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为引入IPD的背景及实施 | 课程笔记

成功的企业之所以成功,其产品的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是重要的基础。

2018年4月13日,乔诺商学院为国内某行业领先企业启动IPD研发管理赋能项目。乔诺商学院IPD首席专家、前华为产品线总裁李捷先生作为分享嘉宾,本文为授课内容的部分笔记

乔诺商学院IPD专家李捷老师认为,华为是国内第一家引进和实施IPD的公司,也是受益最大的国内企业。华为的IPD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IBM介入之前和之后,这两个阶段的效果有明显差别,在IBM为华为提供IPD咨询后,华为的IPD取得了巨大成功。

1
实施背景

实施IPD之前,华为每年将销售额的10%投入产品开发,但是研发费用浪费比例和产品开发周期仍然是业界最佳水平的两倍以上。华为销售额虽然连年增长,但产品的毛利率却逐年下降,人均效益只有思科、IBM等企业的1/3-1/6。

当时IBM的专家向他们团队提出,华为在产品研发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概念与计划阶段合并在一起,研发活动缺乏计划性和严格的评审。

研发活动缺乏计划性。

以前,华为经常是业务计划基本上没有,甚至在高层指示下就直接开始了开发。这导致产品与技术的开发重合,最后导致实用产品迟迟推不出来。

研发活动缺乏严格的评审。

华为以前的评审往往是技术型而不是业务型,主要依靠主观判断来分析市场需求。由于评审和决策仅仅是出于主观判断,没有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结果造成产品不断修改。

2
实施过程

在华为刚开始自己摸索实施IPD时,组织了项目组(主要由一批MBA构成),拿出了一套基于IPD的研发体系变革方案,并进行了推广实施。但这次IPD变革效果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基本上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后来华为经过分析决定请IBM作为咨询方来帮助解决问题。

华为在IBM的帮助下实施IPD是从1998年开始起步的。当年,由IBM为华为实施IPD提供咨询,打破了华为以部门为管理结构的模式,转向以业务流程和生产线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仅此一项华为付给IBM的咨询费达到了数千万美元。

根据IBM咨询的方法论,华为IPD项目划分为关注、发明和推行三个阶段。

在关注阶段,进行了大量的“松土”工作,即在调研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培训、研讨和沟通,使相关部门和人员真正理解IPD的思想和方法;

发明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方案的设计和选取三个试点PDT,按IPD进行运作;

推广阶段是逐步推进的,先在50%的项目中推广,然后扩大到80%的项目,最后推广到所有项目。

华为的IPD在刚开始起步时,各个产品的研发从组织架构上已经基本形成了PDT的雏形,各种计划、文档、研发活动也是按IPD的模式进行。但在这个时期,只有华为与IBM配合成立的IPD项目组里的人对IPD有较为明确的理解。当时研发流程用的是所谓IPD1.0,IPD的实际效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公司内部只是在研发活动的称谓以及重要文档的输出上模仿PDT1.0流程的规定。IPD的核心组决策,IPMT的决策评审等关键措施并没有施行,只是在两个产品线上作试点。这个过程持续到了2001年。

从2001年开始,华为规定,公司内30%的产品线必须严格按照IPD2.0流程运作,其他产品线继续按照IPD1.0流程运行;至2003年,华为的IPD已经从1.0版本升级到了3.0版本。

3
华为IPD构成

华为的IPD主要由固化的结构化研发流程支持流程实施的跨部门团队组成。

以前华为的产品开发完全是研发部门的事情,技术方向由关键人物来选择。在IPD模式下,各部门都要有人参与到规划和实施的过程里,组成跨部门的团队——IPMT与PDT(IPT)。跨部门的团队基本上要在产品开发之前做出相关联的规划,并且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相互协调,以保证这个产品从始至终都是技术领先、成本合理并且符合市场需求。

华为共有约一百多个产品线,类似的产品线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产品线。每个大的研发产品线都有一个IPMT,他们是由总监级(现在改为产品线总裁)或者资深的产品专家组成,负责对旗下各个产品线的研发活动作关键环节(立项评估,计划决策,实验局评估等)的监控和评估。监控和评估的主要依据就是看这个产品研发成本投入和未来市场效益的比较,以及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可行性。

评审点。

决策评审点实际上是一种喇叭口的结构。也就是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之后筛选出最有潜力的项目,并且在“动手”之前尽可能地进行“瞄准”和计算“提前量”,使得最后进入开发阶段的项目都是最健康和最明确的。应该说这种研发管道管理,是华为在以前最欠缺的。

异步开发模式。

IPD在开发过程中为华为第一次引进了“异步开发”的概念。这种流程实际上很好地使用了并行工程的思想,它比华为原来串行研发流程的效率要高很多。

4
实施成效

乔诺商学院IPD专家李捷老师通过回顾华为IPD变革历程的成功实践认为,IPD能够加快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减少产品开发的投资失败从而减少浪费,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增加收入,给客户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比如,华为在M800移动交换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IPD的研发思想和方法,使产品的开发周期缩短了50%,研发费用减少了40%,产品稳定周期加快。

4月26-28日,向华为学产品管理:产品规划、产品实现、产品上市,3天2夜,前华为原班人马,一起打通产品端到端的管理体系。(点击查看详情)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为公司研发项目管理精髓
(1)华为: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案例分析
这就是华为花20亿美金学来的项目管理法…
IPD实施最成功的两家企业是如何引进应用的?
华为的管理能力输出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是从IBM引进,同
我所了解的华为IP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