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与女的战争》1:回想后怕的“拔苗助长”,顿悟“心之力“淬炼的万分重要……

一直想写点关于女儿教育的系列,一直不敢动笔。

因为教育之事太大,怕自己的一家之言会误导他人,更进而误人子弟。

教育之难,难如登天,难在如落子无悔的下棋,永远没有大事和小事之分,永远没有后悔药,父母的每一个决定及儿女逐渐长大后的每一次逆反都可能会导致不可送转的人生选择。

直到昨晚,凌晨三四点醒来,突然想到以《父与女的战争》来命名我与女儿在教育过程中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成长的心路历程记录,才释怀,才敢真正动笔。

是的,个人以为《父与女的战争》这是个好名字,因为可以不断提醒读者,不要造搬,也不要太指责对错……

“连他们自己父女在教育和成长过程都是一部战争片,我们的儿女当然借鉴意义不大,权当看故事,有感触是缘分,无感觉和反对可以一笑而过……”

因为教育之事太太重要,所以有了这个可以不断提醒有缘读者的好名字后,我才敢动笔。下面是第一篇,之后会以倒叙的方式,逐渐往前写,记录在女儿(一月)成长过程中,我和一月共同成长的心路历程。

--------------------------------------------------------------------------------------------------------------

关于教育,中国自古以来有一句名言:“学以致用”。

但我们多少的中国老师真正理解“学以致用”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我们多少老师真正做到了教学生是多教一点“学以致用”的真本事、有价值思维,而不仅仅是对着课本和教育大纲照本宣科?

“学以致用”,只有四个字,但包含这关于教育的深邃思维和无限内涵,且让我们来看看加拿大本科理工科最负盛名滑铁卢大学数学院和工程学院是如何做到“学以致用”的吧。

不过,在滑铁卢大学,“学以致用”不是几个字,不是一句话,更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体系,只不是它换了个名称:学习与实习并重的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系统。

※正文:

前几天一月在微信上跟我们说,她们学校最近又有学生因为抗不住压力或因生理/心理健康问题而放弃的事件了。

去年一月在加拿大报考了四所名校,结果是她收到了她所报考学校的全部录取通知。

几番权衡,考虑到本科专业,最终一月自己决策和选择了久负盛名的滑铁卢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本科)。

对于滑铁卢大学,国内的很多学生可能并不是太清楚,因为它的综合排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并不是很高,但滑铁卢大学的数学院和工程学院却一直是加拿大本科理工科类录取最苛刻,录取分数线最高的。

国内学生报考学校,更注重的是名校光环,也就是一所大学的综合排名;而欧美国家的学生报考专业,往往更注重的是专业排名,因为专业排名高的学校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专业圈人脉,就业时资源更加广泛。

关于滑铁卢大学,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的:

滑铁卢大学以学习与实习并重的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而闻名。2011年到2013年,该校一直稳居麦克林杂志评选的加拿大综合性大学排名的第三位,是北美地区最优大学之一,其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科教学水平居世界前列,其中优势专业计算机科学名列2017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第18位。

这里说的“学习与实习并重”可能超出我们很多人的想象,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是的,大一就开始工作了!

学生采取一边读书一边工作的方式完成学业,这样一方面用工资减轻了学费压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早早走入职场,锻炼了工作能力,避免了因为死读书,无法学以致用的象牙塔弊病。

滑铁卢大学最为人称道的成就是她创立的co-op课程让电脑系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有机会在IBM、Nortel、Bell等著名公司获得工作经验,已经为美加大学竞相效仿。近十多年滑铁卢的电脑本科毕业生极为抢手,各大公司排着队聘请。多年来在微软工作的滑铁卢毕业生比其他任何北美大学都多。微软公司优先录取毕业生的八所美国大学和五所加拿大大学中,滑铁卢名列榜首。并且 该校也是黑莓手机技术研发地之一。

微软公司前主席比尔·盖茨曾说,滑铁卢大学是微软在全世界雇用最多毕业生的大学。

名校光环,就业率高,职业前景光明——这是滑铁卢大学本科专业(尤其是数学和工程)光鲜和吃香的一面,而它背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是在校期间巨大的学业压力和求职压力

滑铁卢大学本科学制有两种,没有coop课程的是四年,如数学系可以选择没有coop课程的四年制,也可以选择有coop课程的五年制(高分学生才有资格选)。工程系的本科是强制coop课程,所以全是五年,一学年有三个学期,第一学期的课业结束后,第二个学期或第三个学期就必须做coop,也就是自行上网投简历找工作,这个工作评价最后也是计入成绩的,五年中有六次coop的机会(每次4个月,五年中有6家公司带薪实践工作学习机会)。

从大一开始就工作,对于留学生而言,尤其艰辛。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生活上有诸多困难。

刚刚入学,要适应学校,适应同学、老师。

一月选择了最具挑战的第二学期就coop(大部分学生选择压力较小的第三学期开始coop),刚入学才四个月,语言交流上不如本地学生,新专业,新课程,甚至学校的很多教室都还没摸清,仅仅4个月的第一个学期,专业上所学不多,因为找工作要提前,实际上才到校一两个月就要开始出去找工作了。

在网上疯狂发简历,一家家面试,天天守在电脑前等待回复,那种紧张,那种压力之大,对于去年还未满18周岁的一月来说可想而知。

对留学生更为不利的是,加拿大政府对大学生做coop本来是有补贴给公司的,然而对于留学生却没有这个优惠政策。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司聘用了一名本地学生,那公司可以从政府那里拿到大量补贴作为该学生的工资发放,而且补贴额度很高,几乎相当于免费得到了一个员工。但如果聘用了一个留学生,则需要自己出钱发工资。

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给留学生做coop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除非你足够优秀,否则同等条件下公司为什么不聘用有补贴的本地学生呢?

一月说,她当初在网上发了不下100份简历,在求职季结束前最后一刻才拿到一家当地知名公司的offer,最后收到offer的那一刻,她如释重负。这期间她还曾经历过本来公司已经聘用了她,甚至连住宿都安排好了,后来得知留学生没有政府补贴又临时取消offer等各种挫折和打击......

好在她靠自己的努力都一步步走了过来,我想在求职和工作的过程中,她也一定收获很多,包括如何面对挫折、压力、如何挑战自己,如何调整自己.......

在巨大的压力下求生,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让人快速成长的过程,我相信,本科五年后,当一月步出校园时,求职、工作,对她而言已经驾轻就熟,那时的她,不再是稚嫩的职场新人,而是有着五年内6家公司实践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熟练员工。

反观其它大学,尤其是国内一些严进宽出的大学,对很多自制力差的学生而言,进了大学,就是人生荒废的开始。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轻松了,可以放心玩了,高中的巨大的升学压力一下子得以释放(高三老师常挂在嘴边激励学生的一句话是:你们现在努力学习,辛苦点,等上大学就轻松了。),不少大学生天天窝在宿舍玩游戏,睡觉,醉生梦死。

等四年后面临毕业,要找工作了,这才潸然醒悟,回头一看,大学荒废了四年,什么也没学到,更糟糕的是,做为一个懒散惯了的人,从毫无压力的状态一下子进入职场,要面对职场的紧张压力,面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面对商业上尔虞我诈的竞争,没有丝毫的准备,其结果可想而知。

滑铁卢大学的本科coop做法就是把本该在毕业后学生面对的各种压力提前到了大学期间,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社交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经历过职场,真正工作过的人,才知道自己欠缺什么,也就有了更大的动力投身到学习中去。

(滑铁卢大学本科工程系、数学系闻名的就是高压力、独具特色,一旦修满近乎变态的所需学分,几乎可以确定是个极具工作能力的卓越职员。但过早的开发孩子的工作能力,对孩子的心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考验。而更深入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课程,滑铁卢大学就不是那么独树一帜了,这也是滑大综合排名不高的原因之一吧。)

我很欣赏滑铁卢大学coop课程的这种做法,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职场精英。

至于公司老板欣赏不欣赏,看看世界五百强企业对滑铁卢大学毕业生向来青眼有加就一目了然了。

在一月还在加拿大上高中的时候,我就鼓励她做个人网站,“逼”她为我做一些翻译工作,也将我这么多年在职场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传授给她,她当时是有些抵触的(发生过父与女之间的“战争”,这是后话),总认为这些事对于她而言还太遥远,甚至认为我把她当免费员工用。

或许一月当时并没想滑铁卢大学极其令人羡慕和称道的coop,在大学一年级就会面临如此巨大的工作压力,而当她真正面对这些的时候,当初我提前给她的那些压力,那些初入职场的历练,对于她的心态,她的抗压能力,就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然,万事开头难,所有coop课程中,最难的当然是第一次的coop,尤其是外国的留学生,没有政府补贴,有哪个公司愿意花月薪1.5万元人民币左右聘请一个大一的职场小白?即便你足够优秀。

所以我一再提醒一月,真的要对给她第一份coop工作的公司及领导,发自内心的充满感激和感恩,并且争取为公司做出一定程度上的独特贡献或做个善于学习的好学生,争取早日以卓越能力回馈世界和社会以感恩这些coop对接公司对这些学生提供的工资、平台及工作中老师。

再回到文章开头,为什么滑铁卢大学的患抑郁症几率和自杀者居高不下,个人以为学生压力太大,年轻太小抗压力弱,心智尚未成熟就要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工作两种文化环境下的冲突、分裂、挣扎有很大的关连。

大一的孩子,十八九岁,很多还处在父母呵护下,尤其中国的大部分孩子父母给予的教育往往如温室里长大的树苗,从未经过烈日、暴雨的洗礼,一旦面对恶劣的天气,更会不知所措。

我们不应该指责选择放弃的孩子,我们不是当事人,不知道这些孩子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怎么的痛苦,有的或许是抗压力弱,有的可能是父母给予的压力,有的可能是父母破产整个家族崩溃,更多的可能本来就是生理、心理方面有重大疾病,正承受着非人的折磨,放弃对于有些人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我们真的不应该给予太多不了解内情的肆意评价和苛责。

不过,我们在孩子从小成长过程中,适当地让孩子提前承受一些压力,接受一些挫折教育,淬炼孩子的“心之力”,对孩子而言,不是害Ta,而是爱Ta。

这是为了让Ta有更强大的内心,面对未来更大的挑战。

以后,当Ta面对更大压力时,才能理性思考,沉稳对待。

中国的大学教育体制扼杀了很多有天赋的孩子,高中时期的拔苗式教育和大学时期的放鸭子模式,让这些思想尚未成熟,自制力不够的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大好年华白白浪费在玩乐上。

前几天一则新闻在我的手机上反复出现,90岁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宣布退休。

90岁退休,相比很多国人50多岁就在麻将桌上混度余生,李嘉诚为了他庞大的商业帝国可以说是殚精竭虑。

李嘉诚这一生,功成名就,功德圆满。

然而,谁又能知道他时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呢?

看上去辉煌闪光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呢?

李嘉诚曾说过: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你想获得多大的成就,你就要面对多大的压力。

就象滑铁卢大学,想获得四五年后的名校光环,职场加分,就必须在今天面对更多压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李嘉诚,当我们面对他曾经面对过的挫折和压力的时候,有几个人能象他一样坦然面对,妥善处理?

我认识不少老板,事业做得越大的老板,承担的压力也越大。

那种巨大的抗压能力,那种处事不变,遇事不惊的气度,很是让人钦佩。

我自问不能,我尚做不到那种看到七八位数的盈利面不改色,面对七八位数的亏损泰然处之的境界。所以我只能承受小压力,做个小股东、小老板。

你要享受多大的成果,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李嘉诚,一代商业奇才光彩谢幕,令人尊敬,令人嘘唏,令人叹服。

       这篇文章仓促成文,未经深思熟虑,很多内容表达的不是很畅快和淋淋尽致,本来我是想表达两个观点:

       一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学以致用”做到了一个极致;

       二是,正是这种极致的追求,让一些心智还不是很健全的大一孩子,就迅速的进入职场这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中,随后又要回归校园的文化,这种瞬间转换,五年之内六次工作(每次4个月),是一个分裂,这需要分离。

       这种分裂和分离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和心力,这对于一些大一的孩子来说,心智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挑战。

       以前的我,特别特别喜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这种高压的“学以致用”,但到了今天的我,可能会更多的思考关于心力的问题。

       在今天的我来看,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或许不光靠技能和技巧,更多的是靠心力,“心之力”的强大和强悍程度,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更大成功的更关键因素。

         或许,这也是那么多世界名校明知滑铁卢的本科教育“学以致用”体系在技能培养上确实非常强悍,但在心之力培养上却有“拔苗助长”之嫌,而没有纷纷效仿的原由。

黄石头

20183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问下论坛里的各位专家,孩子本科学校选择应该看什么?
【大学】名校那么多,满手offer的你,到底怎么选?
滑铁卢coop 各专业薪水汇总!
滑铁卢大学介绍和我的一些滑大经验分享
哪些大学和专业成为今年留学生最爱?
毕业自带两年工作经验buff:滑铁卢大学的COOP专业,就是这么任性 || TD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