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胜利是必然的,但六大考验一个都不能忽视!
▪ 作者:蒋伟良 武汉大学博士,流程型组织变革专家
▪ 关注乔诺之声(ID:geonol),与优秀管理者同行

1938年,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以他精深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性地阐述了抗战未来的走向。他一边驳斥了速胜论,一边驳斥了速败论。他告诉我们,抗战我们是必然获得胜利的,我们的路径就是通过兵民合作夺取抗战的最终胜利。

这就是伟大的《论持久战》。它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驳了各种错误的认识,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我们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也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和纲领。其中提到的兵民合作战略,正是我们抗战胜利之本,是系统性阐述复杂形势下如何实现胜利的法宝。

《论持久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今天也一样适用于防控新冠病毒的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我想,如果我们站在未来看今天,站在2020年底来总结2020年,我们一定会总结性地说,今年我们夺取了防控疫情战争的胜利。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为此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充满信心。信心是比黄金更宝贵的。信心不是来自于打鸡血,而是来自于实力,来自于方法,来自于实事求是。

有句话叫作“多难兴邦”。我们曾经经历过“5·12”汶川大地震,经历过2003年的SARS危机。但是站在今天来看,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艰难困苦,在某种意义上都变成了中华民族万里复兴征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所以,我们应当有信心去面对眼下这场战争,因为我们必定能够夺取最终的胜利。

回顾过去的十多天,部分地区的治理能力、决断能力和执行能力暴露了我们在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严重缺漏。毋庸讳言,我们的社会治理充满种种弊病,如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等等。

同样,今天中国的中小企业也面临一场重大的挑战。我注意到前两天西贝董事长的讲话,他提到西贝只能再活三个月了。这也引起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共鸣。人们不禁发问,面对这场战争,广大的中小企业能活下来吗?

我想西贝一定能够活下来,因为西贝已经成立了32年,西贝有“爱”作为核心价值观,西贝也是中国餐饮行业的标杆龙头企业之一。一个32年的企业,一定具备强大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去迎接这个挑战,能不能“再活三个月”更不仅是个现金流的问题,还是一个组织管理的问题。

所以西贝董事长的这段讲话,我觉得更像是一个小小的抱怨。西贝今天要面对的问题不是抱怨,因为没有时间抱怨,它们需要尽快解决问题。我相信凭借西贝的强大的战略规划能力、组织能力和核心价值观,凭借干部和员工共同携手,西贝一定能够走出今天的困难。

然而,我们的国家必定还有许多企业没有西贝这么大,他们还处在发育和成长过程中。那么,面对这次的突发危机,它们能够活下来吗?

我想,今天即便没有这次疫情,中国也一定会有很多企业死掉,因为2020年本身就是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一年。

我相信,疫情一定会过去,但是我们面对的挑战将是长期的。经过思考和总结,我认为我们今天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六大考验:


第一,如何活下来的考验

特殊时期,要想渡过这场危机活下来,就要暂时少关心一点收入和利润,把现金流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因为没有现金流企业就直接死了。所以,中小企业现在就要数一数,你的账上现在躺着多少钱?你还有多少银行贷款?……

我认为中小企业至少要保证,六个月到一年内现金流充足。我们要有倒逼的极端思维,比如可以倒逼自己思考:如果未来六个月的收入是正常情况下的30%,你能够活下来吗?如果有了这个底线思维,并做好相应准备,中小企业应该就能够活下来了。

为了活下来,要采取措施,要坚决地砍成本,砍掉各种不必要的支出,包括裁员和降薪也是在必要的时候必须要做的。不要说你不想裁员,那只是因为还没到最危急的时刻。到了危急时刻,你还是要裁员。我们今天强调的人力资源观点是“以奋斗者为本”,不是“以人为本”。2020年,即便没有这个疫情也会出现许多公司裁员,问题的关键是裁谁。

裁员指的是裁掉那些不具备奋斗精神、不具备奋斗价值的员工。其实,即便没有这次疫情,他们也应该被裁掉,疫情只是加速了他们被裁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千万百计留下那些已经或未来能够被证明有价值的员工,因为他们是奋斗者,是我们赢得革命胜利的种子。

中小企业要做好基本的预算,要做好现金流的支出和管理。对重大的支付项,要冷静地等一等,观察一下形势再做支付。

同时,类似餐饮的一些行业,要对低效的门店和低效的区域做战略性调整。要将现金流视作黄金一样,妥善保管好它,防止战略不聚焦,防止现金流向各个非核心战略管道。


第二,价值观的考验

我想在这样的危难时刻,每个企业的领导者都应该带领员工重新朗读一下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这些看似虚无的东西,在我看来恰恰是真实的东西。因为只有在危急的时刻,它们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

人是活在精神中的。所以,当我们具备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当我们以企业的价值观为导向,那么眼前的困难可能都只是一次磨砺而已。

实践价值观有时意味着要做出牺牲,这是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很多类似餐饮行业的企业,它们很大的成本源于工资性支出。我想,一些干部能不能在这个危机时刻主动向公司提出降薪呢?比如降个30%-50%可以吗?还有那些认同公司的员工,把公司真正当作未来可以依靠的家的员工,能不能主动提出降薪呢?比如降个20%,可以吗?这些钱,等公司以后发展了,等危机过去了,再补回给大家。

其实,这不仅是一个在“钱”上做出牺牲的问题,这体现的是员工和公司是否能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价值观不是挂在嘴边的,是落在行动上的。对于那些艰苦的区域,我们要互帮互助,服务社群,服务客户。归根究底,一个组织是为客户而存在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用一种新的形式和方法去服务客户。此刻不是谈钱的时候,要认识到帮助客户活下来,未来自然就有钱了。

这次疫情是一次全面的价值观考验,尤其对我们干部来说是一个试金石。干部能不能在这次危机中经住考验,在于他能不能接受价值观,以价值观为中心,勇于奉献,做出牺牲,成为表率。


第三,领导力的考验

一个领导者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是只知道抱怨、找国家、求帮助,而是要思考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为这个社区做些什么,为客户做些什么。

领导力的本质,就是带领员工去解决问题。今天我们面临的重大危机,需要领导者以身作则,发出声音,直面现实,推动变革。

一个领导者发出正能量的声音非常重要。他要能够根据外部的形势,提出2020年公司将实行的一系列调整和变革策略。比如说,此刻每个公司建立防止疫情的领导小组就非常重要。可以让领导小组成为核心领导,由他们提出各项变革和防止疫情的措施,一边保护好员工,一边围绕着开源节流来进行各项措施的部署和实施。——这就体现了领导力。

同时,一个领导者要身先士卒,要和基层员工在一起。普通员工面对危机,可能会迷茫和彷徨,但是当他看到领导者还在,他的心就会慢慢定下来。所以,领导者要紧紧地依靠群众,和群众在一起,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动员大家找出路、想办法。我们的干部业要做好带头作用。中小企业里边儿可能也有党员,党员也要发挥带头作用。这样,一个企业的领导力就发挥出来了。


第四,战略动态管理水平的考验

2020年的战略一定是需要动态管理的战略。因为外部环境,2020年一开年就迎来了“黑天鹅”事件,各种意外接踵而至。对此,我们有能力应对吗?我们相信我们是可以应对这次困难的,只要用“相对确定性”去面对这个“不确定性”,这里的“相对确定性”就是战略管理。

我们要做动态的战略管理。动态的战略管理要求我们审时度势,调整变化。比如说此刻,企业就非常有必要对一季度的工作做出调整,甚至对全年的目标和路径也要做调整。怎么聚焦客户,聚焦区域,调整产品,调整结构?要敢于改革,敢于调整战略。要敢于改,敢于动。

同时,要强调战略中的组织能力建设。这是组织能力提高的良机。要通过这个机会,系统性地打造战略为导向的组织。让每个员工神经都绷起来,拳头都拧起来,大家目光一致,全心地指向战略方向。

战略很清楚,就是活下来的战略,但是活下来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工作举措环环相关、连续作战和调整变化,才能让组织活下来。


第五,全面的构性的考验

过去几年,我一直强调,我们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小企业来说,也就是如何驱动以客户为中心、以艰苦奋斗为本的改革。在面临疫情的2020年,这个改革变得尤为重要。今年我们必须对我们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那些不具备客户价值、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结构性调整。

同样,从全国角度来说,对于重点的区域我们可能要做一些策略性的调整,包括放弃。中国这么大,老百姓一定还需要吃穿住行,老百姓还在消费升级,追求美好生活,还将带来大量的消费需求,所以这段时间只是恐慌压制了消费。人就是这样,过了这段时间,还会回到原点。所以我们要对今年充满信心,其实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结构性调整,尤其是对营销结构和产品结构要敢于做调整。

同时,我们还要敢于对我们的组织模式、流程、干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我们的办公方式等等进行系统性变革。比如说流程角度,我们看到了面对这次疫情,我们的很多流程效率低下。比如病例的确诊流程、危机应对流程和重大决策的流程,都体现出了低效,导致时间被白白耽误。

我想中小企业面对着相同的问题。我们今年就是要一年做两年的事情。我们要加速产品开发流程,加速供应链流程,加速回应客户和解决问题流程,加速战略规划与执行流程,通过这些核心流程的变革,加速升级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

同时,要敢于对我们的组织结构进行根本性调整,尤其是冗余的组织结构,低效的金字塔结构,还有层层汇报机制,部门墙林立,本位主义严重等问题,这些都应该通过变革来消减和消除。

今天企业面临生死的问题,所以就没有什么不能改的。过去总觉得还能活,所以面对变革,就会有侥幸心理。所以,敢于动组织结构,敢于动授权结构,敢于授权,敢于动人,我想都是围绕着组织变革的重要内容。

还有很多工作方式的改革,我们已经看到了类似远程办公等等这些形式。这些我都非常提倡。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本身就应该去尝试和创新。现在也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信息化、数字化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实现远程办公,这次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打破掉原本的控制性管理的做法。

上级难道只有盯着员工干活,员工才能干活吗?我想不是。我们要鼓励员工成为公司的主人翁和CEO,要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要相信,人在危急的时刻还是会自觉的。

当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加强过程管理。远程工作不表示不强调结果。我们可以每一天进行远程会议,哪怕开个十分钟的工作布置会议,都是有效的。每天结束的时候,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每个人确定好当日的工作目标,通过日管理,我相信可能会比大家在一起办公效率更高。

我认为,这次疫情期间,我们反倒会减少一些文山会海,减少一些无聊的PPT统计和汇报,真正聚焦在有价值的工作上。

可以这么说,特殊时期没有什么是不能改的。所以,2020年我认为一定是一个深度改革之年。就是要通过这次疫情,通过系统性的、结构性的变革,让组织能够面对,不仅是疫情,更是未来的挑战。


第六,对每一个人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考验

每个个体和组织都应该正视,疫情虽然艰苦,但是也给了我们一些安静的时间思考,不仅是2020年,未来如何成长和度过?今天我们面对的困难再难,可能也没有在武汉、黄冈这些区域的老百姓难,我们至少还是健康的。所以,此刻反而是一个安静下来,多读书,多学习的机会,可以给自己定一个2020年的小目标,哪怕读十本书也是进步。

其实少一些娱乐也是好的,这样可以多陪陪家人,多读书,多思考一下。宁静方能致远,要学会和自己相处,体验孤独也是一种成长。

每一场灾难都是对一个人、一个组织和一个国家的考验,在过去的十多天,有无数的感人事迹,彰显着每个人人性深处的善意和美好。

今天,已经有8000多名医护工作者奔赴湖北地区,此刻无数的医疗工作者正前赴后继,英勇向前。

我本人是四川人,但是我是在武汉大学读书并成长的,我对湖北、武汉充满了情感。在本文的最后时刻,我想说,我相信湖北、武汉一定能够夺取此次“战疫”的最后胜利,对全国来说,也一定是这样。加油!武汉!


不管疫情多么困难,总有战胜的那一天。

因疫情影响不能正常工作,却又十分宝贵的2月,我们如何充分利用,为未来的胜利做好准备?

乔诺咨询发起公益“苦练内功”行动计划——21次在线课程,让企业具备创造更大财富的能力!

吉利、CATL、ATL、方太、雅迪、大疆无人机、蒙牛、热风、立邦中国、太平鸟、双胞胎、九阳股份、舜宇光学、TCL华星光电、大华科技、成都飞机工业已加入计划,组织全员学习。

本计划由乔诺咨询联合18位华为前高管专家团(多位华为最高管理奖——蓝血十杰奖得主)隆重打造,综合服务过雅迪、方太、双胞胎等百家企业变革的真实场景,将乔诺积累多年的管理秘密,首次全网大公开!

今晚20:00起,连续21天,每晚20:00-21:00,一边看PPT,一边在线收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影响,中小企业在组织管理上如何应对?
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度过疫情危机?
【e汽车】疫情之后 吉利如何讲好“人”的故事?
关键时,马云说了什么?—《马云内部讲话》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彭剑锋:大疫后期才是中小企业的“生死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