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言碎语聊中医系列(一):中西医综合视角下深度揭示流感的真相(1)

流感年年有,最近几年特别多。记得2017-2018的冬天很多人都中招儿了。当时,流感成为一个重要话题,特别是《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让人印象深刻,结局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据卫生部门预测,今年冬季流感可能会更加肆虐。本人在生物医学的感染与免疫领域从事科研工作多年,同时深度研习《伤寒杂病论》等中医临床经典,所以,既了解现代医学预防和治疗流感的现状以及最新的科研动态,也能熟练运用传统中医理论有效治疗流感。所以,我决定谈一谈我对流感的另类解读。因为是一家之言,所以此文仅供参考,请读者自作判断,决定取舍。欢迎理性的讨论、批评和指正。

一、    现代医学对感冒和流感的权威认识

谈“流感”, 不可不谈“感冒”。因为它们症状相近,常常被混淆,所以,我索性一起谈。在现代医学里,感冒和流感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感冒在英语中叫common cold或colds,流感叫influenza或flu。在美国疾控中心(CDC)的网站上(www.cdc.gov)可以看到现代医学对感冒和流感的权威信息,现简要概括如下:

感冒:

  1. 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嗓子疼、流鼻涕、咳嗽、打喷嚏、流眼泪、头疼、身体疼痛和发烧等。一般持续7-10天。

  2. 很多病毒都可导致感冒,其中以鼻病毒(rhinoviruses)最常见。病毒是通过空气和近距离的人与人的接触传播的。为了减少得感冒的风险,要注意卫生,勤洗手和避免用没有洗过的手摸脸。

  3. 成年人平均每年会得2-3次感冒,而儿童一般会得更多次。

  4. 因为导致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上百种),所以目前没有抗感冒病毒的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医生一般建议病人多休息和多喝水,不给予治疗。

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1. 现代医学认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和受寒没有关系。因此,在感冒的预防措施上只强调注意卫生,却根本没有提醒公众“注意保暖,不要受寒”等。

  2. 现代医学对感冒是无特效药可治的。所以,如果有广告说“某某药(西药)是特效感冒药”那一定是忽悠。

流感:

  1. 流感与感冒有相似的症状,主要有发烧,怕冷,咳嗽,嗓子疼,流鼻涕,头痛,身痛,和乏力等。如果不做病毒学检测,有时很难通过症状分辨出流感还是感冒,甚或是其它病原体的感染。

  2. 一般来说,流感比感冒感染性更强,症状更严重,并发症更多,甚至能导致死亡。

  3.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有至少三种流感病毒,A、B和C型。

  4. 预防和治疗流感三部曲:1.注射疫苗。2.注意个人防护,阻断病毒传播。3.使用抗病毒药

下面,简单评说CDC预防和治疗流感的三部曲。先说注射疫苗。注射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措施。有三种流感病毒(A,B和C型),而每一型又有若干亚型。因为很难准确预测哪一种病毒会流行,所以生产针对性的疫苗有很大的猜测成分。再加上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已有的疫苗也有可能失效。据统计,在流感肆虐的2017-2018冬天,疫苗只起到10-30%的保护作用,很多注射流感疫苗的人都患了流感。既然疫苗不可靠,注意个人防护和阻断病毒传播就变得很重要。CDC建议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病人;勤用肥皂水洗手,消毒物体表面;避免摸眼睛、鼻和嘴;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纸巾遮住等。(注意:CDC认为流感和受寒也没有关系,所以没有把“注意保暖,小心受寒”作为预防措施)。如果患了流感,CDC建议对有严重流感症状的病人,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然而,抗病毒药似乎也并不靠谱儿。就拿最受推崇的被称为“流感神药”的奥司他韦(即达菲)来说,随着该药的大范围使用,越来越多的证据不支持该药可以减少流感并发症、住院率和死亡率,而且有比较严重的毒副作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其从“必备药品”名单中剔除,降为“补充用药”。2018年,中国卫计委在流感高发期也将该药从主治用药降为辅助用药(1)。最近,《中华内科杂志》报道了一项用帕拉米韦、奥司他韦和安慰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随机对照研究,在129个有效的病例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以上三者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恢复正常生活起居所需时间和病毒学阴转率上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中华内科杂志》2019, 58(8):560-565)。可见,需要对目前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的疗效重新谨慎评估。

二、    感冒和流感的季节性之谜

现代医学认为是病毒感染导致感冒和流感,与受寒没有关系,但却无法解释为什么感冒和流感主要在冬季流行的“季节性现象”。然而,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受寒或着凉后容易得感冒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深入骨髓了。小时候,一到冬季父母就不停地叮嘱“多穿衣服,注意保暖,小心着凉感冒”。当自己为人父母后,又继承父母的做法对自己的孩子百般叮嘱“多穿衣服,注意保暖,小心着凉感冒”。这些千百年来代代流传下来的生活常识在科学面前都是错的吗?需要说明的是:普通人们口中的“感冒”一般泛指医学上的普通感冒(common cold)与流感(influenza),甚至也包括一些具有感冒症状的其它疾病。以前没有能力做病毒学检测来分辨感冒、流感以及其它疾病,只是按症状统称“感冒”。比如,人们常说的“重感冒”大多是流感。

不只是中国的父母如此,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英语里就把感冒叫“catch a cold”。在好莱坞大片《独立日》中有这样经典的对白:大卫的父亲来安慰因无法找到对付外星人的办法而绝望的大卫说,“go, put coat on and have a cup of coffee, I don’t want you catch a cold”。显然,大卫父亲的关注点是“穿上衣服,不要着凉得感冒”。而电脑天才大卫自然而然地将“cold(感冒)”与”virus(病毒)”联系起来,“I give it a cold…I give it a virus. A computer virus”。可见,来自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观念与现代医学知识交织在一起,使受寒着凉、病毒与感冒之间的关系一直萦绕在中外人民头脑中,纠缠不清。

CDC等权威部门不仅没有提醒公众通过避寒就温来预防感冒和流感,西方主流媒体还不断借医学专家之口向公众宣传“感冒和流感与受寒没有关系”。各位读者可以很容易在互联网上查到很多美国主流媒体采访所谓医学权威的访谈,他们都一口咬定“感冒或流感与受寒没有关系”。少数中国媒体也采访国内某些专家来附和这一观点。这些权威专家在解释“为什么感冒和流感多发生在冬季?”的问题时,一般会说在寒冷的季节,人们更喜欢呆在室内,而病毒会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随空气流动,增大了感染人的几率。另有人说,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更利于病毒传播。

真的是这样吗?首先,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个“室内传播”的解释经不起逻辑推敲。这个所谓的“室内传播说”认为不是寒冷让人得病,而是寒冷气候让人更多地呆在室内而增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机会。换句话说,即使天气不寒冷,不管什么季节,只要人们更多地呆在室内就会增加得病的机会。如果此假说成立,那么不分一年四季只要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室内空间都是易得感冒和流感的地方,比如教室,电影院,室内体育场,会议室,火车和飞机等。果真如此,感冒和流感应该不会有季节性。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一个班的学生,夏天在一起上课,冬天也在一起上课,为什么只在冬天里感冒和流感大范围地流行呢?因此,“室内传播说”这种明显不符合逻辑和常识的假说居然能被“权威专家”信誓旦旦地提出来,还真令人大跌眼镜。

那么,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是否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呢?首先普及一个常识。现代科学证实病毒只能在细胞内复制,离开了细胞,病毒在环境中不能复制,只能存活很短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天不等,一般不超过24小时。而且环境中的病毒保持感染能力的时间比存活时间更短。比如,有的感冒病毒虽然在物体表面可存活一天,但其感染的能力在第一个小时后就消失了(2)。所以,能够被环境中的病毒感染还真不是件容易事。那么,寒冷而干燥的空气是否能让病毒存活更长,因而增加感染的机会呢?支持这一假说的实验证据来自2007年发表在PLoS Pathogen的一篇文章(3)。该文章以豚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环境因素对流感病毒传播的影响。该研究观察了豚鼠在不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结果发现,寒冷和干燥的空气有利于病毒的传播。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2008年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的一篇文章发现,包裹在流感病毒外面的脂膜在低温下变成有序的“凝胶”态。这种凝胶态似乎和病毒的稳定性有关,但却和病毒的感染力无关(4)。另外,在潮湿温暖的热带地区也有感冒和流感。所以,病毒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是否能提高病毒的感染力还没有定论。

其实,大众普遍认同的一个说法是人体在受寒的时候,免疫力受到抑制,因而给病毒以可乘之机。令人费解的是,美国疾控中心和大多数现代医学权威都对此避而不谈。大家都知道,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体侵略的最主要力量,没有之一。病原体无处不在,人之所以没染病,是因为免疫力强过病原体;当免疫力弱于病原体时,疾病就来了。而免疫力是受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生命体的结构变化,能量和信息的交流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在现代生物学实验中,温度的变化影响细胞基因表达或者蛋白质活性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当人体受寒的时候,很可能蛋白酶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和基因的表达都受到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从而给病原体可乘之机。这个说法听起来合理,有没有科学证据呢?回答是:有!2015和2016年,耶鲁大学的Iwasaki研究组在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上连续发表了两篇论文,他们发现当小鼠的呼吸道的温度降到33-35度时,呼吸道中鼻病毒的复制活性比37度时大大增强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低温环境下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中I型和III型伽马干扰素的表达量大大下降了。而这两种干扰素能在37度有效抑制鼻病毒的复制(5-6)。这应该是现代生物医学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寒冷可以抑制动物的免疫力,导致病毒复制活性增强。实验证据加上生活经验与逻辑常识,可以得出结论,即寒冷是通过降低人体免疫力使人体更容易感染病毒。今后,如果再有所谓专家宣传“感冒和受寒没有关系”,那他实在是应该更新他的知识了。正是这些人的错误宣传,忽悠得很多年轻人大冬天穿短裤短裙在外面得瑟。“受寒后容易感冒”本是大众生活常识,用英语说是“common sense”,可近年来却被“科学主义者们”一搅和,很多人竟然连常识也丢失了。(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感季到来之际,中西医综合视角下深度揭示流感的真相
感冒只能自愈,吃什么药都没用
目前流感疫苗有效率仅有23%
感冒是因为着凉了?补充维C预防感冒?尊嘟假嘟!
如何预防普通感冒与流感?
长安医话:疫苗治感冒,是不是一个骗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