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里回港上市,把自己打包进购物车,是否值得投资者们“买买买”?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创下多项纪录的淘宝和天猫的母公司阿里巴巴被传在香港上市已被获准。

虽然消息未被证实,但阿里与港交所的沉默,被认为是对传闻的“默认”。

当然,对市场来说,最关心的是阿里到底值多少钱,虽然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依然表现惊艳,但在京东、拼多多、苏宁等竞争对手崛起的环境下,已在美股上市的阿里港股是否值得“剁手党们”买买买?

阿里香港上市已获批?

到目前为止,阿里与港交所方面均对阿里回归港股市场之事三缄其口。但从各方消息及反应看,此事看起来确是板上钉钉。

据港媒报道,阿里已获准在香港发行股票,于今日(11月13日)起开始为时一周的面向全球投资者的路演,然后在11月25日开始交易。

阿里巴巴希望此次香港上市股价定价区间在180美元每股左右,定价于下周确定。

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阿里香港上市的更多具体细节。

根据彭博早前报道,除了中金及瑞信担任保荐人外,阿里已增聘花旗、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加入承销团,并已邀请其他欧资及中资行,至少包括中工农建四家中国国有银行旗下投行——农银国际、建银国际、工银国际、中银国际加入担任账簿管理人,协助上市。

由于阿里属于二次上市(其仍然是美股上市公司),所以在港交所进行上市聆讯前,无需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这也意味着,与其他赴香港上市的企业不同,阿里巴巴一旦通过聆讯,即可择日挂牌上市。

而今年早些时候,就有媒体报道称,按照计划,阿里巴巴原定于今年8月在港交所上市,但由于资本市场低迷等原因推迟至今。

7月15日,阿里巴巴在股东大会上通过提案,将每1股普通股拆为8股,使得授权普通股数目从现在的40亿股增至320亿股,引发市场热议。市场由此猜测,阿里巴巴在为香港上市做铺垫。

所谓拆股(Share Split),就是将股票进行切割,股数增多,股价降低,但总价值不变。

股份拆细后会减低每股股份的面值及买卖价,增加已发行股份的数目。

通常而言,拆股可以降低投资者入场的门槛。腾讯就曾在2014年进行过拆股,每一股拆为五股。

若阿里回归港股,将与国内另一大科技巨头腾讯同台竞技。

阿里与港交所的前世今生

众所周知,阿里在美国上市前,曾与港交所有过一段“姻缘”。

2007年,阿里旗下B2B业务在香港上市,这也是阿里巴巴创业初期的业务板块。
随着阿里以C2C业务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商形态迅速崛起,并衍生出了支付宝、菜鸟网络、阿里云等遍布阿里生态的子业务,很快超过了最初上市时的B2B业务的体量,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阿里B2B公司在2012年选择进行私有化,退出港交所。
2013年,阿里集团(包含淘宝网等在内的所有集团内业务)寻求以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在香港上市。但当时的港交所并没有此项规则,也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改革。最终,阿里转而启动赴美上市。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劵交易所上市,筹集资金250亿美元,创下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IPO交易纪录。

自上市以来,阿里巴巴股价较当初的发行价已经上涨2倍多。

截至11月12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报收于186.97美元/股,总市值约为4867.9亿美元,是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痛失阿里巴巴,也让港交所开始酝酿变革。2018年4月,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赴港上市。此后,小米和美团点评分别于2018年7月、9月,以同股不同权的架构登陆港交所。

阿里此次若在港交所成功挂牌,则是与港交所“再续前缘”。

据传言,阿里愿意为按现时美国股价折让4%招股,而市场则希望折让至少8%至10%,阿里后来称有意把折让调整至5%。

截至11月12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报收于186.97美元/股,5%的折价对应为177.62美元。

投行从业人士表示,折价似乎也是阿里巴巴提速拥抱港股的战略,主要是为了吸引大型机构投资者参与,给予投资者一定的利益刺激。

在港股、美股市场,IPO发行的关键是销售,怎么把股份卖出去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计划上市的公司在早期询价时,如果能吸引到大型机构投资者关注、入股,有助于保障基础的销售份额,并提升股票对其他投资者的吸引力,带来更大的增量销售额。

阿里的投资价值

对于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来说,如果阿里在港上市,最关心的问题是,已经把电商生意做到了中国第一的阿里巴巴,未来还有哪些增长空间?

根据阿里11月1日公布的2019年三季报显示,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40%至1190.2亿元,超出分析师预期。尽管如此,营收还是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迹象,上一财季的这一数据是42%。

另外,阿里第三季度的净利润725.4亿元,去年同期为200.3亿元,同比增262%。本财季净利润之所以大涨,是因为在收到33%的蚂蚁金服股权后确认了692亿元(约合97亿美元)的一次性收益。

此外,在用户增长方面,阿里巴巴也面临着来自京东、拼多多、苏宁等竞争对手的抢食。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退,电商行业的增量用户已几乎挖掘殆尽,获客成本则不断提高,淘宝的下沉与拼多多们的上行将导致用户重合率上升,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实际上,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阿里也并非束手无策。

第一,收购网易旗下电商平台考拉、布局海外市场……阿里旗下的淘宝移动平台日活用户过去6个月加速增长,天猫的GMV(商品交易额)同比增长26%。

第二,阿里还通过将其盒马鲜生无现金超市和其他实体商店与蚂蚁金服的支付宝平台捆绑,继续扩大其在实体商店的布局。

第三,还通过对菜鸟的投资增强其物流方面的能力,并继续通过其子公司Lazada扩大其在东南亚的业务。上个季度,Lazada订单量同比增长了一倍以上。阿里巴巴重申了到2024年底覆盖到全球10亿客户的目标,继续向印度、俄罗斯和欧洲等新市场的扩张。

第四,阿里云业务营收增长64%至92.9亿RMB,占总营收的8%。

……

此外,阿里系的资本版图还在不断扩大。

仅今年,阿里及旗下蚂蚁金服等,围绕数字金融、智能云计算、数字财税、智能零售和物流平台等领域,进行了多起融资,投资对象有A股上市公司,及税友集团等拟IPO企业,和九州云腾等成熟技术公司和创业公司等。

上述这些都将给阿里带来巨大的股权收益。

尽管大文娱等部分板块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在阿里体系内各业务的相互渗透下,未来也不必悲观,即使短期维持亏损状态,也不影响整体业绩的高增长。

总体来看,阿里目前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都足够优秀,再结合其当前在美股市场的估值,上市至今股价已涨2倍有余,而其市盈率也仅20倍。

当然,阿里美股股价之所以有如此优秀的表现,除了其内生增长强劲外,也与美股市场十年牛市的环境分不开。

而阿里港股股价能否复制美股走势,短期内无法判断,但长期来看,股价终究会回归基本面,投资者在不考虑短期收益的情况下耐心持有,喝口汤的机会还是会有的。

END

 向“通信信息报”投稿,请致信:109975869@qq.com,

稿件一经刊发,将根据文章质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议、新闻线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左手美股右手港股 阿里通吃?
阿里巴巴首日战报“碾压”腾讯!七年后,他们来势汹汹……
万事俱备!阿里或下周寻求香港上市审批
半天超60亿北向资金跑步进A股,光伏、锂矿板块强势拉升!阿里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点燃港股情绪!...
香港敲钟,百度“归来”? | 甲子光年
整理:从两地上市、基本面、估值来看阿里打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