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课文看风情】浔阳江畔琵琶亭

从庐山下来虽仅4点, 可灰蒙蒙的天气,给人的感觉已是暮色四合。导游说,你们都是知识分子呢,顺路去看看琵琶亭吧?不要门票的,那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送别的码头呢!

我蓦地想起前一天晚上在九江看到所住旅馆的名讳“浔阳大酒店”,当时勾起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吹狄花秋瑟瑟”,在酒店门口的小摊前,我就曾迫不及待的问询琵琶亭的路途,现在能得以瞻仰凭吊,自然是求之不得。

车刚穿过九江大桥下,向左一拐,一幢古色古香的院落闯入了眼帘。高大的门楼上是书着“琵琶亭”的门匾,大门两侧是幅长长的楹联。准备细看,导游小姐握着扩音器过来:“……琵琶女是缅甸人,当年跟随父亲往返长安做玉石生意,后来路遇劫匪,流落长安成了歌女……”

书中的琵琶女身世是如此说的:“自言本是京城女,曾在蛤蟆陵下住。”导游小姐说是缅甸女,有什么根据呢?“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歌女,难道是一个做玉石生意老板的千金?缅甸女会有“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的家教?我很是疑惑。

进了院中,一堵屏风挡住后面的风景。屏风上是毛泽东亲笔的《琵琶行》全文,那潇洒飘逸的笔法,感受到伟人的风范。1959年的庐山会议工作之余,为排遣内心的苦闷,挥笔随意默写了此文。写成之后,扔进了废纸篓,秘书田家英整理废纸时发现了此文,细心珍藏起来,遂留给九江人一份厚重的礼物。

屏风的背面是副绝美的瓷画《白居易琵琶女诗意图》,“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倾听的司马青衫,个中人物惟妙惟肖。正对的是汉白玉的白居易全身石像,他左手握书,气宇轩昂,清雅俊逸,衣袂飘飘的迈步而来。其身后是高耸的“琵琶亭”,我正徜徉流连,导游以超常地热情边喊边拉:“领导,景点等会儿再看,先到里面喝口茶……”

盛情难却,大家只能是沿着导游的指引去边上的休息室。进了休息室,里面是货架上全是琳琅满目的各式玉器。众人在贵宾室里坐定,一年轻的服务员“砰——”的关了门,茶未上,先开始了广告式的语言:“大家知道著名的玉有哪几种吗?” 我顿时明白门边的导游小姐说琵琶女为什么是卖玉出身的了,心里惦记的是琵琶亭,无心听王婆卖瓜,自顾抽身逃出。

琵琶亭在高高的平台上,曲折盘旋的台阶口,一块“亭子维修,暂停参观”的牌子挡住游客拾级而上的去路。我在边上转了一圈,院中只有一水池,池中一仿制的矮小琵琶亭,没有游鱼的水很觉冷清与寂寞。草坪竹树及两间竹制的小茅屋,在深冬季节,萧瑟成了凄凉的风情。再就是台级前的瓷画《浔阳宴别图》,是白居易离开浔阳时,同僚作揖送别的场景,黄昏中隐隐约约的也不甚清晰。

亭柱上的楹联:“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天半入云。” 早弄得我翘首以望,心急如焚的想一攀为快,可怕被人发觉轰下来。犹豫徘徊间,司机携带着十二三岁的儿子过来,心里一动,有了:“小朋友,我跟你上去玩吧?”那孩子看了父亲一眼,司机说:“你想去就去吧。” 那孩子也是个调皮的角色,一翻身上了栏杆,我也顺势爬了上去。

琵琶亭两层,飞檐斗角,饰柱参立,互衬和谐,与我们徽州的八角亭并无多大的区别。门是锁的,那小男孩推了一下,我凑近门缝一瞧,里面空无一物。转到亭后,我想看看当年送别的码头,可惜啥因为没有,只见如城墙垛口的九江防洪大堤绵延而去。江中只有一只采沙船在独自忙碌的捞沙,当年的热闹与喧哗,想必一并随江水东流到海不复还了,真的有点“司马不来,相逢何必曾相识;佳人何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慨。

很是怅然的下来,径直到大门口抄启功先生的楹联:“红袖夜船孤虾蟆陵旁往事悲欢商妇泪;青衫秋浦别琵琶筵上一时枨触谪臣心。”,一对当地的父子在我身后边看边读着。父亲说,儿子,白居易的《琵琶行》可是好文章啊,你背下来,可提高文学功底呢!我与那父亲交谈起来,他说:“琵琶亭是后人为张白居易事而建的,九江古称江州,在唐朝可是个荒凉之地,白居易被贬之处怎会有什么码头?现在又要搬迁了……” 沿着他手指的方向,紧靠琵琶亭的右侧,土填的已经与公路齐平,新的地基正在修建。

我想,当白居易的“新居”落成之时,陈列的东西或许会丰富些,只是希望不要再出现俗气的玉器经销商在此胡乱言语琵琶女是缅甸女,打扰游人的兴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名亭(3)琵笆亭
故游忆 · 浔阳江畔白居易名篇《琵琶行》的故事发生地
《琵琶行》中说浔阳
中吕·醉高歌·感怀
祖国风光(133)九江 琵琶亭
九江,有故事的城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