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件玉雕作品,一个爱情故事

还原真实玉雕世界,品味厚重传统文化

——我和我弟玉雕文化俱乐部

【三少玉雕】作品“牛衣对泣”的构思创作历程

这是一件没有颜值,

没有大师冠名,

却可能会引期你回味思考的“非主流”玉雕作品——

《牛衣对泣》,

三少创作2016年秋。

(牛衣对泣)

一块和田玉黑青料,

肉质细腻完整无裂纹,

在这块原料入手之后,思考了很久,

一直没能找到一个能令自己兴奋的设计思路……

因为这一次三少想借这块特色料,

做一件与以往传统题材作品,

有所不同的新作……

(原料)

思绪回到16年秋,

似乎这个秋天更像是秋天,

秋凉,凉自外而内,

风裹挟着夏天的余温,骤然而去,

也更不太像是秋天,

因为多了一份冬日的寒凉……

这样的秋天,令人不禁会想起很多故事……

15年初俱乐部成立,

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已然经历了很多挑战;

三少的情感之路,

再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寒;

猫哥成功求婚,

为俱乐部“我和我弟”带来了喜庆和新的生机……

那一刻,

脑海里似乎浮现了一些什么,

虽然还不明确,

但我知道是内心想表达的东西有了萌芽……

对,是有关爱情。

作为玉雕人,

肯定是要跟自己的作品创作结合起来的……

通过玉雕作品来传达爱情,

三少还是更倾向于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若将时尚的爱情元素融入玉雕文化,

还是容易产生违和感……

这块和田玉黑青料,

最大特点是肉质均匀细腻,

较为适合做人物,体现出人物的细润之美;

另外,块度大小适合做成“把件”,

而把件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在把玩时,

帮助把玩者思考或是提醒一些东西,

而非消磨时光,

于是,创作思路逐渐浮现……

从传统文化中探寻具体设计内容,

于是,三少在一段时间内,

开始围绕传统文化中跟爱情相关的故事,

展开学习和了解,

直到“牛衣对泣”典故的出现,

内心有个声音出现——就是这个!

东汉·班固《汉书·王章传》

王章,字仲卿,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

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通“诀”,分别)涕泣。

其妻怒呵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卬(通“昂”),乃反涕泣,何鄙也!”

妻子的一席话,呵醒王章,

病愈后,读书愈奋,终成时才。

在传统玉雕作品中,

人物题材少以“悲情”为主,

所以三少的这一设计思路也算是“非主流”了,

希望忆苦思甜的道理,

带给观者思考……

有了这样一个设计主题,

接下来就得思考这个问题了——

如何将此典故艺术处理成一幅雕刻图案?

“对泣”,即相对哭泣,好表达,

关键是“牛衣”,

原指给牛遮风挡雨的蓑衣,

雕刻成“蓑草陋衣”不宜呈现出黑青玉质美,

所以经过构思,

决定利用传统玉雕文化中的“谐音”表达方式,

“牛衣”即“扭衣”,

通过“扭”的方式,将夫妻二人包裹在一起,

一方面表达“牛”的字义;

一方面寓意夫妻二人患难一共,不离不弃的忠贞爱情。

夫妻二人,

丈夫因病垂危,离殇涕泣,

妻子心痛怜爱,拥夫入怀,不禁抽泣,

画面虽然悲情,

但有过夫妻共苦经历的创业者,

相信能够感受到更多作品负载的人生记忆……

玉雕文化的承载性

何以体现?这算是一例;

基于传统文化的作品创作

从主题创新,这也算是一例;

玉雕创作灵感源于生活

如何将自身的创作理念和思想借助作品表达?这也算是一例;

抛砖引玉,

希望为欣赏玉雕文化的你,带去新的感悟;

也为在玉雕创新路上的朋友,带去新的创作灵感……


|玉三少

助审|猫哥

温馨提示:今晚7点,系列现场视频直播节目【玉雕茶舍】006期,准时开播,我们不见不散!每周四直播

再读一篇:

【玉雕説】1月~5月,重点知识汇总


玉雕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谓牛衣对泣?
成语故事牛衣对泣 牛衣对泣的典故出自哪里?
餐松饮涧 - 牛衣对泣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牛山下涕与牛衣对泣
王章——牛衣对泣典故的起源者
成语故事|牛衣对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