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河内外的故事——读《北上》


文 | 黄岚


小说《北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讲述京杭大运河上百年间几个家族之间的一段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从1990年开始直到2014年止,从一个意大利籍男子寻找他弟弟开始,他只有一个“运河”的线索,因此他招集了相关中国人包括翻译船员脚夫保镖等人沿河北上,以考察水利的名义,秘密寻亲,而当历史的尘埃覆盖这一段历史后,百年后的这些普通人家族因运河的联系又凑到一起,不得不感叹冥冥之中历史已作好了最好的安排。

▲《北上》书影

说到运河,那天在三江口看到一石碑,上有一图,说宁波是“杭甬运河”的终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杭甬运河也即浙东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是大运河的一部分。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大运河最早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凿,经隋炀帝的开凿,贯通南北,成为勾通中国南北经济的重要河流,影响了中国千年来的历史。之前的中国基本上南北各自为政,自大运河勾通南北后,政治经济及人们才真正南北流通起来。

阅读小说的过程是一个猜谜的过程。人都有好奇心,也天生有“侦探”情结。这部小说,作者在结构上用了两条线分别进行描述,一条线是1901年小波罗带着翻译谢平遥船员伙计等一群人,沿着运河北上;另一条线是21世纪谢望和胡念之等人用考古等形式试图还原100多年前的在运河发生的这段历史。作者在小波罗这条线上设下一个个的线索,埋伏下一部故事的楔子,然后在谢望和等人挖掘历史谜团时,这些线索一个个展现出来。我大致理了一下,因为有罗盘相机记满意大利文的记事本等物为线索,这些人的后代很容易认出。而这些人的后代因为共同的“运河”因素而结缘,最后聚到一个叫“小博物馆”的民宿客栈。


意大利人小波罗,原名保罗·迪马克,他为什么要沿着运河北上,他想干什么呢?他说他是水利专家,要对运河进行考察。小说一开始就对他的服饰及所带行李装备写得很详细,比如有一根拐杖,有一台相机,有一个记事本,有一个意大利制造的罗盘等等。我找出他沿运河北上的行踪:小波罗在杭州带上挑夫邵常来;在苏州租下一条船,夏老大带了一大一小两徒弟随船;翻译谢平遥在无锡上船;过常州,到镇江时,遇到不友好的短袖粗布汗衫客;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夏老大,意识到短衫客是拳民后立即离开镇江驶向扬州,但仍在邵伯闸被短衫客挑衅;在高邮,小波罗等3人被害怕短衫客的夏老大弃下,作为补偿,夏老大将烟斗留下;小波罗清点物品时发现他的记事本被小徒弟周义彦拿走。然后重新租下陈改鱼一家4口的船,一船7人在清水浦遭遇拳民,小波罗与谢平遥被拳民短衫客孙过程及所带来的义和团人员劫持,因谢有恩于孙过程哥哥而逃过一劫,孙兄遇难,孙过程作为小波罗保镖随船北上;过微山湖南阳镇;到济宁小波罗遇劫受伤,拐杖落入运河中;船到通州时,伤口感染的小波罗病死。死前除分钱给各人外将罗盘给了邵常来,相机给了孙过程,烟斗给陈改鱼,他的双生子大陈小陈拿到了手枪,而关于运河的水利资料等全给了谢平遥。然而小波罗在运河上晃荡,实际却是借着他水利专家的幌子找他1900年随八国联军来侵华的他的弟弟马福德。

除这两条线外,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补续了小波罗的弟弟马福德的故事。马福德是意大利人费德尔·迪马克的中文名。他出于对神秘中国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随军队来到中国。实际上,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既然是拿着武器来到中国,那就是侵略者。而他在八国联军入侵津京时也确实参与了战争,直接打死了中国人。唯一的人性闪光点是他中途停止了打杀,借小腿骨折的机会偷偷离开了军队,来到风起淀找到他心爱的中国姑娘秦如玉。他们在困顿中成亲成家,秦如玉父亲制作的《龙王行雨图》雕版也成了他们家族的传家宝。在流浪中成长,意大利人费德尔成了很中国化的马德福。最后因日本人打死了秦如玉,马福德以一杆30多年前的意大利枪械杀死日本人为妻子报仇,他的后代一直以为自己就是纯粹的中国人。至死未回家乡的马德福给孙女起名“马思意”,而马思意给儿子起名胡念之。

整个小说在结构上用了两条不相干的线分别叙事,看起来不同于寻常小说,是打乱了原本的故事,进行了重新的时空分配。这就像把“泥人”重新回炉,又再次塑像创造一个全新的“泥人”,要看清小说在讲什么故事,必须时刻进入探案状态,不放过一丝蛛迹。不然看到后面就如坠云雾之中,不知作者在干嘛了。也因为各种线索繁多,连作者自己也绕晕了。比如作者要考察这条运河,结果却说了一对意大利兄弟的故事;比如作者要说这些普通人的后代因运河结缘,而些个“信物”的联结力却非常缺乏公信力,为什么能聚到一起的理由不充分;比如这部小说的主线索“一封信”与拐仗的联系只靠我的揣测;比如小波罗的那个记事本一开始是“牛皮”的,后来成为周家传家宝时就成了“羊皮”的了;比如而出场有4口之众的陈家最后竟没有作个交待,船老大陈改鱼曾经提到要把女儿嫁给孙过程,最后也不了了之。


吸引我看这本小说的另一个原因是文中的爱情描写得很唯美。比如意大利人马福德对秦如玉的爱情,至死不渝。他与秦如玉语言不能,凭着生硬的几个中文单词,硬是找了过去,捋不直舌头的五个字“如玉,我来了”到底将如玉给捋直了,而他结结巴巴的“我欢喜你”就是他对爱情最最中国化的表达方式了。另一场爱情是发生在寻找运河故事的谢望和与孙宴临之间,这个爱情故事,作者描述得比较含蓄,作了理想化的描写,让读者柔弱的心房受到伤害:何时也能拥有这样美好的爱情呢?
看到最后发现,就像文中的“水利专家”小波罗不是真正的水利专家,这本写运河的书其实并没有真正写这条河,作者不过是将这“运河”当作一个道具,演了一场声东击西的戏罢了。当然戏里戏外的精彩,也足以吸引还未翻开本书的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中的河流
沉言静思:有趣的灵魂造就有趣的生活
千年大河的百年悲欢
生逢乱世人自危 ——读徐则臣的《北上》
小说百练:邵伯闸(徐则臣)
【意大利】威尼斯的似水柔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