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不想变成我妈这样的女人”
烟波
每晚十一点
谈情说爱

前段时间有朋友的妈妈来北京看她,叫我们过去吃饭,一群人狂喜,大呼小叫地腆着脸上门,乌泱泱一共去了六个。

她妈妈是四川女子,虽然当初嫁到了北方,但川菜一绝,几十年的功底,用我朋友的话说,北京的那些个川菜馆子,在她老人家面前完全不够看。

我一个北方人,我当然没脸去评价别的川菜馆子正不正宗,我只知道,她妈妈做的川菜是真的好吃。

大厨在厨房指挥若定,我们几个帮着打下手,忙活一下午,八个菜一个汤,摆了满满一桌。

然后我们用了半个小时全吃完了。

朋友妈妈在一边坐着,也没吃多少东西,看见谁的碗空了就张罗着添饭,看我们吃完,站起来就要去洗碗,我们赶紧把她按住。

后来我们几个排出流水线作业的阵势,把锅碗瓢盆一个个洗干净放好,顺便聊天,主题是夸朋友妈妈有多厉害,以及顺带过吹嘘自己妈妈做饭也很棒,谁都没输。

本意是打算让朋友妈妈休息一会儿,在客厅看看电视,扭头一看,得,老人家趁我们没看见,又去洗拖把,打算拖地了。

一哥们儿说,谁去拦一下嘿,我手上全是洗洁精走不开。

负责摆放碗筷的一个妹子就要过去,朋友拉住她,摆摆手,“算了,你不让她做这个,她也会找别的活儿,我们赶紧洗完陪她打牌去,她就不惦记这些了。”

骗子,我这朋友是个大骗子,我们陪老人家打了一小时的牌,期间老人家试图起身五次,说要给我们洗水果。

我们赶紧说没事儿没事儿您坐着我们去洗。

后来从朋友家出来,她送我们出小区,又说起这个(主要是一晚上我们洗了五大盆不同种类的水果,够她们娘俩吃半个月的),朋友笑笑,说,“我妈吧,就是个劳碌的命。”

她说,打她记事起,她爸在家就没干过什么家务,什么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都是她妈妈在做,有时候做不好,还会被她爸爸批评。

她妈妈也要上班,却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全家的一日三餐,照顾全家的起居,每天都要扫地拖地、整理桌子和橱柜,还要监督她写作业。

她有时候作业写到很晚,她爸爸早就去睡了,她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等,怕打扰睡觉的那个和写作业的这个,音量调得很小,听不清的台词全靠猜。

她要是说饿了,她妈妈立刻下厨做一点夜宵给她,看着她吃完,催着她去睡觉,然后她妈妈再洗碗、收拾厨房,基本上躺下的时候都是凌晨。

然后第二天早晨又要早早爬起来,准备做早饭。

我朋友说,她从小最不懂的一件事,就是妈妈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做那么多事情,还不耽误追最爱的谍战剧,小学毕业前她一直以为,妈妈的时间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别人一天有24个小时,妈妈一天可能有42个小时吧……

后来她上中学,进入叛逆期,天天和她妈妈吵架,嫌弃她妈妈不会打扮,别人的妈妈都可洋气了,她妈妈却不怎么化妆,开家长会简直就是给她丢人。

她爸爸有段时间出轨,找了个年轻漂亮的小三,还带她跟小三一起吃过饭。她妈妈察觉了,和她爸爸在客厅大声吵架、摔东西,她在自己的卧室听着,甚至恶狠狠地想,如果她是她爸爸,她也会选择和会打扮又温柔的小三在一起,小三吵架肯定不会摔碗的。

再后来,她爸爸选择“回归家庭”,两个人和好,她也高中毕业,来北京上大学,离家前一周,看着妈妈忙前忙后给她收拾这个收拾那个,她忽然有点儿心酸,好像懂了什么,又想不明白。

本来她妈妈也想一起送她来北京,她爸爸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忽然说不让她妈妈去了,要把妈妈的车票退掉,“家里不能没人打理”,“你什么都不懂跟着去干什么”。

她妈妈想了想说那就不去了吧。

我朋友就炸了。

那是她第一次和她爸爸翻脸,扯着嗓子和她爸爸喊,最后逼得她爸爸妥协,同意一家三口一起来北京。

她说,她妈妈第一次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玩儿得特别开心,她爸爸去找朋友吃饭,她用暑假打工的钱请妈妈吃北京小吃,说了很多话。

再再后来,她上学、毕业、留在北京工作,她妈妈偶尔会来看她,每次来就数落她租的房子又脏又乱,一定给她收拾得窗明几净再走,还每次都说她瘦了,扎扎实实地给她做几顿饭。

临走再关照她,要好好和同事维系关系,缺钱了就和妈妈说。

她拉拉她妈妈身上的外套,“还说我呢,你能买件新外套吗?这件穿了快三年了吧?”

她妈妈笑笑,“我穿衣服小心,都跟你似的,脏了也不知道好好洗洗?”

我朋友一直以为,可能她妈妈的性格就是这样,随和、低调、勤快、简朴,不太会享受,也不太追求流行。

但前两年,她帮她妈妈收拾橱柜,翻出一个旧相册,才发现她妈妈年轻的时候,大喇叭裤、爆炸头,化着当时最流行的装扮,拍照都是酷酷的表情,跟个小太妹一样。

她惊喜,“妈你以前不是挺时髦的,怎么现在这么不注重打扮了?”

她妈妈说哪有时间啊,净伺候你和你爸了。

朋友继续往下翻,又看到几张她妈妈过去学画画的照片,学的是油画,画得特别好。

她又问了问,才知道以前她妈妈曾经和当地一个很厉害的画家学过画画,那个画家爷爷觉得她妈妈有天分,想让她跟着他多学几年,但那时候她妈妈已经结婚,又怀孕了,家里人都劝她以家庭和孩子为重,她才没有继续学下去。

她问她妈妈,“你当时哭没哭?”

她妈妈想了想说,“那还记得那么多,都过去的事儿了。”

朋友那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妈妈也是有过追求的,也是有过梦想的。妈妈也爱打扮爱臭美,只是后来没有了那么多精力,妈妈也对人生有过规划,只是后来放弃了这些机会。

她说完这些,我们全都沉默,一个妹子眼泪扑簌簌往下掉,说她妈妈也是,高中毕业本来要考大学来着,结果家里觉得女孩子上大学也没什么用,就安排她结婚了。

后来她妈妈还自己上了函授课,又自学了英语,她高中前的英语作业,都是她妈妈辅导的。

我心想,哪个妈妈不是呢?

妈妈以前也是女生啊,也喜欢吃糖、吃甜食,也喜欢看“闲书”,也会学着化妆、穿美美的衣服,也曾经有想去做的事情。

只是后来,她们选择了退让,选择了妥协,在周围人的声音和另一半的规划里,默默选择了全身心地照顾家庭、照顾孩子。

她们也有过小女生的想象啊,想象一段轰轰烈烈的感情,想象你侬我侬的甜蜜生活,想象得一人心、白首不弃。

只是后来,她们选择了变成保护别人的人,选择了柴米油盐,选择了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一点点藏起自己的诉求。

妈妈都知道我们爱吃什么,我们却很少听她们说过,她们爱吃什么。

妈妈都知道我们喜欢什么,我们却很少听她们说过,她们喜欢什么。

妈妈都知道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却很少听她们说过,她们曾经的梦想是什么。

也许她们自己也没有具体想过,生活应该是什么样、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就这样一路走过来,慢慢走到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朋友讲完故事,想了一会儿,忽然说,“你们都觉得我妈很厉害,我也觉得她很厉害,但我不想变成我妈这样的女人。”

“她为家庭、为孩子,牺牲了太多了。”

“比起做一个别人都夸的好妈妈,我更愿意她有自己的生活。”

然后我一下想到我妈。前两年有一次她休假,能休一周,我问她有啥安排,她说也没啥安排,反正我爸又不能一起休,她就在家看看电视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就行了。

我说你去逛逛街啊、买买衣服啊,找个美容院办张卡美美容啊,不用老待在家里吧(这话怎么这么耳熟)。

她又说家里要做的事情挺多的,逛街耽误做饭,美容多贵啊云云,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

我心想你少做一段饭,我爸是能饿死还是怎么?他自己也会做啊。

总之后来她也没有好好玩儿两天就是了,美容院到现在她都没去过。

她和我朋友的妈妈一样,也是天天忙家务、忙做饭,操心孩子远胜过操心自己,一直也没什么脾气、没什么要求,好像家庭的事情,都比她自己重要。

我明白这是她的个人选择,我也为此感激而且感动,我知道我的妈妈是个伟大的妈妈。

但我宁愿她不要这么伟大,我宁愿她自私一点。

我宁愿她说,“今天老娘不想做饭,你们爱吃什么吃什么”。

我宁愿她说,“今天老娘心情不好,你们谁都别惹我”。

我宁愿她说,“今天我不舒服,需要关心需要照顾需要有人给我冲一杯药”。

我宁愿她说,“你生活费花光了?真巧你妈妈我也刚花光了,买了一条新裙子和一件新上衣哈哈哈”。

每个人都有示弱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低落的权利,每个人都有突然间情绪暴躁什么事都不想做的权利。

可是妈妈好像没有,别人也不让她们有。

虽然她们真的应该有。

有些人天天给这样的妈妈歌功颂德,赞美她们的勤劳她们的付出她们的崇高。

是该赞美,但有没有人想过,这一切,也许都是建立在她们牺牲了自我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

这种赞美,我真的不想再听了。

看过韩剧《请回答1988》的人,应该还记得这样一段情节:双门洞的三位妈妈,鼓起勇气去参加一个歌唱比赛,想实现一把自己的梦想。

那段情节是全剧我最感动的地方,我看到的不再是囿于家庭和孩子的母亲,而是趁着没老去、再疯狂一把的女性们。

我希望这个世界,能给妈妈们更多这样的选择。

多说一句

今天配的歌是五月天的《洗衣机》,一首写给妈妈的歌。

我不是很常听五月天,但这首歌我很喜欢。

可能已经很晚了,还是祝妈妈们母亲节快乐,也祝她们永远自由、永远美丽。

晚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末就要吐槽
我只是想养只猫
爸妈语录(笑的嘴抽筋了~~~~~) 超长 转
风言风语(2018.41)
开心三笑:有次回家爸爸妈妈带我下馆子,破天荒,结果满满的套路
2007年2月19日 星期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