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胃郁热型萎缩性胃炎咋治?医生:我用过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

导读:北中医北辰医学博士话中医原创美文第44期

今天是感恩节,感谢近10000名头条读者伴我走过的在头条创作的每一天,谢谢你们。

#慢性病那些事#梳理南北人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资料和文献,会发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各种类型中,肝胃郁热证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多,约占整体三分之一。剩下的渐次排序为胃络疲血证型,肝胃气滞证型,胃阴不足证型,脾胃湿热证型,脾胃虚弱证型所占比例最小。

所以,解读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治疗验案,我想就按照上述分型逐一解读。

今天,在北中医北辰医学博士话中医原创美文第44期文章中,首先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治疗。

先后师从徐景藩、周仲瑛两位国医大师及中西医结合专家俞荣青教授、致力于脾系疾病诊治 20 余年的南京中医药大学董筠教授认为,单一的辨证体系并不能完全阐释本病的病因病机,如能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则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即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

所以,今天的医案中,对比的是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治疗效果。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60名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医学研究

为了验证西医方法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宫晶书医生做过这方面的临床研究。

宫医生选取了2013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来院诊治的120名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60名。

完成实验的58名患者组成的西医组中,男性患者36名,女性患者22名,年龄分布在39~69岁之间,病程最短的3年,最长的13年,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45名,肠上皮化生 35名,异型增生23名。但最终完成实验的只有58名,有2名脱落。

完成实验的56名患者组成的中西医结合组中,男性患者35名,女性患者21名,年龄分布在40~70岁,病程最短的4年,最长的14年,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47名,肠上皮化生33名,异型增生23名。

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有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呈结节状或颗粒状,黏膜颜色呈现红、白相间,白色为主,黏膜皱襞变平; 病理检查可见固有腺体萎缩,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中医诊断标准: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脉弦或弦数。次症:心烦易怒; 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主症必备,结合次症2项可确诊。

治疗方法:

西医组:基础治疗:兰索拉唑片、枸橼酸铋钾片,每日4次,每次1片;合并幽门螺旋杆菌的加服阿莫西林颗粒,每次0.5g,每日2次。疗程两周,疗程结束后,枸橼酸铋钾片再维持治疗2周,共4周。维酶素片,每次4片,每日4次。

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组方(详细组方@北辰中医博士私信输入“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有惊喜)由柴胡、赤芍、香附、青皮、川芎、陈皮、黄连、黄芩、吴茱萸、乌贼骨、白花蛇舌草、党参、法半夏、干姜、延胡索、甘草组成。疗程期间要求清淡饮食,忌食用烧烤、腌制和油炸食品,禁烟酒。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

疗效观察指标:分别给患者的中医主症和黏膜炎症、炎症活动度、腺体减少或萎缩和肠上皮化生4个方面进行胃粘膜组织病理检查进行计分分级,然后和治疗前进行比较,计分减少95%以上的为治愈,计分在70%以上低于95%的为显效,计分在30%以上低于70%的为有效,计分小于30%的为无效。

治疗结果:

西医组:治愈5名,显效25名,有效15名,无效13名。

中西医结合组:治愈10名,显效32名,有效9名,无效5名。

从治疗结果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要显著好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优势解读

西医治疗就不说了。

中医认为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病位在胃,但以脾胃为中心,和肝关系密切,其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多因情志失和、饮食不调、外邪犯胃,药物所伤以及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中焦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调。脾胃虚弱、升降失常为其致病之本,血瘀、气滞、湿热、痰浊为标实。脾胃虚弱,日久致胃失荣 养,胃腑受损,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逐渐形成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从上面的临床研究已经看出,与西医结合,中药治疗作为干预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已经显示出自己的优势。

中药能改善胃黏膜的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能减缓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异常,修复受损的胃黏膜,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能提高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胃动素及促胃液素水平,增强胃肠道功能,减少胃液PH值及肿瘤标记物的含量,有效减缓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恶化,增加胃液血清生长激素,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从而起到对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可促进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分泌,营养胃黏膜,增加胃黏膜生长与修复速率,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等,充分显示其作用多层次、多靶点。

治疗中用到的柴胡疏肝散出自于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是疏肝解郁的代表方,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合并有幽门螺旋杆菌的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够明显增强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疗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癌变发生率。

治疗中使用的半夏泻心汤,出自于中医医圣、东汉著名中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是辛开苦降的代表方,半夏泻心汤及其加减方或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西医治疗。

在临床试验中用的中医药方中,柴胡功善疏肝解郁,香附、青皮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陈皮理气消滞,法半夏、干姜辛温除寒温、和胃止呕,党参健脾益气,黄连、黄芩清热除湿解毒,吴茱萸散热止痛、降逆止呕,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乌贼骨收敛止血、制酸敛疮,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甘草和胃调诸药。

全方标本兼顾,共奏疏肝和胃,解郁清热散毒之功。

总之,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胃镜下积分和胃镜下黏膜病变积分,从而对其向胃癌的发展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本文参考文献:1.2015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媛媛硕士论文《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2.2019年第9期《吉林中医药》杂志董齐燕等文章《董筠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思路》

3.2016年第11期《河南中医》杂志宫晶书文章《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临床研究》


北辰中医博士,一个能和“小到不会说话老到不能说话”者都能聊得来聊得开的中医医生,人是70后、心是80后、医学水准60后争取50后的斜杠青年,中医人文医学科普达人,分享20年从医经验和经典验案,为患者,也为自己...#大家健康超能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防治消化性溃疡?
钟坚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胃炎屡试屡效方
慢性胃炎应三分治七分养
微头条
四逆散合二陈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