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备考】2018高考现代文阅读试卷分析暨2019备考策略

传承中华文化  贴近时代特色

                   ——2018高考现代文阅读试卷分析暨2019备考策略

■论述类文本 

一、选材稳中有变

首先,论述类文本,在选择上更侧重于传统文化知识,又贴近当今时代讯息,给人留下深刻而清晰的印象。从全国卷来看,2017年是《气候正义》《青花瓷崛起》《留住乡愁》,内容为自然和传统,而2018年,全国课标卷Ⅰ卷是传统文化“诸子之学”,全国新课标卷Ⅱ、卷Ⅲ的材料“大数据”“命运共同体”,另外,江苏卷的“中国建筑”是传统文化,北京、天津的选文是“人工智能”“信息时代”。且选材的出处,多为著作,具有厚重感。

其次,选项拟定持续简约化。2017年高考选项结构相对简约,表述简明,字数有明显减少,尤其是全国课标卷,基本控制在35字以内。2018年的选项字数,基本去2017年变化不大,言简意赅,利于考生总结选项关键信息,可快速便捷的在文本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

   第三,选文字数有所增加,2018年的选文比2017年,增加了100字左右,拓宽了考生的阅读量。

二、突出选文逻辑性

   2018年论述类文本的选用,非常注重其逻辑性和条理性,在读文本时,能够循着文章构思的逻辑,循序渐进的去关注内容。在此以全国卷为例,全国新课标卷Ⅰ,在第二段提出“‘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在第三段开头“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第四段开头“‘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全国新课标卷Ⅱ的文段结构,首段提出“被遗忘权”,下文是“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切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全国新课标卷Ⅲ的整体结构,文首提出“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紧接着是“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选文中明确出现的表述语意上下文关系的词语,前后照应衔接,直接引导着考生读文本的思路。

三、题型设置略有变化。

论述类文本在设题上,以全国卷为例,依旧是三个选择题,三道题的命题方式“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根据原文内容”,沿袭了2017年的角度。但是题干的中心词“正确的一项”“错误的一项”的表述上和题目的先后顺序之间,发生了变化。2017年全国卷Ⅰ第1小题,选“正确的一项”,第2、3小题选“错误的一项”;2018年全国卷Ⅰ第1、2小题,选“不正确的一项”,第3小题,选“正确的一项”。全国卷Ⅱ、卷Ⅲ的题型,稳定不变。第一小题的变化,降低了一定的难度,更是做到全国三套卷的统一。

■文学类文本

一、选文整体有变化,凸现传统性。

2017年的选文,全国课标卷Ⅰ和浙江卷是小说文本,其他的试卷选文都是散文。而今年全国3套卷和江苏卷的选文都是小说文本,三篇小说选文的字数在1600字左右。全国课标卷Ⅰ、课标卷Ⅱ的字数相对于2017年选文都增加了300字左右,题型稳定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分值增加了1分。北京、天津、浙江三个省份的选文增加了100字左右,江苏卷字数基本不变。从题型和分值上来看,北京卷减少了一道客观题,分值减少2分;天津卷一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题型稳定,分值减少了3分。浙江卷题型变化大,从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变为四道主观题,分值增加了6分;江苏卷除了选文的文体变成小说,题型和分值不变,依旧四道主观题,分值20分。从选文内容来看,《赵一曼》是英雄人物,切合当今呼唤“战争英模”期待“时代英雄”的主题;全国课标卷Ⅲ的选文是科幻小说刘慈欣的《微纪元》,这在往年是少见的;《有声有色》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和散文《虹关何处落徽墨》《汴京的星河》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怀念;《水缸里的文学》和《小哥儿俩》具有社会生活的气息。

二、题型设置稳定,多是备考时的熟脸孔。

2018年文学类文本的题型,基本上是稳定的。小说类,侧重的人物性格、情节概括等方面。比如全国新课标卷Ⅰ第5小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全国新课标卷Ⅱ第6小题“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全国新课标卷Ⅲ第5小题“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些都是常见的题型。

散文文本的,比如天津卷第17小题和18小题“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北京卷第20小题和第21小题“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浙江卷第10小题和第13小题“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文本中的设题,都是从散文的内容、句子含义、主题意蕴来思考的,考生在做题时并无大多的难度。

   文学类文本,稳定的题型,有力与考生的发挥,只要平时对小说、散文的文本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设题的角度有过多次的训练,面对试卷应是成竹在胸的。

■实用类文本

一、选材贴近时代,具有可读性。

从选择文本来看,全国课标卷Ⅰ的《“墨子”号量子通信》,全国课标卷Ⅱ的“科技成果转化”,全国课标卷Ⅲ的“互联网+图书出版”,还有浙江卷的“人与自然”,这些内容都是近年来的热点科技新闻事件和自然环境问题,这对考生而言,科技类的文章有着熟悉感,读文本时容易深入其中,找寻与选项相关的信息。

二、题型稍有变化,分值增加。

   实用类文本,二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的题型稳定,但也出现变化。第一道客观题四选一稳定不变分值不变;第二道客观题从五选二,变为四选一,降低了难度,分值由5分变为3分;主观题不变,分值由4分增加到6分。

【备考·指导】

2018年高考的落幕,意味着2019年高考备考工作的开始。根据命题稳中有变的规律,2018年高考出现的新变化,将会在2019年高考中得以延续和完善。要想在2019年的高考中取得佳绩,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准备:

一、关注国家政策,精读时代作品。高考的命题基本思路是“立德树人”,做为阅读类文本在高考卷中的比重非常大,在选择相应作品时,必须要符合命题的角度,借以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引导考生“崇德向善”。新闻媒体宣传重点趋向的角度的作品,比如2018年的“英雄”情怀、科技创新,若在平时多予以关注,看到试卷中阅读材料时,自然熟悉亲切。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作品,每一年有每一年的宣传重点,有闲就时常去关注,聚沙成塔,增加知识积累。

二、了解文本结构,做到成竹在胸。论述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有着各自的文体特征和命题的方向。在备考中,要对不同的文体的结构形式,要条分缕析,深入了解。不同文体常见的命题形式,要多看多思多积累。在日常的训练中,根据近三年的考点,来分析命题的角度和方向,“胸中有丘壑”,遇题自然就不惊不急。

三、答题必须规范,呈现得分亮点。现代文阅读,都会设置一二道主观题,考生在答题时,要对文本整体进行审读,围绕命题的要求来思考作答。一般而言,6分的客观题至少答3点。在答题时,必须要条理清晰,总分有序。比如小说中的概括人物性格,先说涉及人物的特征,然后引用文本内容来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综述及解题指导
2023年研修总结
【必看】2016高考全国卷各科备考指南
2018-2023高考真题探究文学类文本阅读习题关联教材命题规律
2018年全国卷高考考试说明变化整理,18年高考必背古诗文仍为64篇,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公益科研 | “好马”也吃“回头草”—— 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