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中国茶圣致敬!(上)

陆羽生于湖北竟陵,一生去过不少地方,但主要生活地却在如今的浙江湖州市郊,在那里他与释皎然、颜真卿、李季兰等名士交往,特别是与皎然成为缁素忘年之交,成就了他的茶经人生。可以说,没有皎然,就没有陆羽,也就不可能有《茶经》。——纯道题记

说起茶圣陆羽 ,稍许有些人文历史常识的人都有所了解。近些年来,茶道之风大开,陆羽之名如雷贯耳,总能在人们不经意间的交往中被提起,中国的一些地方还为此展开了陆羽“争夺战”,以陆羽之名大图旅游开发之利,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是混淆视听的论据。

年初,一场《茶道的精神》讲座,勾起了不少听众想去湖州参拜陆羽遗迹的念想,有人为此早早地预留了时间,等待着把心中已经崇敬了许久的对先贤的情感,能够在一个最恰当的时候,在一个最合适地方,好好地表露一下。

四月,春意盎然,草木勃发。一行十八人准备从上海出发,赶往一百多公里之外的湖州,要与陆羽、皎然,还有颜真卿作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尽管这样的接触,在时间上已经严重错位,但在空间上却能高度吻合,这总比完全凭空地虚发幽情要好一些。

从上海到湖州的路程时间不过两个小时,但是早晨的一场大暴雨,还是会让人揪心:会不会有人因此而打了退堂鼓呢?谁知道呀,只有到了目的地,才能最终知晓,谁是诚心去参拜的茶人,谁又是凑热闹的看客?如今,三心二意的看客太多太多,诚心诚意的茶人则少之又少。

我们把集合的地方选择在湖州市博物馆,湖州的古称很多,吴兴是其中之一,把吴兴路一号留给了记载着这座城市历史的博物馆,真是太合适不过的了。如今的国立博物馆大多免费,早到的人就可以在会合之前先进馆自行参观起来,对于这样安排,不少同行者到了之后表示高度赞许,这倒给了所有需要在城市里集合的团队一个启示,博物馆或许就是集合地最好的选择,早到的人可以先参观,集合时间一到,大家又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聚合到一起。


十八位已经报名的茶人,之前互相并不相识,只是共同的茶道兴趣与生活爱好,在活动前被召集到了同一个微信群。当七辆汽车全部到齐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暴雨没有阻断任何一个人的步伐,这些最坚定的茶人不仅没有一人缺席,还增加了一位。 一位昨天才知道自己可以休息二天的“大忙人”,临时决定加入茶人圣地考察团。

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大茶先生,非常热情地担当起了茶历史的“导游”。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茶史研究与考古专家,在几乎所有的中国茶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专题论文,说起湖州与茶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他可谓如数家珍,脱口而出。

在湖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三国青瓷茶字罍”前,他骄傲地告诉我们:“大家在这个茶字罍上看到的 ‘茶’字,可是考古发现最早出现的茶字实物例证,意义非同一般。”1990年4月19日,在湖州市弁南乡罗家浜村窑墩头,一处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砖室墓里,发掘出土了这个青瓷“茶”字四系罍,同时出土的还有青瓷碗、青瓷盆和青瓷罐。这样的发现,对于茶人圣地的湖州来说,不啻是个天大的喜讯。“罍”是唐代时盛放茶叶的主要器皿,在陆羽的诗中就有:“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茶道的执着追求和对恩师的深切怀念。

在博物馆不远处的湖州历史文化名人园里,一座大型雕塑引起大家的极大兴趣,雕塑上的人物,个个有着不同凡响的传奇。除了位居中央位置的茶圣陆羽外,在他的右边是著名诗僧释皎然,正是他成就了陆羽的《茶经》人生,为世间留下了世界上第一本茶著作,并至今仍然作为茶道经典,不变本色。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茶经》七千多字的论茶评述,依然是权威中的权威。可以说,没有皎然,就没有陆羽,也就不可能有《茶经》。皎然本身也被誉为“茶道始祖”,在他的《饮茶歌·逍崔石使君》中,凭借一句“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成为第一位提出“茶道”概念的人,他还写过一本《茶诀》,可惜已经失传。

在陆羽左边的是著名隐士张志和,他在湖州西塞山渔隐第二年,结识了在苕溪隐居的陆羽和在杼山隐居的皎然,并开始撰写《玄真子》著作。在张志和左边的则是著名的女道士、女诗人李季兰,关于她与陆羽,以及她与皎然的故事有着太多的传奇色彩。一旁的小童子则在倾听着他们的叙述。群雕中的四位湖州名人,与伫立一隅的颜真卿一起,共同形成了湖州历史上的一次文化对话的高潮。

当大茶老师将十九位同好带领到青塘别业旧址时,一尊高大的陆羽花岗岩雕像震撼了每一个人。大茶老师称,这是他见过的雕塑得最优秀的一尊陆羽雕塑,创作者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达榴生教授。为了表达对茶圣的敬仰,大家纷纷与雕像合影,并一起合影。雕塑后的一栋小房子,虽然是后来重建,但被象征为青塘别业。房子是重建的,但陆羽曾经在这一带生活的事实却是真实的,如今它是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的所在地,也算不失为一个好的安排。


在拍照合影过程中,一向做事认真的大茶老师看出了一些细节,在之后的微信上,他这样表述:“时值谷雨前三日,上海禅艺会纯道先生一行组团前来湖州;余应友人之托作陪,引领观摩了湖州博物馆、历史文化名人园及青塘别业。茶事不复赘言,合影时的一个细节值得一书:站位前,纯道先生特意提醒团友,勿挡住先贤雕像……后在青塘别业陆羽圣塑像前亦如是。恰恰是这一点,我是非常在意的;因为曾经有N次经历,发现不少人不注重于此,大大咧咧往前正中位置一站,挡住先贤、墓碑等等,实在大失恭敬。所以,理应为心怀谦恭者点赞!”

据《湖州府志》记载。“陆羽别业在青塘门外。”根据考证,陆羽在湖州先后借住了很多地方,后来在颜真卿和皎然等人的帮助下,建造了自己的住宅,即青塘别业。皎然作有《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诗:

应难久辞秩,暂寄君阳隐。

已见县名花,会逢闱是粉。 

本自寻人至,宁因看竹引。

身关白云多,门占春山尽。 

最赏无事心,篱边钓溪近。

从诗中可见,青塘别业是一座既简朴又雅致的房舍,不豪华,也非简陋。周围环境很优美,有桑田,有翠竹篱菊,远有青山,近有钓溪。青塘别业既是《茶经》的主要成书之处,也是陆羽终老之所。

下午的杼山之行,必定会成为此行的最重要一幕。杼山,又名宝积山,唐朝时的一座妙喜寺,让杼山闻名遐迩,这里,正是茶道开创人皎然与《茶经》著作人陆羽最初相识,最终成为莫逆之交的风水宝地。明成化《湖州府志》和崇祯《乌程县志》郡志,均以“妙喜”名山,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妙喜寺为宝积寺。大历八年(773年)颜真卿在妙喜寺招隐院编纂《韵海镜源》,陆羽、皎然等东南文士50余人参与其事。杼山一时形成儒释道合流,诗茶禅合一的格局。

读两位文化名人的传记与诗篇,妙喜寺三字不时穿梭于字里行间,因此十分想去一睹它的风采,难怕只是断垣残壁。去之前,大茶老师告诉我说:“妙喜寺早已不复存在了!”我追问:“那它的旧址在什么地方?”大茶老师平静地说:“应该就是妙西镇兰亭中心小学的位置吧!”


皎然有诗留下,《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诗云: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

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

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

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

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

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

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

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杼山还是那个杼山,妙喜寺却消失了,只是留下了妙西镇这样一个地方。妙喜与妙西,两个听起来发音十分相近的地方,谁又知道在过去的一千二百年间,这里颠来倒去地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重大事件,可以把陆羽和皎然两位杰出人物遗忘得如此模糊。如果这样的历史人物相遇并生活在东亚某国,其所有的遗址一定会被保护得妥妥当当,兴许这里早就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了,至少是国家认定的国宝级遗产。

车停在妙西镇兰亭中心小学前,一个落泊的小镇中央位置,街上没有几个行人,也看不出任何与佛教相关的痕迹,更没有通常旅游区才有的指示牌,如果不是用心造访,路过的车辆决计不会停下来去探个究竟,连两位湖州当地的带路人都不清楚我们要去的陆羽墓、皎然塔和三癸亭的去向。那就只能就近问路了!

原来,上山的路就是紧贴兰亭中心小学右侧的那条小弄堂,四五尺宽的小道一旁,就紧挨着几户镇上人家,往前没有走几步后转一个弯,就可以看到小学的操场和教学楼,接下去一段是台阶,又过三四户人家,就到了民居的尽头。倒是最后的一栋高墙黛瓦人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点江南“大户”的感觉,大门的门楣上还些砖雕,风格清雅,有些品味。

再往上走,就看到了一个墓地样式的石碑与土堆,走近一看,果然就是陆羽墓。正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只是没有指示牌而已,大家依次驻足止语,行注目礼,以表达示内心对于这位中国茶圣的敬仰。墓地不大,不过二十平方米左右,墓碑书“大唐太子文学陆羽之墓”,圹墙上嵌陆羽著《茶经》石刻,墓前溪上筑着鸿渐桥。据记载,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陆羽在湖州去世,终年71岁,安葬于杼山。现在所见陆羽墓,是于1996年清明节重建,墓中是否还存有陆羽遗骨或衣冠冢物品,则无从可知。(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僧皎然的茶诗
周其林——说茶
顾渚
唐代的茶宴
茶圣陆羽·下篇 皓首穷茶
这个大唐诗僧,比陆羽更早悟得茶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