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点分析】理清考点思路 关注常见题型

 ——论述类文章考点分析

【考情回顾】

     论述类文章是指政治学、历史学、文艺学、伦理学等领域的文章,从近几年的选文来看,侧重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高考选择社科类文章有明显特点:时代感强,内容单一,思路明晰。做为考生而言,平时要多关注一些社会科学类文章,广泛涉猎各方面的学科知识,充实自己的文化积累。在2014年高考17套试卷中,除了江苏卷之外,其他省份都涉及论述类文章,在题目设置上,基本采取客观题的命题形式,广东、重庆、福建、浙江、湖南等五个省份是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

【论述类文章的特征】

     所谓论述类文章,是指以论述、分析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阐述事物的道理,表明作者主张的一类文章,包括哲学、美学、文艺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论文。分为评论类——时评和书评、短评、社会科学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一般而言,考试侧重的是短评和社会科学论文上,为此,要注意把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关注文章中的逻辑关系。一篇文章只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选用正确性、可行性的论据来证明,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也就显得较为重要。

【命题的常见角度】

论述类文章,采取全部客观题考查的省份,往往是每篇文章命3道小题,选择的设置题目的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查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论述类文章,常是围绕一个观点展开分析论证的,涉及某些概念性的东西,需要考生围绕全文进行提炼。一般有下面的考查形式:

     1、用下定义的形式考查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是指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代表的事物的特点,是这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关键因素,这类题型的题干表达,例如“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014年高考重庆卷第5小题),这样的语言形式,一是指明理解或解释概念,而是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需要考生看清楚。

2、用多角度解说的形式考查对概念的外部特征的理解。概念的种类、范围、数量功能、成因等,不是概念的本质因素,但也是需要考生理解把握。考查概念性的词语,也可以从这些方面设题。这类提醒的题干表达,例如“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2014年全国统一考试 大纲卷第3题),这类的题型,要求选择“不符合”“错误”的情况比较多。

二、考查梳理文章内容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的结构,实际上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上就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思路,就是文章作者按照一定的调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脉络、路径。一般而言,在题型设置上有下列的形式:

1、直接概括文章内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例如:“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题)。这道题目的设置,直接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概括,引导学生既要懂得提炼文章主要信息,更要看清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

2、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理解。论述类文章的阅读,更侧重的是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从而引导考生在懂得阅读的基础上,有结合社会生活阅历去思考文章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懂得归纳推理,提升个人的能力。例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第3题,很多省份的论述类文章第三题都是此类命题)。此题干很是清晰地传达出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且几乎都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章的作者感情的载体,我们在阅读文章分析文章时,主要是为了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更主要的是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都涉及到对这种能力的考查,是一般论述文阅读测试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涉及的内容仔细推敲,做出辨析。例如“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2014年江西卷第9题),很是明晰地提出“作者观点”和“符合”两个重点角度。

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其要求一般是筛选整合重要的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的作者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例如“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014年浙江卷第8题),从题干不难看出,对同济大学教授的“感受”,就是作者隐含的观点,且要关注“不恰当”的选项。

【论述类文章解题步骤】

     论述类文章的阅读题解答,一般要按照下列步骤来:

     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一般的论述文阅读要着眼于对整体内容的把握,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把握整体文意,同时动笔勾画关键句、词。关键句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中心意思、要点、结构层次关系的过渡句及其双重否定句、疑问句语气的句子。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中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限制语,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更重要的是,对一些比如“也许”“可能”“大概”“如果”“全部”“或许”“唯一”之类的词语和提到的人名或成果,阅读时一定要做出记号。

其次,准确寻找,筛选提取。论述类文章的阅读题,答案往往在文中能找到对应的证据或明确的信息点。因此,及时找到选项或题干中要求所答题在原文中的位置,确定作答范围,将有利于快速找到问题的所在。为此,懂得在筛选文章关键信息、梳理段落之间联系时,能准确定位,然后依据试题要求,进行比较、过滤、选择,从中可以找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筛选的范围,可以是一句一段,也可能是全文,其关键,是找准与选项或问题有关的原文,根据个人的理解加以概括,依据原文或以原文的词语为基础,进行思考分析。

再次,仔细对照,正确鉴别判断。考生在找准有题干内容相应的位置之后,要把选项内容和原文内容仔细对照,特别注意用词范围的大小、程度语气的轻重、数量的多少、前后事件的相关内容、条件与结果、可能性与现实性。在细心对照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番分析综合,有时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对选项的表达与原文是否意思符合、概念文句是否精确、原因推断是否合理等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结论。

最后,比较选项,排除干扰。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目设置干扰项主要有:

1、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相互对应的表述或暗示,选项中的某些内容是命题者硬加进去的。例如:“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6题),此中的“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在文中没有依据,属无中生有。

2、以偏概全。即以片面的、局部的认识来概括整体。例如“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7题)。在文中,不能由“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推断出“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原文中,并没有说中国传统建筑所剩无几,而且作者认为“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3、强加因果。在原文中,事件前后关系只是一种正常的叙述,但是选项中命题人故意去混淆是非,故意说成是因果关系。例如“B.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2014年高考湖北卷第8题)中,“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就是强加因果。

4、曲解原文。利用文中某一词语原有的多义性或某一短语的奇异性,故意曲解原文意思。例如:“D.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2014年高考湖北卷第7题),礼乐不论在社会生活还是在个人生活中,都具有形而上的意义。

在题型的设置上,还有“故意颠倒”“答非所问”“偷换概念”“转化失误”等方面,误导考生,使考生容易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特称变全称,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必然变或然。在这些方面,都要小心谨慎。

采取排除法答题,在论述文中是十分有效的。因为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论述文必然要涉及较宽的知识面、较深的知识点和较高层次的艺术文化现象,给正面作答造成困难。为此,命题者往往要估计到考生答题的困难,往往会不动声色地为考生提供一些辅助条件,将错误选项难度降低,或曲解愿意,或无中生有,或偷换概念,或强加因果,使错误项有破绽可寻。这样,对错误项的排除,成了我们一步步接近正确答案的阶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与技巧解读
文言文阅读 第十八讲 何惧浮云遮望眼——文意理解与内容分析(中)
考雅思需要准备什么?听力、阅读考试错题分析
2013年中考100份试卷分类汇编: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九年级数学判断是否中心对称图形20道专题训练
人教版数学九年年级上册 第23章 旋转测试卷(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