早已额满,新开的五家宾馆也由这边的接待组负责安排。有众多嘉宾因临时调了住处而心生不满,还有的因行李没有同时跟到酒店而牢骚满腹。面对如此混乱场面,松岭居士不急不张,脸上总是笑笑的。组员小青居士是来自北京的服装设计师,也是此次会议的接待人员,更是一趟趟把前来本酒店报到,已安排不下的众人引向相邻宾馆,虽经无数次的往返奔波,小青的步态依然轻巧,丝毫不露疲态,我想她肯定亦是很累的了。到了晚上八点钟,这种混乱的局面丝毫也没有减弱。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时间吃晚饭,眼看酒店的自助餐厅就要关闭了,我对接待组五十多岁的张大哥说,你现在有空就去吃饭吧;张大哥说,我不饿,我们组长还没吃饭,我怎么可以先吃?你去吧,我替你守摊。我那次是第一次做义工,深深被这一个菩萨行的团队感动了。他们只想照顾好每一个前来的人,他们在工作中是无我的状态。困累、疲惫、遭受抱怨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每一个义工的心态,首先是令自己欢喜,令他人欢喜,无我利他;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责任心是第一位的。如此庞大的会议,从筹备到善后,从车辆到人员,全部由自愿付出的义工承接。我心生慨叹,也许每一个义工都是一介凡夫,但整个义工团队就是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闻声而至,因时而起,就像推动巨轮航行的长风,成事而悄然隐退,各自归于自己的生活。


我这次做义工,身已至此此,心在还在原地,惯常的思维还捆绑着我,处于一种无明蒙昧的状态,失于明明白白的觉察。我仍然在是非劳逸恶好上迁流荏苒,念起无觉。所有的修行都是在当下一念,落实于举手投足。随缘自处,不著于心,亦不著于境,于明月帘下转身,荆棘摩足举步无迟。能够将佛法的精神贯穿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利他的过程,利他和自觉并不矛盾。因为阻碍我们获得宁静心境和见自本性的真正障蔽不是来自外面,而是来自我们内心的贪嗔痴。而要去掉这些贪嗔痴的障蔽,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在利他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心量,磨掉自己的我执习气,来一点点的清除。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转烦恼为菩提,背尘合觉,舍妄归真,到最后,起究竟处则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离了自己惯常的生活圈子,跑到这里来做义工,正是合该静心体察自己的觉悟,念念清明,逐步破除“我”字当头的执念。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口说心不行,是盲修瞎练,始终处于迷离不觉的的状态。

三天的会议结束,要返程了。清早起来,大家决定再去一次朝阳寺。清晨的阳光在小溪的流波上折射出无数的金线,大路上流动着太阳新晒的金沙。我们来到朝阳寺山门前的通天水梯,朝阳寺的一位师父站在最高一个台阶上随跺了跺脚,“咚”,“咚",咚”,每跺一次,我都无比清晰地听到一大滴泉水自高处跌入深涧的声音!我真的听到了!多么神奇!我站在山门的最下边,隔了81个台阶的高度,清晰地听到了!多麽奇妙的泉水声!我身边的朋友茫然地说,我怎么没听到?

心境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从固执的自我出离出来,就会听到美妙的泉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会议须知
回望来时路,鼓足干劲再前行
全网热度第一,比恐怖片还要刺激,这部综艺越看又有趣
农名工被酒店老板刁难,酒后含泪一首歌唱哭千万农名工,句句扎心
会销经验 | 会销主持如何做好活动准备?
组工者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